<p class="ql-block">“在这个温饱的年代,我们已不再需要像袁隆平这样的人了”曾有一网友如此说到。我不知道为什么,祖国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征程,赢得如今盛世,为何有人扔不知其不易。</p> <p class="ql-block">袁老驾鹤西行,享年91岁。但您从未离开,我们深切缅怀。</p> <p class="ql-block">这个终日泡在稻田里的老人,被晒得黝黑黝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丁戊奇荒:路边白骨,残羹果腹。袁老曾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天,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扳倒一个国家,饭碗要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饥荒的时候,饿死人了”</p><p class="ql-block">记者问:“您是不是特别害怕情景再次出现啊”</p><p class="ql-block">袁爷爷回答“不可能了”</p><p class="ql-block">仅仅四个字,包含对祖国浓浓的深情,心系的是祖国的人民。而中国何时不需要这样的人呢。</p> <p class="ql-block">袁老经历了新中国的崛起之路,目睹了几十年前惨淡的中国。19岁的他毅然选择了与稻米打一辈子交道。终于1964年,经数年跋涉,踏遍中国大江南北,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稻,而当时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在浪费国家的耕地资源,甚至有人破坏了他的耕地,拔光了稻苗。这个当时血气方刚的少年只是人们口中一文不值的书呆子。但他依然前行着,终,于1973年发现了著名的“野败”研发出了真正可以使用杂交水稻——亩产量500斤的“南优一号”。中国自此成为第一个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光这一伟绩就可以炫耀一辈子了,但袁隆平没有停下脚步,他自发现雄性不育稻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在数以千万计的水稻中开启了犹如大海捞针般的生活。这个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在去稻田路上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奉献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我们年龄与当时的袁爷爷相仿,我们是否也有勇气,带着该有的血性,回报祖国。老去,也能像袁爷爷一样对祖国说“我要在90岁之前实现海水稻这一项目,作为送给祖国的一百年纪念物。”</p> <p class="ql-block">曾读到这样一篇帖子《是范冰冰赢了还是还是袁隆平赢了》,在2019年的六月89岁的袁爷爷官方发布了有关盐碱地,海水稻的最新研究成果,“海水稻”安排上了!与此同时发布的信息是“范冰冰分手了”,微博阅读量高达百万。我不知道他们的可比性在哪,对于一个被包装出来的人,在光新亮丽的外表下,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机场我们总看到明星出场后人们蜂拥而至的名场面,我认为这是一种悲哀。这些人似乎的确忘记了“贤贤易色”这个自孔孟时期流传至今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然而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一辈人成长了。2020年的疫情,猝不及防。一位84岁的高龄老人,钟南山爷爷挂帅出征,然而在他身后的是90后00后的平均年龄30岁青年一代人,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与死神抢人。央视新闻人欧阳夏丹在《主播说联播》中提到,“他们已不再是娇滴滴的一代,90后00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的确时代的号角已经响起,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贡献青春力量。这似乎的确又似鲁迅选生所言,中国青年正摆脱冷气向上走。</p> <p class="ql-block">让我最为震惊的,甚至根本上改变了我的思想的确实那一幕——长沙人追着袁爷爷灵车跑喊着“您一路走好”的场面,喊得嘶声雷飞,我不禁落泪,哀悼,但更自豪,这是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正逢读书季的我走在校园里,听到的总是“哇他好帅”“昨天他又上了某综艺”我以为我们一代人生在温室,是颓废的一代,我以为我们一代更注重外在美,我以为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了信仰。如今我发现,我们一代人的身上有光芒,有希望,更有能力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但我希望,所有青年皆如此。不再盲目追逐,不要陷在扭曲的价值观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是生在和平年代,只是身处和平国家。这个世界仍弥漫着硝烟,但中国不是叙利亚,不是利比亚,不是120年前的中国。时常感叹祖国的几十年飞速发展,这基于华夏儿女坚如磐石的赤胆忠心。董卿老师说:“当我们每个人微博的力量汇聚点滴之后便凝聚成磅礴的中国力量。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民族凝聚力,我深深地感受到国家的富强,我深深地爱恋着我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这个曾经调侃自己还是80后00后少年的老人,一生都在土里,现在又要回到土里去了。袁老生前最是喜欢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袁老评价说这是那个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袁老的的确确贯彻红色精神将一生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奉献给了祖国。</p> <p class="ql-block">我正逢青春最好时,想对您说:“我会乖乖吃完每一餐的每粒米,您未竟的事业,就交给我们吧。”</p> <p class="ql-block">幸逢盛世,家国繁荣,袁老千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作者张宏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作于2021.5.2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发表于2021.5.2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指导教师芦台一中赵春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