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苏变线》藏不住的秘境

冰河大山

<p class="ql-block">  接近五一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但吹不绿德令哈。我们一行七人,于四月二十七日下榻德令哈零玖柒柒旅店,只至五一进山,德令哈的绿依然无影无踪。</p> <p class="ql-block">  巴音河畔的德令哈,海子眼里的荒凉世界,如今却今非昔比。现在是青海第三大城市,城市化水平令外地人来了流连忘返。来这里可以品尝羊头、牦牛龙骨汤、腐乳牛肉火锅等美食,也可欣赏夜色下的锅庄。</p> <p class="ql-block">  按计划二十八日包车进山,当翻过柏树山垭口、翻过铁布里垭口,接近红山垭口时由于积雪太厚,无法通过,只得返回德令哈。</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闲逛,一位老者听说我们来自山西,瞬间两眼含泪说到:“我也是山西人,当年我爷爷家道败落,背着一尊金佛出走,另谋生路,不料路上被骗。和那人说好用金佛换的一处院落和一些田地过活,事后,院落和田地却另有主人,得知被骗后找这人理论,这人最终砍下金佛的一只脚拇指,让去其它地方谋生,就这样,我爷爷来到了德令哈”</p><p class="ql-block"> 我们听的感觉很传奇,接着他继续说:“爷爷临终前遗嘱是回山西老家,我父亲在我十一岁时把老家的地址给了一个喇嘛,打算在我长大以后再告我,没想我父亲去世后没几年,这个喇嘛也去世了,这样,老家的地址就无从查找了。”</p><p class="ql-block"> 说完他叹口气道:“多年来,完不成上辈老人的心愿,愧对先人啊”</p><p class="ql-block"> 说完,两眼含泪地又说:“现在只知道山西老家这个地方是养马的地方,族人性康,希望帮忙打听打听。”</p><p class="ql-block"> 哎,这点信息我们也无能为力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德令哈又住了三天,当然,这三天以吃为主,嫣然一个菜帮。</p><p class="ql-block"> 五月一日,继续包车进山,雪里陷车两次,爆胎一次,于凌晨八点终于到达徒步起点——哈拉湖畔。</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几年的湖水上涨几米,以前的石碑被水淹了,现在的石碑是新立的。</p><p class="ql-block">这次参与开线的队员,从左往右分别是黑色、峰、狼、我、花木兰、路人。拍照的是零下。</p> <p class="ql-block"> 从哈拉湖的冰面上走到对面二十一公里。</p> <p class="ql-block"> 从冰湖上往对岸走并不轻松,本来看到对岸快要到了,可一直走不到,中间歇了几次,确定再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管前行,将近八点,上到对岸,扎营。</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湖要比哈拉湖高出几百米,它虽然小,可是青海海拔最高的湖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的强度有些大了,第二天拔营,走近雪山,从海拔四千一百米翻海拔四千六百三十米山梁,越往上走雪越厚,天气这么冷,积雪化的很慢,给行走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当晚接近雪山下扎营,又是不轻松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开始,一路就是一道道大小不一的冰川陪伴,有的小一点的冰川就没有精力去看了。</p><p class="ql-block">午后山上起了大风,行走海拔一直在四千五左右,风大降温使我们觉得下降一段找营地,否则不应该下降,应该继续翻梁。</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起坡,汇到梁上的轨迹,继续往犟驴垭口的方向走,当晚在大河谷有上好的营地扎营,今天是这几天比较轻松一天,早早就扎营休息了,为翻大垭口恢复体力。</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走到垭口下天不早了,只能在这最差的营地将就扎了营,不过好处是第二天翻垭口容易些,今天走的比较累。</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收帐后开始翻这个犟驴垭口。</p><p class="ql-block">这个海拔四千九百八十米垭口的探通,对整条线路的升级和这条线的品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过这个垭口必须备简易冰爪。</p><p class="ql-block">垭口的坡很陡,翻过去后上到一道冰川上,沿冰川边缘下,下到陡的不能走了再左切上碎石坡,顺碎石坡下到底,再上河谷对面的坡,上去后又会看到一道大冰川,往出走,翻一个小梁,翻过后继续往沟里走,并找营地扎营。</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进沟顺河起坡,准备翻四千八百米垭口,一路很深的积雪,翻过去后在冰湖旁海拔四千五百米处扎营。</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上到大冰川,今天以看四道大冰川为主,当晚在第四道冰川前扎营,往冰舌走一百米有好水源。</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赶中午走到团结峰下的大冰川,最近距离欣赏团结峰,午后穿好冰爪过一个很陡的雪坡,然后所有队员结组横穿冰川,队员都拉开距离,不要走的太挨近。</p><p class="ql-block">翻一个海拔四千九百米垭口后,再横穿一个大冰川,冰坡亮冰很滑,千万注意,过到一个海拔四千九百七十米山梁扎营。</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需要穿好冰爪,横穿三个冰川,很不容易,每条冰川上的亮冰都很滑,一旦滑下去要想上来可就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当走到第四道大型冰川时,这个冰川就不要在冰体上穿过了,这个冰川不适合横穿,需要大绕,很辛苦,绕到对面,一路爬升到翻山垭口,这里海拔四千九百多,垭口很平,扎营休息。</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天翻过这个垭口,看到这条线的最后一道冰川,然后往沟里走,这个沟就是登珑沟,出到沟口有上好营地扎营。</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天出山,如果强度大些,走到苏里乡25公里,苏里乡可以拼车去天俊县,每人一百。也可电话联系天俊县的包车到登珑沟接。</p><p class="ql-block">天俊县下午有去西宁的火车当晚可西宁住宿。</p><p class="ql-block">德令哈包车李师傅:15897070204</p><p class="ql-block">天俊县包车王师傅:13119775045</p> <p class="ql-block">这条线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雪山和冰川,全线走下来一点人类的痕迹都没有,相当原始。环境荒凉,气候恶劣,防紫外线和保暖必须做好。</p> <p class="ql-block">冰川的消融很快,冰川每年都在缩小,保护环境,刻不容缓!</p> <p class="ql-block">忆昔冰川冰舌饮</p><p class="ql-block">帐中多为豪英</p><p class="ql-block">长沟流月去无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峰雪地疏影里</p><p class="ql-block">思绪到天明</p> <p class="ql-block">几年成一梦</p><p class="ql-block">此身虽在堪惊</p><p class="ql-block">闲坐雪峰看新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山后的天俊县火车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