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玛多

青海旅游5座~15座旅游车

<p class="ql-block">玛多县</p><p class="ql-block">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p><p class="ql-block">玛多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青海省海拔最高县,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均气温-4℃,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是国内人类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p><p class="ql-block">玛多县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作为黄河发源地,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扎陵湖、鄂陵湖两“姊妹湖”被联合国《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截至2021年3月,玛多县全县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下辖2乡2镇,全县总人口14400人,人口密度为每2平方公里1人,是青海省人口最少的县。</p><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入选“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1]</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玛多县</p><p class="ql-block">面积</p><p class="ql-block">25253 km²</p><p class="ql-block">外文名</p><p class="ql-block">Maduo County</p><p class="ql-block">人口数量</p><p class="ql-block">常住人口15714人(2018年)[1]</p><p class="ql-block">别名</p><p class="ql-block">玛多</p><p class="ql-block">更多</p><p class="ql-block">青海玛多7.4级地震 县城区域有围墙倒塌</p><p class="ql-block">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玛多县万里黄河的发祥地,享有黄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在这片神奇广袤的草原上,牛羊成群,湖泊星罗棋布。鄂陵湖、扎陵湖、冬格措纳湖、星宿海、黄河等汇成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地下蕴藏着可观的矿藏资源等待开发。</p><p class="ql-block">玛多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北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接壤,东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毗邻,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和四川省石渠县接壤,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县曲麻莱县,西南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相连,南北宽207公里,东西长约228公里,全县总面积2525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4℃,属高寒草原气候。</p><p class="ql-block">玛多县纯属牧业县,县辖扎陵湖、黑河、黄河三乡和花石峡镇,共有27个牧委会。全县总人口13076人,平均人口密度只有0.43人/K㎡,其中牧业人口10266人,牧业人口占78.5%。2006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938.7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645.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57.6万元,第三产业完成4135.97万元。完成现价牧业总产值4433.42万元,牧民人均收入为2022.69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出生率为16.52‰,计划生育率为97.21%;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其中牧民子女入学率97%。现有国道214线横穿县域全境,花吉、倒邦公路、黄河源旅游公路等,境内公路里程达1330.04公里,随着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各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p><p class="ql-block">黄河源区有丰富的高原草甸,野生动物资源、珍禽鱼类、冰蚀地貌、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美丽淳朴的神秘传说,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足迹、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遗迹历史画卷,黄河源国际狩猎场等独特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奇特,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享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人文景观。绚丽的高原,湖光十色的美丽景色,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到玛多县旅游、观光探险。领略河源风光,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和河源藏族同胞的深情厚意。其中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犹如草原上的两颗明珠镶嵌在黄河源头,扎陵湖面积526平方公里,鄂陵湖600多平方公里,湖中的一些小岛是夏天候鸟自由生活的王国,人们称之为青海的第二鸟岛,有成千上万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和鸬鹚、黑颈鹤、大天鹅等候鸟。还有牛头碑、香港回归纪念碑、澳门回归纪念碑、黑海海心山鸟岛、猴王山、人头山等等,是民族风情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玛多县海拔在4200米以上,天气变幻未测,一日四季景。绿草如茵的原野,宛如一块巨大的碧毯,展现在万里苍穹之下,天高云淡,无边无际,更有数不清的牦牛、藏羊、骏马撒满草原,真是一幅维妙的“天苍苍、野茫茫”,草地遍地见牛羊的壮丽图画。县城玛查理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县城,也是我国自唐代以来通往西藏边陲的重要驿站和古老渡口,千百年来多少青马黄衣的使者,传经布道的僧人在河畔解鞍饮马、风餐露宿,多少南来北行为表现的旅者,专事买卖的商贾在这里含辛茹苦、幕宿朝行。世代生存在这片古老神奇土地上的勤劳纯朴、豪放耿直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地域文化,这里有藏族人民独特的风俗、风情,充满神秘色彩的藏传寺院。这里曾经是藏族传奇英雄格萨尔王叱咤风云的地方,也是唐蕃古道重要的驿站,是松赞干布迎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圣地,是藏汉民族世世代代紧密相连的纽带。到玛多观光旅游,追踪滔滔黄河的涓涓之源,领略河源景色,异域风情,珍禽异兽,自然景观,高原风光,是多少志士梦寐以求的宿愿。</p><p class="ql-block">以214国道为主干线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县城、花石峡镇、三岔路口等城镇商铺林立,旅馆、饭店罗列街道、公路两旁,旅游服务水平逐步得以提高。黄金旅游线路西宁――玛多――扎陵湖、鄂陵湖――牛头碑――黄河源头正在开发,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一条集狩猎、探险、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黄金线路。 自然条件</p><p class="ql-block">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北麓,阿尼玛卿山以西的黄河谷地。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在境内,素有“千湖之县”之称。属高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均温-4℃,年降水量585.5毫米。矿藏主要有煤、金、铜、水晶石等。野生动物有野马、野驴、熊、羚羊、石羊、雪豹、旱獭、红狐等。有各种鸟类38种。野生药用植物有冬虫夏草、贝母、雪莲等。湖泊河流产花斑裸鲤、鲤鱼等。</p><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玛多县玛多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理坐标北纬33°50′~35°40′,东经96°50′~99°20′。北依积石山支脉布青山,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东部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州玛沁县毗邻,南与果洛州达日县和四川省石渠县接壤,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莱县,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相连。南北宽约207公里,东西长约228公里。全县总面积25253平方公里,占果洛藏族自治州面积的20.8%。</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玛多县属高平原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大部分在4500~5000米之间,地形起伏不大,相对平坦,比高500~1000米,西北高,东南低,山间有平坦地、沙漠地、沼泽地。大地构造单元属巴颜喀拉褶皱带,构造线均作西北至东南走向,地貌轮廓明显地受构造控制。玛多地区占优势的地貌类型是宽谷和河湖盆地,它们多为断陷作用所形成。</p><p class="ql-block">气候特点</p><p class="ql-block">玛多县属高寒草原气候,一年之中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而通常又把冷暖两季分别称为冬季和夏季。冬季漫长而严寒,干燥多大风,夏季短促而温凉,多雨。其温度、风力、降雨量情况是:</p><p class="ql-block">温度</p><p class="ql-block">玛多县年平均气温-4.1℃,除5~9月份,各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最冷的1月份为-16.8℃,1978年竟达-26.6℃,极端日最低温-48.1℃,是青海省极端日气温最低的地方。最热月7月份为7.5℃,极端日最高温22.9℃,累年气温≤0.0℃,日数为94.8天,既是最温凉的夏季,最少也有10天以上。玛多高原白天日射强,地面接受热量多,升温快,散热量大,温度急剧下降,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14.0℃。全年无绝对无霜期。</p><p class="ql-block">风力</p><p class="ql-block">玛多县大风日数多,从11月至次年4月最为频繁,约占年大风日数的70~85%。大风的年际变化大,最多的1966年达110天,最少的年份仅出现12天。大风的连续日数最长达8~10天。最大风速34米/秒。各月大风风向大部在西北—北西北之间,这类大风最为普遍,风速大、持续时间长。</p><p class="ql-block">降水</p><p class="ql-block">玛多县年均降水量303.9毫米,但年际变化大,最多的年份434.8毫米,最少的年份84.0毫米。</p><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玛多县是黄河发源地,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全县共有大小湖泊4077个。境内主要河流有玛曲、热曲、江曲、勒那曲、多曲等,水能蕴藏量约424.65万千瓦。</p><p class="ql-block">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草场资源</p><p class="ql-block">玛多县2007年土地总面积262.67公顷,其中草场面积229.9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7.5%,可利用草场面积180.53万公顷,占草场面积的78.5%。玛多草场按照植物适口性、利用率、营养成分划分为优、良、中、低劣5个等级的草场。</p><p class="ql-block">矿产资源</p><p class="ql-block">玛多县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盐、砂金、硼矿等。花石峡镇与都兰县交界处的杂抑合惹煤矿,和正在开采的红土坡煤矿,蕴藏量都在百万吨以上。</p><p class="ql-block">生物资源</p><p class="ql-block">玛多县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野牛、野驴(俗称野马)、羚羊、黄羊、石羊、盘羊、白唇鹿、棕熊、狼、红狐、猞猁、雪豹、獾猪、野猫、旱獭等。玛多县鸟类也很多,这些鸟类大部分属候鸟,每年5月飞来,10月离去。生活在这里的留鸟主要有棕头鸥、斑头雁、玉带海鸥、赤麻鸭、黑颈鹤、金鸻、红脚鹬、鹭鹤等,种类不多,数量很大。在扎陵湖、鄂陵湖及两湖的连通河中有鱼类8种,其中有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黄河裸裂尻鱼,厚唇重唇鱼。两湖中8种鱼类在黄河上流均有分布。</p><p class="ql-block">人口民族</p><p class="ql-block">人口</p><p class="ql-block">201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6.1‰,人口死亡率3.19‰,人口自然增长率13‰。年末常住人口15714人。其中:其中城镇人口3340人,农村人口12374人。[2]</p><p class="ql-block">民族</p><p class="ql-block">玛多县共有汉、藏、蒙古、回、撒拉、满、土、瑶、苗等9个民族。</p><p class="ql-block">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巴颜喀拉山</p><p class="ql-block">巴颜喀拉山位于玛多县西南,蒙古语意为“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叫“茶拉”,意为华丽的山,从 昆仑山脉东延780千米,是昆仑山的南支。巴颜喀拉山口位于山脉中部,自古以来是由西宁至玉树的交通要道,有青康公路通过。</p><p class="ql-block">星宿海</p><p class="ql-block">星宿海,藏语称为“错岔”,意思是“花海子”,位于黄河源头地区,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约古宗列盆地相接,这个地区海拔4500米左右,是一个狭长盆地,地势平缓,黄河行进至此,河面骤然展宽,流速变缓,水流四处散流,形成大片沼泽草滩和难以计数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这些星罗棋布小海子,大的上百立方米,小的仅几立方米,星宿海之名即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冬格措纳湖</p><p class="ql-block">藏语名为“冬格措纳湖”,蒙语称为“托索湖”,意思均为黑海。坐落在玛多县花石峡镇西北约16公里处,也意为“一千座山围成的湖”。该湖地处海拔4117米的高原之上,东西长45公里,西北宽10公里,面积450平方公里,水深10米,湖水呈深蓝色,淡水,可饮用。</p><p class="ql-block">鄂陵湖扎陵湖</p><p class="ql-block">扎陵湖与鄂陵湖位于黄河源区的青海省玛多县境,系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p><p class="ql-block">鄂陵湖在东,扎陵湖在西。两湖中间,有巴颜朗马山相隔。从山顶远眺,可见黄河分成三股流入扎陵湖中。扎陵湖的湖面东西宽而南北窄,面积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6米,最浅处仅1米多,蓄水量46亿立方米。由于水浅的地方呈乳白色,因而被称为“白色的长湖”。</p><p class="ql-block">黄河从扎陵湖的南岸流出,经过一条长约20公里、宽300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在西南隅流入鄂陵湖。鄂陵湖南北宽而东西窄,面积为61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最深处达30多米,蓄水量107亿立方米。被称作“蓝色的长湖”。</p><p class="ql-block">黄河源国际狩猎场</p><p class="ql-block">青海黄河源国际猎场,位于果洛州玛多县境内,猎场总面积37多万公顷,有3个猎点,分别是黑海乡境内的冬格措纳湖猎点,面积14万公顷,冬格措纳湖面积2400公顷;第二个是扎陵湖乡境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猎点,面积15万公顷,扎陵湖和鄂陵湖面积11.44万公顷;第三个是黑河乡野马滩猎区,面积8万公顷。境内湖泊棋布,自然环境复杂多样。</p><p class="ql-block">神牛碑铭</p><p class="ql-block">牛头纪念碑位于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的海拔4610米的措日尕则山的顶峰。为开辟黄河源头的旅游业,玛多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修建了这座“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碑体总重5.1吨,纯铜铸造,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宽2.8米,单层厚度1.5毫米。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p><p class="ql-block">黄河源水电站</p><p class="ql-block">玛多县黄河源水电站于2003年建成发电,它作为黄河源第一座水电站载入水电建设史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电站,海拔3980米,以25亿立方米的库容在河源大地造就了一大奇观,结束了玛多作为无电县的历史,为玛多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扎陵湖、鄂陵湖这两个姐妹塑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22日凌晨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