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为了进一步提高种子教师对“中华文化涵养师德”理念的认识,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5月16日—5月22日,2021年烟台市“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骨干校长教师集中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p> <p class="ql-block"> 蓬莱区教研室副主任王祚家带领传统文化教研员及种子教师赴京参训。一周潜心修学,一生笃志践行,培训研修之旅让老师们从内自省,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青衿之志,履践致远。</p> <p class="ql-block"> 诵读中华之经典,开启智慧之大门。经典诵读是与圣贤的对话,在老师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千年文字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何为第一等事》的舞蹈视频,引起大家的思考。世间有益于身心的事颇多,若论益处,都比不过读书。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p> <p class="ql-block"> 由惠州市教育工委余浩副书记、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刘晓玲校长、烟台市教育局工作科的董明冈科长进行开营领导讲话。领导们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为本次培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齐家教授进行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的讲座。郭老先生已经83岁高龄,讲话仍然声如洪钟,慷慨激昂。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教师们介绍了当代师德的内容和意义,提出了“世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观点,指出教师的追求应该是做圣做贤。</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陈霞副教授做了《让传统从当下出发》主题分享。陈教授从何为文化,何为传统?我们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引导孩子亲近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从当下出发?四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学做人。</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方麟教授为老师们进行了名为《儒家修身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专题讲座。方教授用谢太傅(谢安)寒雪日与家中小辈讲论文义、与侄子打赌焚其香囊、及因大哥“熏鼠”而“虚托引己之过,以相开悟”等有趣的故事来抛砖引玉,引出儒家教育理念——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德教。</p> <p class="ql-block"> 下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李凯副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礼记·学记>导读》。李教授以趣味十足的方式从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教育制度与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为老师们翻译并讲解了《学记》。整场讲座气氛热烈,掌声迭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宁夏作协主席、宁夏大学客座教授郭文斌教授做了《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关切》主题讲座。郭教授以作家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视角,关注国人心灵世界和精神成长历程,从当下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困境出发,生动地诠释了师正则生正的教育理念,呼吁老师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带动全体学生。</span></p> <p class="ql-block"> 2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张曙光教授为教师们做了题为《中西贯通,重建文明》的主题讲座。张教授从解读当前世界背景文化出发,引经据典地为我们介绍了文化与文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相遇、互鉴与融通四方面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下午,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苏金良副院长为我们带来专题讲座《通州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经验》。苏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当前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什么 ?什么是以文化人双翼齐飞?以及三步六正教学模式 、四维课程育人体系 、五育并举研学实践等。讲到兴起之处,苏院长还为教师们示范吟诵了几句《诗经·国风·周南·关雎》。</p> <p class="ql-block"> 2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辛意云为我们带来了名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向明师的师德涵养》的精彩讲座。辛教授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引,说明了西方文化的本质是人性自私论,而中国的荀子也提出性恶论,但我们不能任其作恶,而是需要以明师来教导学生“辨理”。最后辛教授指出,教师应该做追求心智、追求精神的“明师”。</span></p> <p class="ql-block"> 教师分享交流由烟台市教育局工作科的董明冈科长主持,董科长提到:今年是烟台市第三次到进行“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了,他点明:通过专家引领提高教师师德素质,从为师的角度来说就是解决传道的问题,要想传道老师先要信道。</p> <p class="ql-block"> 来自烟台牟平区实验小学的初常红老师带来了《投石激起万涟漪》的主题分享。她的经验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知人。</p> <p class="ql-block"> 蓬莱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导副主任陈晓妍老师为教师们做了题为《一粒种子的生命成长》的经验分享。陈主任以渡己、修身、达人、传道、舒张、致知为关键词,从心灵的觉醒、生命的唤醒、课程的开发三个维度展开,讲述了一名种子教师的生命成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烟台市开发区师训中心教研员吴晓楠老师做了《掬水月在手 弄香花满衣》主题分享。吴老师把所学《论语》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自身出发为老师们带来了生动的演讲。</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完成后,四位老师代表进行了学员心得分享。来自惠州中学的甄红副校长说使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郭文斌教授介绍的共振实验,在以后的教育中,要侧重于让孩子感受身边幸福。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的孙娅黎老师亲身力行实践《论语》,让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来自广州的陈老师提到,热爱、传播、践行传统文化是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来自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的李美叶老师向我们分享了:教师要从当下出发,让经典融化在实际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在每日的学习过后,老师们都会自发的坐在一起,对当日所学进行研讨交流,<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群内每天打卡分享学习心得,</span>集体诵读经典篇目《礼记·大学》、《论语·学而篇》和《礼记·学记》。</p> <p class="ql-block"> 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在一周的学习过后,老师们以群里接龙的方式,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几天来的学习心得。</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综合办公室的张翠平博士做了总结致辞。她总结了这几天的学习情况,并表达了三个感谢:感谢志愿者、感谢带队老师、感谢200位校长和老师们认真的学习,同时也表达了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用中华文化建构个人心灵,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美好寄托。</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在老师们激昂的歌声中,此次种子教师培训活动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 沐浴着午间的阳光,我们京师好老师生命成长营第30期老师满怀向往走进充满崇敬与梦想的校史展览馆。漫步在校园,顿觉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p>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研修中,一场场浸润人心的讲座使老师们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坚定了用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理想信念。前路漫漫,任重道远。教师们立志将自己化身成一粒粒种子,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在日常教学中带动引领更多教师不断践行,让传道树人之风成长为一片参天大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