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加拿大教师罢工的事儿

晓阳

<div>又是一轮紧张的考试、判卷、补考、发成绩,开会、交总结和工作计划过后,这个学期的活儿基本完结。虽然工作的环境依然是“虚拟”的,可样样做的都是实事儿。至此,生命又一次“轮回”到了一个繁杂的、分成了若干个部分的而且永无完结的 to-do list 上,而它正是一段轻松时间的开始。</div><div><br></div><div>如今的世界只有“变”是不变的,形式上的循环往复中潜藏着各种变幻莫测。这不,到了期末了,又赶上了一波罢工,也是这辈子的第二次亲身经历,上次还是五六年之前的冬天。</div> 先说罢工的组织者 - 工会。入职教师以后不久,忘记了是如何收到的信息,说是得加入工会,入会费只有两元,以后每张工资单都有扣除工会会费一项,具体多少也没算过,反正也没有选择。重要的是,从此俺就是有组织的人了。<br><br>本省特色的CEGEP(大学预科与职业教育学院) 里有大约五六千名全日制学生和两千名继续教育学生,全职或部分职教师约有五六百人,都是教师工会的会员。工会通过一个六人的执行委员会运作,每年都重新选举,自愿报名,会员投票。被选上的委员可以得到一定的工作量,并折合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也就是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少上一部分课。<div><br></div><div>这种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既不是发电影票,也不组织新年联欢,它常常是“战斗”在与校方对立的风口浪尖上。它的首要目的是根据工会与政府所签订的合约(collective agreement),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并在未来的谈判中改进这个合约。<div><br></div><div>工会的作用体现在教师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教师雇用的标准和程序,到人事的管理和培训;从教学工作量分配,到教学中教师的自主性;从教师的工资福利,到健康的工作环境;从学校的预算,到每一项开销,工会都可以监督,并负责与学校管理层沟通,而罢工则是工会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对抗性活动。</div><div><br></div><div>在西方社会,罢工可以发生在各行各业,即使是所谓的政府部门或公共事业单位,比如医生或公车司机,甚至公诉人或警察。一句早年在法国听到的玩笑话,就是所有的人不是在度假就是在罢工,可见罢工的普遍性。<br></div></div> 从组织结构上来说,各个CEGEP有一个自己的教师工会,同时还有其它工会,如心理咨询师、护士、国际交流项目专员等专业教辅人员的工会。学校的教师工会又属于全省教师工会联盟 (FNEEQ),这个联盟代表了34000名教师。而它又是全省九大行业工会联盟 (CSN) 成员之一。CSN有1600个成员工会,共有30万工作者。它的宗旨是建设一个团结、民主、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这里套用一句工会的口号“In solidarity",团结就是力量!<div><br></div><div>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教师工会都是CSN成员,比如本地多数中小学教师所属的若干工会于2006年集体脱离了CSN,另立山门。上月底,他们在与政府关于工资待遇的谈判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大概也是对我们工会的鼓励吧。<br></div><div><br>就我们的FNEEQ来说,每五年要与政府谈判签订一个五年合约,其中有各种责权利细节,最引人关注的显然是工资的分级与年增长率。根据这个表格,新入职的教师按资历,即学历和教龄,确定工资起点,无论工作表现如何,以后每年按此表格涨工资即可,无须讨价还价。我们当前应该执行的第N个五年合约应该在一年多以前开始,可是谈判持续了十八个月以后,双方还没有达成共识,这就是此次罢工的主要原因。好在即使没有合约,课还在照上,工资还在照发,以后签了合约再秋后算帐。<div><br></div><div>顺便提一下,虽属高等教育,学校除工资外,没有职务或岗位津贴,也没有奖金;同时又没有职称的区别和退休年龄限制。即使不是全职,理论上也不允许多个工作职位的工作量总和超过百分之百。校内的各种项目都折合成教学工作量,以减少相应的课程量,而不是格外给予资助。这种无奖惩机制客观上造成了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不过确实得说,还是有很多教师觉悟高,把教学当作使命和事业来做,这些年也见过不少。当然也不乏那种混事儿,做和尚撞钟的,甚至有声称要死在学校,坚决不退休的。对于这些人,学校也拿他们没辙,因为炒掉他们的最大阻碍来自于工会。</div></div> <div>第一次认识到工会的力量是多年以前做程序员的经历。某次为一个新闻纸厂安装调试管理软件,巨大的新闻纸卷有一人多高,整个厂房就是一台纸机生产线。从原料纸浆到成品纸卷,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就要停止整个生产线,而每停一个小时就要造成上万加元的损失。某天一个纸卷意外卡住了,全线停工,据说人为地移动它一下即可解决问题,但是按规定生产经理需要找工会,由他们确定人选,即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协调。其实仔细想想这也不能说是工会的霸道,这里有个规章制度和责任的问题。谁敢保证人们设想的移动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呢?再说如果导致其它问题,谁又来负这个责任呢?</div> <div>无论工会的是与非,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各校教师工会在四月二十日左右组织了投票大会,当然还是网上的。会前需要注册以确定会员身份,会上有FNEEQ的代表来介绍情况,主要是关于谈判的进展和罢工的诉求,也有法律方面的问题解答。最后是对一个最多五天的罢工议案投票,具体天数和日期待定。然后现场与会的人会收到一个投票的邮件,点击链接投票,因为不在会场的会员不能投票。</div><div><br></div><div>票是直接投到FNEEQ网上的,所以本校的工会原则上并不了解谁投了什么票。最后各校的投票结果出炉,只有两所学校是no占多数,其它43所学校都是yes占多数。这样FNEEQ便得到了决定五天以内罢工与否和具体日期的授权。</div><div><br></div><div>两周以后,通知下来,五月十一日中午到十三日中午,全省的15000名CEGEP教师先罢工两天,以观后效,再决定另外三天是否还要继续。</div><div><br></div><div>很可笑的是,所有的CEGEP都会在十一号前后结束课程,学生即转入期末考试阶段,所以罢工对教学的影响不大。可是按工会的规定,罢工期间教师不能做任何与教学有关的工作,比如查看邮件,与学生联系等,甚至不能进入学校的建筑,连洗手间都不能用,所以我们的罢工办公室设在附近的教堂,洗手间也是用教堂的。</div><div><br></div><div>是否参加罢工抗议活动是自愿的,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组织也要遵守政府的公共卫生措施,比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并因此要限制活动的参加人数。在我看来,这个罢工或者是有点儿勉为其难,或者是给谈判留了些余地吧。</div> <div>有朋友听到我罢工,说太好了,不工作又有工资拿,何乐而不为?岂不知罢工的日子是没有工资的,工资作为工作报酬而出现,不工作何来报酬呢?可是一旦没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有些本地人就几乎要断顿了,怎么办呢?工会替你想到了,罢工期间每天FNEEQ和学校工会会给你一些生活补助,其实都是你平时交的钱,条件是你必须参加罢工活动,待在家里就什么都没有。疫情期间如何参加活动?很简单,工会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就像侯宝林在相声《关公战秦琼》里唱的,“叫你打来你就打,你要是不打,他就不管饭!“</div><div><br></div><div>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了参加方案,举两个例子:一个学校在比较繁忙的市区路边,与另一所同类学校紧密相邻,因此活动就安排在路边,这样相对容易造成社会影响。参加的方式是分组造势,每组三个小时,到达和离开都要向组长报备,每人参加两次,不能在同一天,补助标准是每天100加元。另一个学校在风景优美的市外湖滨,可是深宅大院,见不到校外的人,只能在空无他人的校园内转转。参加的方式是每小时一组,两天内参加一次即可,每天的补助是120加元。</div> 我是冲着热闹去的,所以去参加两次三小时的活动,主要的任务就是造势,并阻挡其他校内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其实罢工早有通知,除去来体育馆这个社区疫苗接种点的车辆和行人外,没人来上班。<div><br></div><div>第一天下午阴雨,冻得够呛。签到后发了印有工会字样的T恤和脖套,还有各种小旗和一种专门制造噪音的塑料工具。大家都站在路边,每当有经过的车辆鸣笛表示支持的时候,或挥动手中的小旗,或转动工具造势,或呐喊(起哄更准确)助威。那天正好赶上有同系的两个同事一起,其余的时间净聊天了,因为带着口罩,又不安静,三个小时吵下来,我这个经过专业嘴力劳动训练出来的嗓子也差不多哑了。</div><div><br></div><div>最有意思的一段对话是关于罢工期间在家判卷的。一个同事说她回家还得判卷,过两天有别的事。另一个人说这两天你不应该工作,要disconnect,不过我不会给你告密的。判卷的人说没问题,我判完了也不会把成绩发给学生。听起来好像disconnect 以后就不用reconnect了,这两天不判卷以后就不用判了一样。</div><div><br></div><div>第二天天气不错,报到后听说很快就要出发,同邻校教师一起去游行一小圈,感到小兴奋。一个是这些年看到了不少的罢工游行,自己还没机会体验;另一个是这样时间会过得更快些。</div><div><br></div><div>果然,不一会儿就看见六七个全副武装的警察,威风凛凛地骑着摩托车,在校园旁边的教堂前整齐排列,然后秩序井然地一辆辆出发,停在不远的一个个路口上,阻挡住了车辆和行人。</div> 我们在两校中间的路口处与邻校的教师队伍汇合,一共大概三百人的样子,在校园附近绕了一圈,时间近一个小时,距离大概两三公里。沿途不断有后面上来的警察摩托车突突地开去前面,着实体验了一把警车开道和护卫的感觉。<br> 这么一折腾,已经一个小时过去,及至回到了校门口,更有意思了,一个鼓队已经整装上阵,正开场演出。 这是他们T恤上的标志。ZURUBA 应该是他们鼓队的名字,Percussions 是打击乐。AFRO-Bresiliennes 是法语非洲裔巴西人的意思。 对于这个遥远的南美最大国家巴西联邦共和国,除了足球以外我们知之甚少,甚至没多少人了解它在全球新冠疫情中死亡人数排名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美国。<div><br></div><div>巴西人口约2.15亿,居世界第六,面积850万平方公里,排名第五。首都为巴西利亚,有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巴西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丰富的铁矿储量,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div><div><br></div><div>1532年,葡萄牙人开始以殖民者的身份来到这片土地,所以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主要信奉天主教及基督新教。18世纪矿业的发展带来很多非洲奴隶,也就是今天非裔巴西人的祖先。按照2010年的人口统计,以非裔血统为主的人口约1400万,占人口总数的7.61%。</div><div><br></div><div>巴西作为欧洲、非洲、亚洲文化的大熔炉,其音乐舞蹈蜚声全球。拉丁舞五大舞种之一的桑巴舞已经成为正式比赛的国标舞,它源于非洲土著文化与巴西当地文化的结合,已成为巴西和一年一度的巴西狂欢节(嘉年华)的象征。</div> 传统的桑巴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主要乐器有巴西铃鼓(pandeiro)、魁卡鼓 (cuica)、丹波令鼓 (tamborim)、钢扎 (ganza)和苏多鼓 (surdo)。<div><br></div><div>来看一段他们的表演。</div> 音乐是以其曲调和节奏为表达方式,从而成为全人类的通用语言,而打击乐正是这个节奏的最高体现。鼓手的节奏感在乐队中至关重要,更不要说对鼓队指挥的要求了。且不说技术,这一小时的体力消耗也是极大的。<div><br></div><div>在鼓队表演的整个过程中,观众中很多人在跟着节奏晃动,有一个人一直在旁边打节奏,另一个人在旁若无人地跳舞。后来应鼓队的邀请,有几个教师走上前去随着鼓声,欢乐起舞,这时鼓队也围过来为他们助兴,桑巴舞和桑巴音乐一样有棱有角,有力有节,欢快泼辣,自由舒展。</div> 跳了一阵以后,鼓队逐渐回到了原来的队形,告别的鼓声响起,一阵紧似一阵,群情兴奋激昂,热烈鼓掌欢送他们离开。 转了一个小时,又乐了一个小时,后面的一小时过得很快。结束以前去领了补助的支票,本次活动便宣告顺利完成。罢个工像开了个爬梯,管饭不是问题,经历才更有意思,重在“掺和”嘛。<div><div><br></div><div>后话:原以为这次罢工就此打住了,刚刚这个长周末前又收到工会的通知,六月初继续第三天的罢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吧。</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