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十年 奠基未来”—六号幼儿园教育宣传月(教师篇)

<p class="ql-block"><b>  今年是第十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十周年,更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今年的宣传月聚焦学前教育十年砥砺奋进之路,系统回顾宣传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重大成果、辉煌成就,以及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的新实践、新经验,全面展现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新面貌。通过讲好学前教育故事,突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突出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突出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小见大反映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效。</b></p> 从教感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科学午睡&nbsp; 益处多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教师:刘亚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7年,幼教改革如火如荼,《指南》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幼儿园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对于健康领域日益重视,恰逢此时,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发起了“生活活动小课题研究”的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及所在班接到了进行小课题研究“午睡”的任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接到任务伊始,我又重新对《指南》——健康领域进行了学习,对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指南》中提到的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也极其认同,带着这样的理念,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日常午睡活动,对午睡的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也开始了午睡的小课题研究。</b></p> <p class="ql-block"><b>在与园领导汇报,得到领导的指正支持后,我们把研究的重点和目标的重点放在了创设安静、温馨的午睡环境,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上。其中“抱一抱预祝好梦”、“换拖鞋”、“午睡约定”、“睡前散文诗”、“音乐、手势提示法”是我们班这方面研究的新成果。</b></p><p class="ql-block"><b>&nbsp; </b></p><p class="ql-block"><b>“抱一抱预祝好梦”其实是一个午检行为,主要检查幼儿是否带物品上床,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午睡,但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在午检的同时,又安抚了幼儿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了温暖轻松的心里环境,把孩子马上拉到了午睡的温馨、温暖氛围中,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更利于幼儿安静、愉悦的入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换拖鞋”这一物质环境的创造一方面起源于幼儿午睡时起来去卫生间时穿上鞋子走出去声音太大,打扰其他幼儿午睡,另一方面也从孩子的健康考虑,因为不换拖鞋,孩子们在穿、脱裤子时总把脚踩在地上,冬天容易着凉,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给孩子准备了拖鞋、鞋架,研究了换鞋和拖鞋取放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午睡约定”这一墙面的设计是因为孩子们在床上总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聊天、趴着睡等,所以我组织了孩子们讨论了“午睡时我们要怎么做”,之后孩子们把这一讨论的结果画了下来,我们选择一些粘贴在了墙上,形成了这个“午睡约定”,这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常规,都愿意去遵守,我们午睡的环境更安静了,孩子的午睡习惯更好了。</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睡前散文诗”是由睡前故事演变而来,因为通过研究、实践,我们发现很多睡前故事都情节紧张,讲故事的人口吻也过于夸张,不像散文诗这样语调、语速都很平稳,又充满童趣,幼儿更感兴趣,也更利于我们午睡环境的创设。</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音乐、手势提示法”也是为了安静的午睡氛围而设定,从我们睡前准备一开始,教师就尽量轻声或不出声音,让孩子进入午睡的环境,比如取拖鞋时,我们是看老师手势分组去,之后的睡前活动幼儿已经养成习惯,基本可以做到“无指令”活动;午睡后的起床、苏醒操、整理床铺也是由音乐提示的,主要是让孩子形成在寝室尽量不大声说话的习惯,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养成一进入寝室就安静午睡的习惯,也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安静温馨的午睡环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们研究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午睡时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包括自己穿脱衣服、取放拖鞋、铺床、试着自己整理床铺、试着梳梳头发等。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主要特征,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首先是生理成熟的表现,同时需要生活中的培养。我觉得我们中班孩子已经具备了自理的生理条件,《指南》中要求我们“要给孩子提供自理的条件,”我的理解一方面是要求我们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教给幼儿生活技能,让孩子有条件去自理。所以我们在午睡的各环节只要幼儿能自己动手的方面都让孩子自己做,不包办代替,比如在梳头环节,即使孩子还不会自己梳头,我们也给孩子创造了条件,准备了置物袋,幼儿每人带来一把梳子,让孩子自己试着梳梳头发,培养自理意识,同时也解决了我们在排队梳头环节幼儿的消极等待问题,养成了幼儿梳子专人专用的习惯。其他的叠衣服、穿脱衣服、铺床都教给了孩子方法,并在生活中持续的指导。这些方法我们主要是采用趣味儿歌法传授的,比如穿裤子时的儿歌“小火车穿山洞”:“两条裤腿像山洞,两只脚丫钻山洞,左脚钻进左山洞,右脚钻进右山洞。呜呜呜,呜呜呜,两列火车出山洞。”孩子们非常喜欢,说着儿歌就掌握了技能方法,同时这个技能的掌握又增强了孩子的自信,产生了补强的效果。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中我们还强调了幼儿互助,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中我们还发挥了环境的作用,创设了“我会做”、“你知道吗”这两个环境创设墙面吗,引导提示孩子们正确的自理方法,让环境与孩子互动,多方位努力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发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总之整个研究的过程我们以促幼儿健康发展为出发点,研究出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场在《指南》引领下与研究成果的美好相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些研究成果在以后的工作中被幼儿园推广运用,在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研究现场会》上做了交流展示,和六号幼儿园的其他活动一起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当然,在这次小课题研究中,我也有了一些个人感受和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碰到问题就依靠《指南》去研究的习惯,养成了研究的精神!我觉得这也是这次小课题研究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财富,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组织一定更科学、有效,一定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场与“午睡”小课题研究的美好相遇必将让孩子与健康成长美好相遇!</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92493部队机关幼儿园分园</b></p><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教师&nbsp;&nbsp; 刘亚丽</b></p> <p class="ql-block"><b>十年磨一剑,我们厚积薄发、精益求精。</b></p><p class="ql-block"><b>在磨砺中前行,将智慧与心血凝聚。</b></p><p class="ql-block"><b>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虽硕果累累,芳香满园</b></p><p class="ql-block"><b>但仍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砥砺前行!</b></p>

午睡

幼儿

孩子

我们

自理能力

学前教育

研究

拖鞋

指南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