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顽童袁隆平两面之缘

湖南老乐

<p class="ql-block"> 我与老顽童袁隆平两面之缘</p><p class="ql-block"> 文图/老乐</p><p class="ql-block">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因病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 我与袁隆平先生生前有过两面之缘,回想起来,仿如昨日,记忆犹新。 袁老的音容笑貌深深烙在我脑海!</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与袁老结缘是在2008年汶川震灾之后。当时,我任职的报社承办“心系汶川 - 情动潇湘”湖南名人名家书画艺术品赈灾义卖会,袁隆平先生亲笔书写的“国有难,湘人在”作品参拍,该作品系我的好友、资深媒体人、书画家和收藏家贾越云先生从袁老手里征集的。袁老不太习惯用毛笔,大多数签字题词都用粗细不一的签字笔完成。贾越云先生在袁老题字下面介绍了促成这幅义卖品的过程和因缘。</p><p class="ql-block"> 为了达到更好的义卖效果,需要采访一些名家预热。我想到了袁隆平先生。聊到汶川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的苦难,袁老在电话那头好几次停顿哽咽,“老天爷啊!别再为难四川人民啦! 期盼他们尽快走出阴霾,重建家园!”袁老说,他天天看新闻,关注灾区信息,当他的忘年交贾越云需要他提供一件作品参加义卖的时候,他流着泪水写下“国有难,湘人在”六字。袁老说,在大自然面前,人太渺小,他相信,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湖南人民与汶川人民心心相系,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家园会尽快重建好。”</p> <p class="ql-block">名家书画艺术品赈灾义卖会图录</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亲笔题词义卖</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袁老,是受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孙小亭先生之托,我负责为他和袁老拍合影。</p><p class="ql-block"> 从银行退休后,孙先生每天研究诗词楹联和书法创作,其作品颇见功力。</p><p class="ql-block"> 孙先生的父亲与袁老是相交数十年的老友,有感于这段友谊,孙先生撰写了诗词一首并用书法创作出来,将它装裱成镜框赠送给袁老。</p><p class="ql-block"> 袁老与孙先生见面,相谈甚欢。父辈们的往事很暖心,袁老笑呵呵聊起每一段故事的点滴细节,记不住的地方,就粗着嗓门向隔壁房间的老伴儿问这问那,“孙~~的公子,记得啵?我和他父亲哪个大?你还晓得啵?”</p><p class="ql-block"> 辞别时,孙先生突然想起银行领导交代的任务:请袁老给银行题词。</p><p class="ql-block"> 记下题词内容,袁老立马爬到楼上,三分钟左右,他将题词递给孙先生:“这样交不交得差?不行,再写一遍。”</p> <p class="ql-block">袁老一边欣赏孙小亭先生为他创作的书法作品,一边聊起与孙先生父辈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我任职的报社从湖南广电划转到湖南日报集团的第二年,我当时负责报社采编中心工作,为了丰富当年清明节“追思”主题内容,袁隆平写给妈妈的一封信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这篇令人潸然泪下的散文非常符合清明节特性。袁隆平先生也曾在他八十大寿生日晚会上声情并茂朗读过它。</p><p class="ql-block"> 2015年7月出版的《梦圆大地 袁隆平传》里,这篇由袁隆平撰写的散文收录其中。出于尊重版权考量,我拨通该书作者姚昆仑手机,经他同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原文</span>刊发在清明节主题策划特刊里,只是清样时将标题改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在写给妈妈的信里,回忆了他一生与水稻结缘的经历。在杂交水稻攻关的艰难日子,母亲是他的坚强后盾,他用稻浪翻滚的丰收景象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见袁老,是2019年7月下旬的某一天。</p><p class="ql-block"> 当时,北京媒体朋友吴鹏来长沙找我。吴鹏与我的好兄弟丁伟(资深媒体人)在北京另一家媒体共过事。</p><p class="ql-block"> 几杯小酒下肚,吴鹏才将他的苦恼告诉我,杂志社安排他采访袁隆平先生,社领导还“威胁”他:不完成任务,就不能回北京。为了这次采访,他找了袁老的远方亲戚、同事和学生,都一一被婉拒。“拜托刘兄,只能在你这里试试运气啦!”</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能否帮这个忙,我心里也没谱。在打电话之前,我一度模拟推演可能出现的窘状。毕竟,作为一家湖南媒体记者,为北京媒体记者预约采访,而且受访者,是大名鼎鼎的袁隆平院士,何其难也!</p><p class="ql-block"> 从之前的一次电话采访,和一次面对面交流,以及《梦圆大地 袁隆平传》作者姚昆仑对袁老的印象,我断定出袁老的性格特点:很开朗、很幽默,不喜欢古版和程式化的交流方式。</p><p class="ql-block"> 于是,这样的电话神聊开启啦~</p><p class="ql-block"> 老乐 :您好!九零后麻将王子!</p><p class="ql-block"> 袁老:莫扯乱谈,最近手气不蛮好!</p><p class="ql-block"> 老乐:好久冒到你屋里客哒,想拜访~~~</p><p class="ql-block"> 袁:我下午在家里,要来就三点来。</p><p class="ql-block"> 我:要得,下午三点不见不散。</p><p class="ql-block"> 袁: 扯了那么久,忘记问,你是哪个?</p><p class="ql-block"> 我:~~~~~~~~~</p><p class="ql-block"> 袁:有点印象,你就是那个常德佬哟,上次跟我老朋友的儿子来过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貌似调侃的一次电话神聊,居然达成了与袁老的又一次零距离接触。</p><p class="ql-block"> 去袁老家的那天中午,我匆匆忙忙画了一幅条屏,是送给袁老的,内容为稻穗和小雀,题款为“潇湘丰岁图”。这样的小主题,与袁老一辈子追求的大事业有那么一丝关联和畅想。只可惜我给袁老送画的合影一时半会儿没找到。</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送画那一刻的场景:袁老端详我的习作好一会儿,说:“你的画有田野之趣,能唤起乡愁。”还给我提了一些意见,“稻穗要垂下,谷粒饱满了就沉甸甸,空壳子冒灌浆的才昂起头,其他方面画得蛮好,麻雀生动。”</p><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一同去袁老家里的,还有吴鹏。跟袁老介绍吴鹏并提出采访诉求,袁老爽快答应。按提前拟定的采访提纲,袁老回答了吴鹏提出的三个问题,随后笑着提醒“照着本子问话,太碍板!随便聊一聊哟。”袁老和蔼可亲,谈笑风生,吴鹏不再紧张,他将采访本放在一旁,轻松地进入状态。</p><p class="ql-block"> 从袁老家里回来的那天晚上,吴鹏说他睡得特别香,此前,他在长沙经历了五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吴鹏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机场赶,“社长说,可以坐头等舱!”手机那头,吴鹏原形毕露,牛逼哄哄!</p><p class="ql-block"> 那天,一个常德佬、一个京片子与一个世界杂交水稻研究领域顶级老顽童的闲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可复制!</p><p class="ql-block"> 听闻袁老去世噩耗,内心无比悲痛。袁老,一路走好!自此,天堂里弥漫稻花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袁老家门口,我与老顽童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送给袁老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