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风,潮湿柔软;五月的雨,温润清新;五月的芬芳,沁人心脾。五月的一切都是恰到好处,淋漓而不失柔美,热烈而不失婉约。</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晚,我抵达南通市海门光华国际酒店。</p><p class="ql-block"> 这次没有同校老师搭伴,略显孤单。矗立窗前静思。人要学会欣赏自己活出的人间烟火气,并且在平凡的烟火气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发现生命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因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很艰辛,都很蹉跎。</p>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周一),报到之余,周边走走。</p> <p class="ql-block"> 五月雨晴石榴美,杏花吹尽鸳鸯游。</p> <p class="ql-block"> 笑若夏花般灿烂,心如磐石般坚定。</p> <p class="ql-block"> 为了应景,特做此装扮。</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对一个城市的记忆,往往是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而不是那个城市的钢筋水泥。</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的江苏,教育做得绝好。</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首歌。</p><p class="ql-block"> 教育又像一块磁铁,把你、我、他聚集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走进新教育、一起学习新教育。</p> <p class="ql-block"> 绿肥红瘦夏将至,暖风熏得游人醉。</p> <p class="ql-block"> 使命召唤,必将从之。</p><p class="ql-block"> 行档满满的新教育培训。</p><p class="ql-block">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p> <p class="ql-block"> 记录自己的培训踪迹,只为给自己行程做一个梳理。</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周二)早8点半,我们随新教育代表团一行百余人,在海门区新教育培训中心研究科科长许卫国的带领下,走进东洲小学进行为期半天的参访。在张永杰副校长、姜春霞主任、朱慧主任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新生活体验馆、少先队队室、教工之家、莲心岛课程基地等,独特的校园文化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听说东洲小学的第一任校长是现在的教育局局长,看看行程,有局长的报告。报到时发了一本他的书——《变革的力量———海门县域教育生态的蜕变》。晚上翻看我们曾购买《新教育》,书中附录4:新教育实验用书,有许新海局长的《做教育的行动者》、《教育生活的救赎》,以及他主编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走进精彩纷呈的理想课堂。</p><p class="ql-block"> 我选择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潘樱主任执教三年级整本书阅读《稻草人》,通过角色体验和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体会并揣摩人物情感,感悟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聆听高端引领的主题报告。</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东洲小学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吴建英作主题报告《崇美立人:我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她从“美”字入手,阐释了“崇美立人”这一核心理念提出的背景,并从研发“崇美课程”,创新“智美课堂”等方面介绍了多年的教育实践。一个个关键词,一张张图谱,一个个案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精彩继续———各具特色课程叙事</p><p class="ql-block"> 黄芊玮老师讲述《阅读:让个孩子成为闪亮的星星》,通过整合、编织、创新等路径,带领学生亲近书,阅读书,喜欢书,沐浴书香,怒放生命!</p> <p class="ql-block"> 樊健老师讲述《融父教智慧,建完美教室》,从缘起、行动、成果三方面,分享了她如何通过班级父教共同体推进家校合作共育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完美地诠释了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家校合作共建。这位从教32年、每天游泳一千多米的老师着实让我喜欢、欣赏。小的我,做大的新教育。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向她学习。</p> <p class="ql-block"> 陈美华老师和姜颖婕老师讲述《多学科融通,跨文化诵读——语、音、英三科古诗诵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陈老师介绍了英译版古诗与语文、音乐学科的融合,姜老师在教学中将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通过配乐诵读、诗词吟唱等形式,让古典诗词内蕴的文化精神变得鲜活而生动,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传统文化的热爱。新教育的行动———研发卓越课程,一定要全学科卷入。</p> <p class="ql-block"> 这所学校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诠释了五育共美,共融,共生,共创的教育理念。学校有校级课程、年级课程、班本课程,融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与一体,让我们看到新教育引领的生命朝向,新教育奠基生命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海门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特级教师许新海博士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培训现场,与老师们见面并作微报告。许局长向代表团推介新教育实验,从认识新教育,讲到理解新教育,鼓励老师们从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开始,实践新教育。同时,他还从张謇先生的思想传承,结合海门区域新教育实验的探索与实践经验,畅谈了新教育对区域教育生态的改变,对一线教师成长的意义。他期待更多的教师能够相信新教育,让自己的内心升腾起理想与行动的自觉,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缔造者,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办公室主任茅雅琳做主题报告——《班本课程,“醉”美行动》。</p> <p class="ql-block"> 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海门区育才小学副校长陈玲萍做主题报告——《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生有用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周三)上午8点,在海门区新教育培训中心后勤科副科长季娟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能仁小学,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精神的交流,一份心灵的邂逅,如清风般徐徐而来。</p> <p class="ql-block"> 校园文化四溢————在能小礼仪生的一路指引下,我们漫步能仁校园。国学长廊、启智广场、五子棋吧、开放书吧、转角小舞台……文化濡染,书香四溢,每一处皆有理想、有温度、有情怀,生命朝气蓬勃向上。</p> <p class="ql-block"> 课程特色鲜明————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学校“智汇谷”小能人课程中心,更是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课程中心的每个区域,均以超容量的课程群为支撑载体,为孩子们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全维探索空间。第一次参观瓦力实验室、榫卯木工坊、创意搭建社、尽扇尽美社、泥言绘语坊,作品琳琅满目。新教育,我们无限相信学生和教师的潜力。课程中心现代化的设施、科学的管理模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 课堂追求卓越————我选择听陈李婷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大象的耳朵》,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童趣。陈老师在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让学生敢说、乐说,课堂气氛融洽、和谐。</p> <p class="ql-block"> 文化能仁行远———听课结束,我们齐聚报告厅,杨惠娟校长陪同大家一起观看了《能仁行远 智慧育人》的专题片,全方位深入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学校副校长张华作了《能仁行远,智慧育人》的报告,她从重构特色文化、提升文化品质、成就学校精神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学校所作的特色文化高品质提升行动,使具有“能仁”文化烙印的美丽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生长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副校长黄春玲作书香课程叙事《让悦读充盈我们的每一天》,她从“营造适宜的阅读环境”“编织共同的阅读生活”“研发卓越的阅读课程”三方面讲述了学校的阅读故事。全科阅读的方式提升着综合素养;用课程的方式聆听着生命拔节的悦音。新教育的阅读只是语文老师的事吗?不是。我们需要全学科阅读,学科教师需要主动研发卓越课程。</p> <p class="ql-block"> 学校副校长沈霞作《礼润童心 立德树人》礼仪教育课程叙事,她以“八礼四仪”中的“游览之礼”为例,从“学科渗透,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浸润,展现文明少年风采”“评价引领,促进学生自觉践行”这三个方面,讲述了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比如学会走路,走路也有习惯,当然在习惯的背后还有很多准则性的东西,我们说不闯红灯,意味着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就是一个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家庭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p> <p class="ql-block"> 半天的活动饱满而充实,我们收获厚实而丰盈。我们看到了能小教师对理想课堂六个“度”的如琢如磨,看到了学校课程的蓬勃生长,更看到了学校文化的厚积薄发。</p> <p class="ql-block"> 在这所有着七十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我们同样看到了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杨慧娟校长的互动展露出海纳百川的情怀。</span>我们只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起走向明亮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5月20日(周四)早8点半,我们来到了有温度的证大小学。</p> <p class="ql-block"> 这是学校的读书吧?对,是小书吧。温暖。</p> <p class="ql-block"> 此处看图说话。</p> <p class="ql-block"> 9点——9:40,分学科分年级在“星际影院”、“星瀚书院”等不同地点观摩“晨诵”、“群文阅读”“口语交际”“数学绘本”等理想课程展示。我选择了晨诵:五年级《鹬蚌相争》、三年级《我是一棵会结果的树》。</p> <p class="ql-block"> 学校机器人社团、物联网社团的负责人顾千谦老师为全体来宾展示了机器人舞蹈表演。学生做编程,机器人大赛屡次在全国获奖。应证了新教育的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p> <p class="ql-block"> 学校课本剧社团展示了反映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金色的鱼钩》。同学们向党献礼,感人肺腑。</p> <p class="ql-block"> 有温度、有热度、有高度的证大小学校长高波做“星星家园文化建设介绍”,即“学校文化建设介绍——让每颗星星都闪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夜空中灰蒙蒙的星星,总是要有人擦的,我们都是擦星星的人,我们要让每一颗星星亮晶晶!</span></p> <p class="ql-block"> 证大小学的小星星志愿者带领着我们徜徉文化校园,走进理想课堂,聆听完美教室叙事和书香课程叙事,观摩学生素养展演,感受着学校“让每一颗星星都闪亮”的文化理念。我们就是《新教育》书中的“擦星族”。</p> <p class="ql-block"> 证大小学———印象深刻星星文化。我也愿做擦星星的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 我们再次走进教体局12楼报告厅,聆听特级教师,海门区东洲小学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吴建英做主题报告——《书香校园建设经验分享》。阅读,需要要更深出漫溯……</p> <p class="ql-block"> 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室副主任蒋莉莉做主题报告——《整本书共度教学策略与建议》。难忘蒋主任的晨诵实操环节。教育即是唤醒。我们同黎明共舞!</p> <p class="ql-block"> 5月21日(周五)上午 ,参观三星小学学校文化、书香校园、完美教室等项目。三星小学地方社团活动——绣品文化。</p><p class="ql-block"> 下午参访海门文化研学基地——国际家纺城。</p> <p class="ql-block"> 行程中最终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这也算是新教育给我的额外奖赏。</p> <p class="ql-block"> 培训之余,手捧《新教育》,深感道阻且长。《丑小鸭班的故事》;若干年后高唱班歌的那群学生;高考曾用文言文作答获满分的江苏考生……震撼人心。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而不是读书时拿100分,到了社会上连书都不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向着明亮那方……</span></p>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