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谁都没有想到,一场山地马拉松赛,21个家庭就此破碎。</p><p class="ql-block">遇难者中,包括中国最顶尖的跑将梁晶和残奥冠军等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世界级的灾难。</p><p class="ql-block">通过新闻报道,我们知道造成悲剧的致命原因是—失温</p><p class="ql-block"> 相信,大部分朋友是第一次听说“失温”这个词,到底什么是“失温”,希望这篇文章为您答疑解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什么是失温?</b></p><p class="ql-block">在大多数人眼中失温兴许并不算什么大事儿,不就是冷嘛,多穿点衣服,穿厚点的衣服就解决问题了。事实真是如此简单吗?</p><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什么叫失温:</p><p class="ql-block">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p><p class="ql-block">核心区:指包括大脑、心肺等核心生命器官,而不是四肢和体表皮肤。手指头脚趾头长冻疮之类的伤害并不是失温。</p><p class="ql-block">▼什么状况会导致失温?</p><p class="ql-block">很多人认为失温就是冷,就是因为温度低导致的,这个没错,温度低确实是导致失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全部。</p><p class="ql-block">人体正常体温是37℃,本身就是个热源体,因此也会与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起风时通过对流方式与外界进行热传递、游泳时身体的热量通过传导方式与水发生热传递、即便静止不动身体同样会通过辐射向外传递热量。</p><p class="ql-block">根据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温度、湿度、风力,这三个因素是失温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三要素当中只要有两个因素出现状况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p> <p class="ql-block">举几个栗子:</p><p class="ql-block">上面穿越的例子,温度其实并不低,温度至少在10℃左右,按照一般人的经验,这样的温度出现失温难以想象,但是在温度、湿度、风力三因素中,湿度和风力起了作用:全身湿透、山上风大,让人在夏末季出现了严重失温;</p><p class="ql-block">据调查,泰坦尼克号失事后的短时间里,有相当部分人处于存活状态,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并不是被海水淹死,而是在冰冷的海水中给冻死的,这当中温度、湿度起了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2012年冬,三位遇难的户外爱好者在穿越鳌山的时候不幸遇难。冬季的鳌山山顶气候非常恶劣,低于零下20℃是常态,加上它是中国地理南北交界线,所以山上风力也是相当迅猛,这三位遇难的户外爱好者倒在了温度和风力的双重袭击之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失温有哪些症状?</span></p><p class="ql-block">当体温在35℃以下时,就会发生失温。失温必须立即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丧命。</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轻度失温(体温在37℃-35℃)</b></p><p class="ql-block">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中度失温(体温在35℃~33℃)</b></p><p class="ql-block">身体感到强烈的寒意,浑身剧烈颤抖并且无法用意志进行有效抑制,有较强的疲倦乏力嗜睡感,反应力下降,手无法完成一些最为基本的动作和工作,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说话也开始变得吐词不清含糊;</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重度失温(体温在33℃~30℃)</b></p><p class="ql-block">人的意识已经变得模糊,反而对冷的感觉变得迟钝,或者说根本感觉不到冷甚至不觉得冷,从活动能力变差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站立和行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间歇时间越来越长最后不再发生颤抖;</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死亡阶段(体温在30℃以下)</b></p><p class="ql-block">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丧失意志以至昏迷,这个时候外界稍微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微颤而停止跳动,而这个阶段的最后结局就是死亡。</p><p class="ql-block">在轻度失温→中度失温阶段,低温患者还可以凭借自身热量来予以改善,但如果在前两个阶段没有引起重视而进入重度失温的话,低温患者光靠自身是无法产生热量来维持生命的,这个时候如果对患者没有进行正确处理,严重则会导致死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如何避免失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俗话说,防患于未然是规避风险最好的方法,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失温发生之后该如何正确处理,更应该掌握如何做才能避免失温的发生,这才是最科学合理的方法。</p><p class="ql-block">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忽略了贴身内衣的选择和准备。寒冷天气下的户外活动,保持身体干燥,若被打湿,赶紧换上干衣服,这点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Tips: 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p> <p class="ql-block">注意衣物的增减。很多人在徒步的时候喜欢穿得厚厚的,生怕自己在路上着凉,结果没走多远,浑身上下被汗水打湿,很容易失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Tips: 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然后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这样做刚开始会觉着有点凉,但是不会出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给加上,避免着凉和失温,一旦再次开始活动,再脱下保暖衣物。这样做基本上从头至尾贴身衣物始终是干燥的!而且也不会觉着有多冷。</span></p><p class="ql-block">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甚至是风镜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暴露在外的身体器官过多,面临的风速越大,身体热量也就会相应的加速散失。</p><p class="ql-block">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也是非常有用的预防失温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山东省中医针灸推拿整骨职业学校】</span>办学20年,桃李天下,被誉为针推整脊行业的“黄埔军校”。山东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院三大品牌的师资和临床优势,在全国同类学校绝无仅有,也是中国首家引入创业经营培训、全国唯一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技术项目的中医学校。《针灸推拿整骨技术及临床培训班》、《小儿推拿培训班》《督灸》《脐疗》《火针、平衡针》《冬病夏治培训班》等面向全国招生15年,颁发国家职业资格上岗证书,培养海内外学员数千。传统医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颈肩腰腿腿痛实战技术及开店创业班”已成功举行83期,新的一期接受报名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咨询电话:05318292888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