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红军道 领悟赤子情 记岚皋县城关九年制学校师生研学活动

岚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研学走进堰门镇,红军道上悟赤情。</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正是青年追梦日,未来有我胜欢声。</font></b></div>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前引</font></b></h1> 踏访红军道,领悟赤子情。时值建党一百年之际,为学好党史,传承好红色文化,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教材,在青少年心中根植理想信念的种子。岚皋县城关九年制学校党支部、校工会、校团支部组织六十余名学生,于5月22日踏访堰门镇红军道。<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组织篇</span></h1><p class="ql-block"> 城关九年制学校八一班集体参与此项踏访研学活动。为组织好本次活动,学校工会主席八一班班主任谢波提前两个月安排部署。组织学生发挥个人与集体智慧,设计了出访服装。班名是“筑梦”。学生把班名两个字巧妙设计成冲破大浪的状态,气势如虹,左下角为学校班级名称,右上角写有数字2022,右侧是“一往无前”四个字,此为正面。背面图案由八个孩子和“2019、2022”、火箭图标以及乘风破浪四个字组成,八个孩子代表八个乡镇,数字意为2019年入校,2022年毕业。核心意思为通过三年努力,来自八个乡镇的54个孩子能乘风破浪、一往直前、直冲云霄。设计理念鲜明,寓意深刻,积极向上。</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行进篇</span></h1><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师生和家长满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来到堰门。他们着上灰色的红军服装,领口和帽子上的红星,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夺目。</p><p class="ql-block"> 在堰门幼儿园,临时“政委”兼“班长”谢老师带领一个个“小红军”,集合队伍,做行前讲话。整装严肃,高唱红歌,精神抖擞,突显气势。师生们沿着当年由六十九人组成的支队走过的路线,踏访在红军道上。</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研学篇</span></h1><p class="ql-block"> 卢氏老宅,当年路经此地的红军夜宿于此。遗憾的是,红军夜宿的老宅门紧锁着,踏访的红军只听解说员介绍了一番,无法走进屋内去感受当年红军在此夜宿的疲惫的场景。他们急行军一百多华里,那种苦,那种累,那种为革命勇于向前的精神,是不是能在陈旧的老屋里体会得更深刻了?</p><p class="ql-block"> 格桑花儿格外醒目,红色的黄色的玫瑰散发着清香。队伍在农业观光园感受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看着眼前的美景,又让人思绪飞扬。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怎能和革命战争年代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分得开呢?</p><p class="ql-block"> 红军屋内保留了陈旧的样貌。数十条枪立在一角。枪是夺取胜利的武器,是生命的保障。原始的土灶台,让人想到了填不饱肚子的革命年代。那四角的简陋的木床,曾经躺着的是满腔热血的红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食不饱腹勒紧带,宿不遮体无畏寒。今天的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返回到出发点,学生齐聚在幼儿园会场,学生纷纷动起来,讲述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刘熙然讲述了宫廷画师甘醉霞为慈禧太后作画的经历;李天瑜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讲解了堰门地名的来历;张宇航提前准备了解放岚皋的故事,做了分享;作为堰门本地人的李晨曦讲述了红军道的往事;王靖娴台风自然表达流畅,声情并茂地对家乡花里地名演变做了讲解……一场红色之旅中红色共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展地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踏访完红军道后,参观了民主毛绒玩具厂。学生们近距离了解了身边的工厂。“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党和政府为当地人创造了“务工顾家两不误”的优越条件。学生由衷发出感叹。</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受篇</span></h1><p class="ql-block"> 有组织有纪律有担当有爱心,是我真实的感受。长途跋涉,一路颠簸,有的学生晕车,身边的同学叫停司机,又是拿水又是递纸,平凡的举动体现了同学之间那种最纯朴的爱。</p><p class="ql-block"> 行进时,班头稍做了安排,各个小组组长负起责任,带好各自的小分队,守纪律不涣散,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小红军。</p><p class="ql-block"> 就餐时,孩子们围坐在圆桌旁,相互谦让,除了餐具的声音,没有大声吵闹喧哗的现象。吃得认真吃得安静。</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结束语</span></h1><p class="ql-block"> 当年的红军已经远去,他们曾走过的路在眼前,他们的精神在心中。红色踏访研学,是给学生搭建平台,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让稚嫩的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从小根植红色种子。</p>

红军

踏访

红色

学生

研学

堰门

九年制

夜宿

八个

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