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摇篮井冈山走出的赖姓将军——赖传珠

赖永金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湘赣边军民开创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闻名于世,这里共走出了50多位开国将帅。2012年底,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档案馆征集所掌握的名单,后经一一核实他们的详细个人档案,最终将人数定格在57位。他们分别是元帅(5位):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大将(3位):粟裕、黄克诚、谭政;上将(15位):萧克、张宗逊、邓华、彭绍辉、宋任穷、赖传珠、杨至成、陈士榘、陈伯钧、朱良才、杨得志、黄永胜、宋时轮、赵尔陆、李聚奎;中将(21位):王紫峰、王辉球、毕占云、萧新槐、杨梅生、李寿轩、张令彬、张国华、欧阳毅、周玉成、赵镕、姚喆、晏福生、唐天际、曹里怀、韩伟、赖毅、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少将(13名):王云霖、王耀南、龙开富、刘显宜、张平凯、张树才、郑效峰、黄连秋、曾敬凡、赖春风、陈云中、龙潜、彭龙飞。</p><p class="ql-block">我们赖家虽称不上什么大姓人家,但赖家人自古以来就是崇文尚武,自强不息,在井冈山革命中,大将、中将、少将都没有少我们赖家人,赖传珠是三位江西籍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上了井冈山烈士陵园纪念堂陈列室展览墙的,另两位江西籍开国上将是肖华和陈奇涵;中将赖毅是177位开国中将里参加过秋收起义的8位中将之一,<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名副其实从秋收起义升起的将星</span>;赖春风少将又是唯一位从井冈山本地(宁冈县)走出去的57位开国将帅之一。赖氏三杰是井冈山斗争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我们赖氏家族的骄傲与族魂!</p> <p class="ql-block">赖传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p><p class="ql-block">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新四军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参加古田会议,参加长征,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解放海南岛、解放万山群岛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建国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12月24日在沈阳逝世。</p> <p class="ql-block">  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3日,赖传珠出生于江西赣县大埠乡赖村一个农民家庭。</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三年(1924年)秋,赖传珠以优异成绩考入赣州的赣南中学,并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刊,接受了革命教育,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进步活动。五卅运动爆发后,赖传珠热血沸腾,与学界积极分子一道,日夜奔走于工厂、学校、商店,发动各界募捐筹款,参加示威游行,声援上海工人罢工。他还利用学校放假的时间,参加农民运动,向广大农民进行推翻旧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宣传,宣传农民要自己起来武装自己、保卫自己,动员父亲组织捐款购枪,组织农民自卫军,帮助建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抗租抗息。</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五年(1926年)11月,赖传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江西总工会副委员长兼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被国民党枪杀后,赖传珠不畏白色恐怖,同年4月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底,赖传珠奉派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赣州白石乡支部书记、大埠圩武装暴动筹备委员会主席,秘密发动当地群众,组织农民赤卫队,使暴动一举成功。</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上旬,赖传珠收集潮汕失败后的“八一”南昌起义军官百余人,率领近千名农民赤卫军,举行赣县大埠农民武装暴动,任赣县南区革命委员会委员。同年3月,在湖南汝城参加工农革命军第1师,曾任特务连、卫生队党代表。同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成立,任第11师31团(后调28团)连党代表,随军参加了攻打永新的历次战斗。</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赖传珠跟随朱德、毛泽东出击赣南,参加了大余战斗和大柏地战斗。4月,红四军在长汀改编为三个纵队,赖传珠任第二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二大队(相当连)党代表,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开展了同旧军队的不良现象和非无产阶级意识的斗争。12月28日至29日,参加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赖传珠升任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政委,在纵队政治委员罗荣桓的指导帮助下,积极传达和贯彻落实古田会议精神,并在吉安水南、值夏一带随红军主力参加消灭唐云山旅的战斗。然后,第二纵队奉命向赣州、南康、信丰一带前进,扫荡沿途反动武装,发动群众打土豪、筹粮款,解决红军给养,为建立赣西南苏区打下了基础。6月,赖传珠升任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政治委员。11月上旬,赖传珠率部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担任尖兵,他站在最前线进行英勇指挥。战斗中,赖传珠嘴部被弹片击伤。</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赖传珠调任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参加了观音崖、九寸岭、白沙、沙溪等地战斗。在攻打广昌时,赖传珠背部负伤。8月,他调任第十二师参谋长,协助师长耿凯指挥所部参加第三次反“围剿”,先后指挥了兴国的莲塘、良村,宁都的黄陂以及兴国县高兴圩、老营盘等战役,连战连捷,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韩德勤师的战绩。9月,赖传珠调第十一师,先后担任红三十团和三十一团政治委员。12月,宁都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团后,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为在起义部队建立政治工作制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整顿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赖传珠任红十三军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4月,率部配合红1军团主力取得漳州战役的胜利。12月,调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瑞金红军大学)上干队学习。</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赖传珠毕业后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6月起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三十七团政治委员、红五军团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粉碎国民党政府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五次“围剿”作战。赖传珠率领的第五团屡建战功,荣获了“模范红五团”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赖传珠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赖传珠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与师长李聚奎指挥所部突破国民党军数道封锁线,并受命阻击追敌,掩护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随后,又率部担负起红一方面军全军的开路先锋任务。</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赖传珠调任第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不久,重任红5团政治委员。曾带伤指挥黄泥河战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掩护中央纵队安全渡过赤水。3月,回到一军团二师五团任政治委员,率领第五团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遵义和掩护主力四渡赤水等重要战斗。后在贵州兴义的一次作战中胸部负重伤,并在重伤的情况下坚持参加了长征。伤愈后,继续任五团政治委员。10月,担任红一军团组织部副部长。11月,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第六科科长。</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赖传珠任陕甘宁省军事部副部长兼政治部部长。</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赖传珠代理中共陕甘宁省军事部部长兼合水工作委员会主任。后入抗日军政大学上干队学习。</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赖传珠任新四军军部参谋处长。</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赖传珠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长。</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赖传珠率领新四军第5支队反击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的进攻,在半塔集同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奋战8昼夜,歼国民党军千余人,取得华中新四军部队首次大规模反击国民党顽军的重大胜利,为建立皖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良好条件。11月,任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赖传珠任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军委分会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常委,兼抗日军政大学第5分校副校长,协助刘少奇、陈毅等领导军民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并适时进行反攻作战,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赖传珠当选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常委。</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大反攻,20天歼日伪2.8万余,解放县城32座。11月,赖传珠任新四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赖传珠调任吉林(东满)军区副司令员,率领所部积极策应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1947年夏季攻势作战。同年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改为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秋季和冬季攻势作战。</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赖传珠率部参加攻打锦州的战斗和辽西会战。11月任人民解放军第43军政治委员,参加平津战役。</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赖传珠任第15兵团政治委员,11月兼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湘赣、广东等战役。</p><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赖传珠与司令员邓华指挥15兵团分数批横渡琼州海峡,成功登陆海南岛,并在琼崖纵队配合下,歼灭守敌3万余人。随后,又率部参加了解放万山群岛的战斗。同年8月调任第13兵团政治委员。10月任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协助罗荣桓领导全军干部工作,参与建立正规的干部管理制度和组建新的军兵种、院校的工作。</p><p class="ql-block">1958年11月,赖传珠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1959年,赖传珠调任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1965年12月24日7时30分,赖传珠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55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0, 251, 252); 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赖传珠逝世后,他的骨灰运至北京时,周恩来、邓小平等前往机场迎接,并护送至八宝山革命公墓。赖传珠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赖传珠是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他的革命功绩和高尚情操,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span></p> <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p><p class="ql-block">掩护全军</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时,赖传珠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他和师长李聚奎一起,率部胜利突破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于11月底抢渡湘江,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保障全部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1935年初,又组织部队强渡乌江,架设浮桥,接应后续部队安全渡江。</p><p class="ql-block">发展武装</p><p class="ql-block">1940年3月,赖传珠根据刘少奇提出的主力部队地方化方针,组织部队以营为单位到各县帮助建立地方武装,相继成立了县大队、区中队。短短4个多月,全区脱产的县区武装发展到9000余人,不脱产的人民自卫军发展到近10万人。</p><p class="ql-block">恢复边区</p><p class="ql-block">1944年7月11日,张云逸、赖传珠等联名致电中央,提出实现贯通中原战略方针的建议。赖传珠协助张云逸组织第四师主力5个团由师长彭雪枫率领西进,恢复了原豫皖苏边区。</p><p class="ql-block">华中反攻</p><p class="ql-block">1945年2月至6月,赖传珠积极参与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制定南下开辟苏浙皖地区的行动部署。从8月10日至9月2日,在赖传珠等的组织下,华中解放区军民解放县城32座,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完成了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连成一片的任务。</p><p class="ql-block">阻截廖耀湘</p><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24日黄昏,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政委赖传珠、司令员黄永胜率部参加辽西围歼战,一昼两夜急行军250华里,创造了东北野战军在黑土地上急行军的最高纪录,终于在厉家窝铺地区堵住了廖耀湘兵团,展开厉家窝棚阻击战,对全歼廖耀湘兵团建立了首功。到27日下午,全部歼灭廖耀湘兵团5个军,廖耀湘以下8.8万官兵当了俘虏。6纵在该役中共歼国民党军26137名,俘获国民党军兵团参谋长杨焜、新6军军长李涛、新3军参谋长李定陆等一批高级军官。</p><p class="ql-block">登岛作战</p><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赖传珠与司令员邓华指挥15兵团分数批横渡琼州海峡,成功登陆海南岛,并在琼崖纵队配合下,歼灭国民党守军3万余人。</p><p class="ql-block">负责评衔</p><p class="ql-block">1955年,中国首次评定军衔工作,是由赖传珠具体负责的。赖传珠费了大量心血,经常夜不能眠,做得有条有理,完成得很好。</p><p class="ql-block">树雷锋典型</p><p class="ql-block">1959年11月,赖传珠调任沈阳军区政委。在他担任沈阳军区政委时,树立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这一先进典型,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人物轶事</p><p class="ql-block">捐献家产</p><p class="ql-block">赖传珠将自己的家产全部充公,大埠乡敬老院就是由赖传珠的祖屋改建而成的。他先后为家乡捐献了抽水机用于抗旱,在20世纪三年困难时期挤出物资救济乡亲,帮助家乡人民渡过了难关。</p><p class="ql-block">主动降衔</p><p class="ql-block">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为了使授衔工作顺利进行,赖传珠主动提出自己评为“中将”。后经中央军委研究决定给他授予“上将”。</p><p class="ql-block">主要作品</p><p class="ql-block">《奔向井冈》</p><p class="ql-block">《赖传珠回忆毛泽东的民主作风》</p><p class="ql-block">《要革命就要学好毛主席著作》</p><p class="ql-block">《古田会议前后》</p><p class="ql-block">《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p><p class="ql-block">《战时政治工作研究》</p><p class="ql-block">《抗战以来的新四军》</p><p class="ql-block">《赖传珠日记》(从1934年10月16日到1959年,共计80万字)</p> <p class="ql-block">亲属成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赖家芳,1927年参加革命,党员,任革命群众,1935在赣州被敌杀害,时年36岁。</p><p class="ql-block">夫人:孙湘,1915年生于河北定县,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河北省定县简易师范参加革命活动,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至1936年在北京育华中学从事革命活动,担任党团和市委总交通,民生总交通。1936年夏在陕西省保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8月在抗大一队毕业,后去中央党校五班学习。1937年在延安与赖传珠结婚。1938年南昌市工作委员会委员。1938年7月中共安徽泾县张家渡区委书记。1939年中共安徽庐江县路西中心区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940年六合县委联抗组织部长、联抗主任。1941年华东鲁艺学院总支书记、教导员。1942年新四军卫生部总支书记、协理员。1943年至1946年华中学院、建设大学组织科科长。1946年第一纵队后勤政治处副主任。山东华丰煤矿劳工处副处长。1947年7月吉林军区司令部协理员、总支书记。1948年东北铁道学院辅导处处长。1949年天津铁路局人事处副处长。1950年广州铁路分局政治处主任。1950年10月天津铁路分局副局长。1953年1月天津铁路局副局长、党委委员。1954年2月铁道部统计局副局长。1962年铁道部统计局局长、教育局局长。1968年军管会政工组副组长。1973年交通部人事局局长。1978年交通部党组成员。1979年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党组成员。副部级。1981年11月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党组书记。1983年离休。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长子:赖小鹏,1941年生于江苏,1961年考入海军学院。在舰艇部队工作20年,担任导弹驱逐舰舰长,参谋长等职务,大校军衔。1997年退休后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任副会长,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任副会长。</p><p class="ql-block">次子:赖克游,1965年考上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暑假被父亲赖传珠送去红九连当兵。曾在部队担任参谋、教导员、副团长、副师长,后在国家体委奥体中心任副主任,现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中体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克游的妻子就是罗荣桓将军的女儿罗北捷。</p><p class="ql-block">三子:赖小津,1948年出生于东北。赖小津曾任职于北京军区政治部,担任威海水警区司令员。现已退休,退休后专注于公益事业。</p><p class="ql-block">女儿:赖迎利,1946年出生。早年曾参军入伍,转业后到解放军空军医院工作,一直干到了退休。退休后,赖迎利继续发光发热,曾担任电视剧《将军日记》的总监制。2011年赖迎利因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人物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赖传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赖传珠,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三十八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伟大壮丽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他长期做政治工作,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对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很好的贡献。他忠于人民,忠于革命,忠于党的事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如一地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和毛主席的一切指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1965.12.25《人民日报》第1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帅聂荣臻:赖传珠是“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主席刘少奇:“这么好的一位参谋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将陈锡联:“我们在一起工作,配合非常默契,彼此非常信任,互相非常支持,步调非常一致。”“我和他在一起工作,始终感到非常亲密,非常融洽,非常合拍。”“正是在我和赖传珠紧密团结的影响下,我们军区领导班子非常团结,从而带动了各级领导班子非常团结。”陈锡联用了“9个”非常,高度评价了赖传珠的人格魅力及对军队建设的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