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极顶小环线

小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山的传说</p><p class="ql-block">相传春秋末年,鲁国的国君鲁哀公要修造一座巨大的宫殿。由于这工程规模空前,竟无人敢接手营造。正在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向鲁哀公推荐了民间巧匠公输班。于是便派人连夜召去见他。 </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公输班虽然年轻,却也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因为他是鲁国人,人们都称他为鲁班。他接过修造宫殿的图纸一看,认为要修造这样庞大的建筑物,没有直径一庹(tuǒ)多粗的梁柱是不行的。于是便带领几十名工匠去寻找木材。 </p><p class="ql-block"> 他们天天早出晚归,找啊,找啊,踏遍附近的山山水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木料,那些树木,不是太细,就是太弯,都不能用作梁柱。 </p><p class="ql-block"> 于是鲁班便带上干粮,率领工匠们到远处去找。经过了五天的艰难跋涉,走进一片山林中,只见到处怪石嶙峋,古木参天,三人合抱的大树比比皆是。工匠们向山下的居民一打听,才知这山因处鲁国东境,名叫东山,山上经常有虎豹出没,平时无人敢去。鲁班他们因为王命在身,也顾不得许多,便在村里居住下来,做好了砍树的准备。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他们便上山砍树,谁知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因为他们用的都是笨重的斧头,砍伐一般的树木还可以,要砍伐这样粗大的木料非常吃力,常常几天也砍不到一棵,进度异常缓慢。眼看着期限逼近,鲁班心中十分忧虑。 </p><p class="ql-block"> 这天,鲁班又带领工匠们向山上走去。由于他心事重重,不留神踩翻了一堆碎石,幸于他顺手抓住了一把茅草,才没有滑倒。当他站稳脚跟时,却见手上鲜血直流,原来手被拉破了一道口子。鲁班心想:这茅草怎么这么厉害?他顾不得伤口疼痛,便对茅草观察起来,发现茅草的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于是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锯子,按期伐完了所需的木材。 </p><p class="ql-block"> 再说鲁班住在当地居民家里,看到老百姓吃的米粉和面粉,都是用石杵在石臼里捣细,费工又费力。他便寻想:把米和麦放在两片粗石中间研磨,不是更快些吗?有一天下工回来,他根据这想法试了试,果然省力的多?他便进一步改进,把两片厚石相对的一面刻上齿纹,中心还按上一个轴,让上面的石头能够转动,磨起米粉和麦粉来,又快又省力,这便是后来应用了几千年的石磨。当时确实给居民解决了很大的困难。人们无不欢欣鼓舞。 </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鲁哀公派来了大批人马,要把采伐的木材运走,鲁班也要和他们一块回去修宫殿了。当地人民听说后,都纷纷扶老携幼前来送行,真是难分难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能工巧匠,感谢他的大恩大德,就把东山改为鲁班山,后来又渐渐简称为鲁山。当然,这只不过是民间传说,鲁山一名的真正来历,都是因为它当时地处鲁国而得名。主峰海拔1108.3米,是山东省的第四高峰,故有"孟子登东山而小鲁"之说。 </p> <p class="ql-block">上半场人物随拍</p> <p class="ql-block">下半场视频随拍</p> <p class="ql-block">酒瓶背景是领队:聚东😛😁🤪。和他之间有过好几个第一次:相识于2017.12.21休假,非周末第一次跟铁道游击队长可乐罐出游,三男俩女,应该是天堂寨雁门山水库土峪,田庄下山复上山,我紧跟他屁股后面,他快我快,他慢我慢,到达山顶他呼呼大喘……到了山寨吃饭,我才知道看我紧跟,他悄悄在跟我较劲呢🤪,那天初试手杖弯弓射剑、吃了冰柿子、初次喝酸枣酒,认识了平凡大哥和已经记不清名字(岁月静好?)的美女……后来我们一起重装走过驼梁,驼梁既是我的第一次远行,也是我的初次重装,共十四名驴友,这也是小公交户外第一次长线……因为这些所以路上反复问我参不参加登山赛,我摆手,心说高手有的是我算啥呀🤓🤓🤓,再说今天我是来梳理鲁山极顶的,因为驴行每次都是仅仅走一部分到达极顶就是目标,这次打算系统走一下极顶小环线,地地道道的休闲走法</p> <p class="ql-block">2021.5.22天气不错,跟随聚东户外一行80余人一起来到淄博最高的山峰鲁山。春天的鲁山:槐香次第飘荡,山顶的刚冒米粒咕嘟,杉树笔挺林立,槐树粗壮到抱不过来,辽东栎点缀其间,树下青草满地,野花摇曳,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迷宫凉爽,山巅远眺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今年的春天格外长,考虑到鲁山海拔,特意多带件衣服,初到山顶,凉意袭来,外套加上。走一会微热,树荫下,仅仅半袖,走完迷宫环形至护林员值守处(户外驴行习惯性进入景区处),快要到步云台,线路开始晒大太阳,先是戴上帽子,伺机寻找换长袖的合适地点。洗云谷到天梯之间换上衣成功,继续尽兴玩耍。观云峰极顶处人多,插空拍个照片赶紧下撤,来到距今1400多年南北朝时期的陀禅寺仔细录了志公塔视频,还专门拜了拜志公,沿木栈道下行,过独木桥,拍杉树笔挺林立。镜泊湖边愉快午餐,小酌,午后易途拓展中心玩耍了一番,提早回到停车场,树荫下草地继续拍拍拍,驴友们都守时,提前五分钟发车下山回家……</p> <p class="ql-block">每次路过必拍之地。其实鲁山青春年少时曾经来过,单位组织的,记得是鲁山林场的吉普车轮番接上山的,轮番接的过程我们延后,鲁山还抓了油蚂蚱,最后大客车上没上停车场记忆已模糊,食堂负责煮大锅全羊,只记得鲁山本地的舍友带我们去了一个山头,拍照,还去宾馆歌厅卡拉OK……尘封的相册里应该有那天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很久不戴墨镜了,居然有点不适应,收好放包里,要知道这可是初入户外必备物件之一</p> <p class="ql-block">辽东栎(li)</p><p class="ql-block">网上搜辽东栎,一块把蒙古栎搜出来了两种树的区别在树叶的基部。</p><p class="ql-block">辽东栎 叶硬化早,不宜饲养晚秋蚕。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甘肃等省。</p><p class="ql-block">蒙古栎 喜光,耐寒冷、干旱、瘠薄,易感染白粉病,适宜养春稚蚕。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为主要产区。</p><p class="ql-block">辽东栎:壳斗鳞片扁平,无瘤状突起,叶片长5~17 cm,侧脉6~9对</p><p class="ql-block">粗齿蒙古栎:叶缘为上弯的粗锯齿,叶片长达7~20对</p><p class="ql-block">蒙古栎:壳斗直径1.5~1.8 cm</p><p class="ql-block">大果蒙古栎:壳斗直径2.5~2.8 cm</p> <p class="ql-block">曾误以为是簸箩叶的辽东栎,人家是大树,树叶光滑,曾经在摄影群聊出行见闻暴露出问题,这次正好看到树上的牌子,终于给它验明正身认祖归宗😜。簸箩叶毛绒绒的,大一些,树丛是灌木模样,是蒸馒头的最佳搭档之一,望鲁山淋漓湖附近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照片看似一样其实不一样:动作、表情、远近😂</p> <p class="ql-block">为了荡秋千,手机临时插进裤子腰上,因为担心藤蔓会被我坠断,还不算是十分尽兴😛</p> <p class="ql-block">喜欢的造型之一</p> <p class="ql-block">升云峰对望极顶观云峰</p> <p class="ql-block">升云峰偶遇一路追风,他跟随挑战者户外和自由风一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葡萄架,野的</p> <p class="ql-block">漂亮温顺的柴犬,咋看都像有有狐狸血统</p> <p class="ql-block">有领队级别驴友朋友圈提醒,不宜这样拍照,1108.3请原谅我的爱意泛滥、我的不敬……以后不会了🙏🙏🙏🌹🌹🌹🥰🥰🥰。这照片同时充分展示我屁股大、腿粗、微胖的体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志公塔位于陀禅寺,加一段志公科普一下(我网上搜志工、鲁山志工,就是不见志公资料,求助于博学多才的云水禅心,足见一字之差,谬之千里)</p><p class="ql-block">志公</p><p class="ql-block">志公即宝志(418—514),又称保志,南朝僧人。金城(江苏句容)人,俗姓朱。宝志年少出家,住建康道林寺,师事僧俭,修习禅业。刘宋泰始初年,他忽然变得行为怪异。传说可预知祸福并能够分身三处。因梁武帝经常与之谈佛理而更为世人所重。在他圆寂后,梁武帝为他兴建寺庙,并在钟山立塔纪念。世人除了称宝志为禅师外,因为他的种种神迹及慈悲行,世人亦尊称他为宝志公、志公、宝公、志公和尚或宝志大士。</p><p class="ql-block">博山增福村、池上志公坪等处建有志公庙,因志公坪开发旅游而更使其声名远播。但池上等处所传志公本姓牛,名宝志,本是一放牛娃,盖民间演化而来。</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相传,志公原名宝志,在志公坪修炼成仙,玉帝钦赐其“三指雨”之责,为民造福。山间天池,称为志公潭,即是志公降雨积累而成。站在堤坝之上,但见潭水清澈,两岸青松倒影湖中,清风徐来,水波鳞动,树影婆娑,景色旖旎</span></p> <p class="ql-block">志公禅师~鲁中大地到处有他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停车场的梅花鹿♣️,我要走了……感谢凉凉和快乐一生一路跟拍,照片多到让我传照片的时候难以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