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遊记之一河南篇

静丽

<p class="ql-block"><b>  我喜爱旅游,这些年来也走了很多地方,实践让我体验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是最爱,得瑟是乐趣,我的目标是把全中国的省份走马观花般的遊遍。2021年的4月11号,我们合唱团的一行七位朋友踏上了河南,山西,陕西的旅途。观景素有“三分看七分讲”之说,愿你随着我的相册,领略三省的风光吧!</b></p><p class="ql-block"><b> 有幸得老同学张树桐赠诗两句:</b></p><p class="ql-block"><b>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b></p> <p class="ql-block"><b>  每天!您在、我在、幸福在!愿开心相伴,健康相随。</b></p> <p class="ql-block"><b>  有一种朋友不惊不扰,却一直在心间,有一种目光不远不近,却一直在守望,你在身旁就很温暖。</b></p> <p class="ql-block"><b>  珍惜呀,珍惜!珍惜才配拥有,感恩才会长久。所以,不要在乎失去了谁,要去珍惜留下的是谁!</b></p> <p class="ql-block"><b>  因为欣赏,所以靠近…</b></p> <p class="ql-block"><b>  到达目的地郑州,急忙的赶照了一张相。</b></p><p class="ql-block"><b>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b></p><p class="ql-block"><b> 1971年9月29日改修成塔式,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b><b style="font-size: 18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二七广场在郑州最繁华的商业区。这是白天的纪念塔。</b></p> <p class="ql-block"><b>  看我们的手势,一个二,一个七,多年的闺密了,拥有的就是“默契”。</b></p> <p class="ql-block"><b>  夜晚的纪念塔灯火辉煌,更加好看。</b></p> <p class="ql-block"><b>  到了郑州总得吃点有特色的小吃导游就介绍我们到最有名的一个饭店去了,好吃的都是牛羊肉,我是无福消受啊!只好花30元钱买了一碗三鲜面,海边住的人到河南来吃海鲜面,真的是脑子进水了。</b></p> <p class="ql-block"><b>  云台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金牌旅游景区,北方山水殿堂,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景区面积28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点。素有“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北有云台山水冠九州”的美誉!</b></p><p class="ql-block"><b>一言概括就是有着醉人和震撼的自然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闲云野鹤万念空,</b></p><p class="ql-block"><b> 两耳不闻世尘声。</b></p><p class="ql-block"><b> 一飞飞到云台山,</b></p><p class="ql-block"><b> 望去词圃更葱茏。</b></p><p class="ql-block"><b> ~老同学吴庆忠题 </b></p> <p class="ql-block"><b>  人生离不开亲情和友情,生活离不开知己和朋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红石峡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它是云台山景点的精华,集秀、幽、雄、险于一身,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b></p> <p class="ql-block"><b>  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奔跑在变老的路上,游山玩水,把酒言欢,回头有一路的故事,把快乐回忆填满心间。</b></p> <p class="ql-block"><b>  红石峡是260万年以来,由地表水沿着云紫岩中的两组裂缝隙下切形成的“之”字形峡谷,宽数米到数十米,深60余米,峡谷内四季如春。</b></p><p class="ql-block"><b>此处称为“一线夭”。</b></p> <p class="ql-block"><b>  赤壁丹崖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云台山的典型景观之一,长250米。</b></p> <p class="ql-block"><b>  从崖墙破石而出的小树,顽强的生命力让你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简单到复杂,是前半生的阅历;复杂到简单,是后半生的修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这样就好。</b></p> <p class="ql-block"><b>别人对你的好,要记得感恩;你对别人的好,要忘记释怀。</b></p><p class="ql-block"><b> 玉兰姐,患难之交!在我腿坏的艰难日子里,是你天天搀扶我去洗温泉,那情那义我已经铭刻在生命里了。你对我的好,我会加倍珍惜的。</b></p> <p class="ql-block"><b>鬼斧神工般的峭壁石墙墙。</b></p> <p class="ql-block"><b>好友如书,念念不忘;</b></p><p class="ql-block"><b>人生如画,幅幅珍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一直将自己活成自己最强大的依靠。懂得感恩,保持清醒,保持独立,不亏欠别人,更不委屈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年轻时要看的远,中年时要看得透,老年时要看的淡。</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此处叫幸福渠,1958年始建,历时17年,建成全长92.3公里,它的修建解决了云台山及周边地区老百姓饮水灌溉难的困境。</b></p> <p class="ql-block"><b>宛若仙境,如诗如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在红石峡的红岩壁上有一块突出的巨石,看起来就像如来佛的脸,相貌慈祥,神态安然,人们称他为玉石佛。看来是选照的角度不对,看起来不是那么逼真。</b></p> <p class="ql-block"><b>如油画般的美。</b></p> <p class="ql-block"><b>  崖底的水有如翡翠般的绿色,养眼的美,可以和九寨的水媲美。</b></p> <p class="ql-block"><b>但见山水多妩媚,流连忘返不忍归。</b></p> <p class="ql-block"><b>水绿崖红景天成, </b></p><p class="ql-block"><b>天人合一共心声。</b></p> <p class="ql-block"><b>山一重水一重,美景衬着好心情。</b></p> <p class="ql-block"><b>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没有理由不乐观点活,开心点过。我用钱来买快乐!</b></p> <p class="ql-block"><b>  世间最美好的感受,就是发现自己的心在笑。</b></p> <p class="ql-block"><b>  有些风景,如果你不站在高处,你永远体会不到它的魅力;有些路,如果你不去启程,你永远不知道它是多么的美丽。</b></p> <p class="ql-block"><b>  趁夕阳腿脚能走,趁相机美颜后笑靥仍美,趁当下春光明媚,结束每一个一成不变的日子,去做一个更开心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人乐山水就乐,积文化而知山水 ,对山水文化的兴趣 并在行为方式中升华成了审美情趣 ,文化山水便成为心中的自在山水 。</b></p><p class="ql-block"><b> ~老同学吴庆忠文</b></p> <p class="ql-block"><b>  云台山有“小寨沟”之韵,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风光宜人,宛若秀丽江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昔日我们年轻,那是年龄,现在我们年轻,那是心态;明日还要年轻,那是美梦。我们就一起努力,让美梦成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最美人间四月天,花红柳缘喜欢颜。</b></p> <p class="ql-block"><b>  心美,一切皆美,一生皆美。</b></p> <p class="ql-block"><b>单飞的彩蝶也翩翩。</b></p> <p class="ql-block"><b>美哉美哉云台山。</b></p> <p class="ql-block"><b>山清水秀云台山,涓涓细流挂前川。</b></p> <p class="ql-block"><b>做人像水,做事像山。</b></p> <p class="ql-block"><b>身后是云台山的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b></p> <p class="ql-block"><b>  总有一份情,让人总不能忘怀,总有一段缘,诠释人生遇见。</b></p> <p class="ql-block"><b>忘掉年龄糊涂过,寻找开心天天乐</b></p> <p class="ql-block"><b>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又借助李连杰所演的电影《少林寺》而名闻遐迩。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b></p> <p class="ql-block"><b>  山水含情寄人生,风雨兼程一路行!你要相信,你生命里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有些人教会你爱,有些事教会你成长,哪怕只是浅浅在你的路途中留下印记,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少林寺的大雄宝殿。</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少林寺的塔林,是自唐代以来,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塔林,面积达一万四千多平方米。这些塔的造型多姿多彩,按层级分,有单层和多层,最多层级为七级,即世称“七级浮屠”,最高达15米;按平面形状分,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等;按型制分,有密檐式、堵波式和喇嘛式等。大多数是用砖石砌成,亦有用整石凿制而成。</b></p> <p class="ql-block"><b>  你知道为什么单手礼佛的手势吗?答案原来是这样的。</b></p><p class="ql-block"><b> 达摩在少林嵩山五乳峰上的洞里面壁坐禅,与慧可相遇,但并不理会慧可,并言除非天降红雪,才给他传法。 为追求达摩祖师学法,安心开悟,慧可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在雪中断去自己手臂以明志。从而求得达摩的真传。清乾隆皇帝御笔“雪印心珠”匾额,“断臂求法”的故事一直为禅家所传诵。所以单手行礼也是对禅宗二祖的尊重。</b></p> <p class="ql-block"><b>  去了一趟少林寺,功夫就见长啊!看见没,这拳头一亮,十人八人,不是我的对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有一首很出名的诗,叫《过洛阳故城》。诗是这样写的:“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b></p><p class="ql-block"><b> 洛阳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年代最长的著名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唐、后梁、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累计长达1500多年。洛阳的兴衰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兴衰的一个缩影,号称正史的“二十五史”。</b></p><p class="ql-block"><b> 除了历史文化,洛阳的另一个灿烂之处,是多姿多彩的牡丹。刘禹锡在这里写的《赏牡丹》一诗,想你一定读过:“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五一”前后,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走进百亩千亩的牡丹园,就好像跌入了花的海洋。色彩斑斓,争鲜斗艳,令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如痴如醉,流连忘返。</b><b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始于1983年,2010年11月,经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狂欢,它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我们恰巧赶上了这个隆重的节日,稍微遗憾的就是花开的有点过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历史上关于牡丹花的传说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武则天“发配”牡丹花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这则武则天“发配”牡丹花的故事很多版本,大抵故事是,武则天一日突然发旨说明日要去上宛游玩,并命令园中百花都要在明天早上盛开。第二天,当武则天到了上宛以后,果见百花齐放,好不美丽,但美中不足,百花之中独有“牡丹”没有奉旨,依然没有开放,于是最后武则天一怒之下命令手下将牡丹花发配至洛阳。而巧的是洛阳的这个地方不知为何,却是十分适合牡丹花的栽种。所以自此之后,牡丹花便在洛阳“落家”,并因其花色鲜艳和其不畏权势的性格名动天下,甚至至今,牡丹花依然被誉为“国花牡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唐刘禹的著名诗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im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IAAAAAAAP///yH5BAEAAAAALAAAAAABAAEAAAIBRAA7" style="text-align: lef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如今的我终于如愿得偿,亲赏洛阳的牡丹啦!不过平心而论,丹东的牡丹不输洛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王薄吟牧丹很另类</b></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b></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b></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nbsp;&nbsp;&nbsp;&nbsp;怎说牡丹没有实用价值,且不言人们爱花是天性使然, 它带给人的美的愉悦无以言表,就是洛阳牡丹节的游人如织,门票收入那是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啊!</b></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牡丹园里的假山坛。</b></p> <p class="ql-block"><b>  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b></p><p class="ql-block"><b>佛门弟子们一向公尊洛阳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b></p><p class="ql-block"><b>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19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b></p> <p class="ql-block"><b>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b></p> <p class="ql-block"><b>  白马寺的大佛殿,因忌讳佛前拍照,我记下了殿柱的几副对联:我把此对联赠予有佛缘的朋友。</b></p><p class="ql-block"><b> 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b></p><p class="ql-block"><b> 佛门广大难度无缘之人</b></p><p class="ql-block"><b>大肚能容,容尽天下难容之事。</b></p><p class="ql-block"><b>开口便笑, 笑尽天下可笑之人 。</b></p><p class="ql-block"><b>年年坐空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 </b></p><p class="ql-block"><b>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b></p><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b></p><p class="ql-block"><b>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说到佛,武则天真的与佛有缘,其与李治最终定下一世情,便是在出家做尼姑期间。后来她当了皇帝,大兴佛寺,广凿佛像,可能便是出于对佛的感激吧。洛阳龙门石窟中有许多佛像,便是武则天时代开凿的。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摩崖大龛——奉先寺中,有一尊“卢舍那佛”,被不少学者认为是武则天44岁时的“写真”。这尊大佛身披袈裟,端坐在莲花座上,面庞丰满圆润,目光宁静含蓄平和。</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心情相近一知己,缘分结下一生情。</b></p> <p class="ql-block"><b>  我站在1楼,有人骂我,我听到了很生气。我站在10楼,有人骂我,我听不清,还以为他在跟我打招呼。我站在100楼,有人骂我,我放眼望去,只有尽收眼底的好风景。</b></p><p class="ql-block"><b> 和秋玉老朋友共勉!</b></p> <p class="ql-block"><b>  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林的建筑规格按照宫殿形式修建,布局严谨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219年冬,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大义归天。220年春正月,孙权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将传关羽首级于洛阳曹操处,但被曹操识破,曹操敬慕关羽为人,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 即今关林迄今已有1790余年。</b></p> <p class="ql-block"><b>  关羽死后所享受的殊荣与他生前的事迹不大协调。虽然说,他也有过某些轰轰烈烈的壮举,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过汗马功劳,但他所犯的过失,也是影响巨大、不可饶恕的。关羽丧失了荆州这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不仅搭上了他自家的性命,而且也使蜀汉断失了右臂,两翼出兵直捣中原的计划成为一纸空谈。 关羽初死被谥为“壮缪侯”。这个“缪”字在谥法中带有强烈的贬意,“武功不成曰缪”,说明蜀汉朝廷对他一生的评价并不高,他对蜀汉政权,可以说是功过相抵。但是,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关羽却被赋予了“忠义”的美德,历代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景仰,最后被封为关帝,老百姓更视之为武财神。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历代王朝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故意抬高关羽的地位。他们看中了“关公”的忠和义,企图将此变成一种人人应遵守的道德观念,并进一步转化成为对当权者的绝对服从。神化关羽,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在老百姓身上捆绑一条无形的绳索,使他们甘愿效忠,没有反抗的意识。</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关林的二殿的财神殿,祁求财富。</b></p> <p class="ql-block"><b>关林里的放生池。</b></p> <p class="ql-block"><b>  人生,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在变老的路上,让我们共同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