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历史上的“”林家三兄弟”

林森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党史上著名的“林家三兄弟”,林育英(张浩)、林育南、林育容(林彪)。均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镇白羊山下景色秀丽,群山环抱的林家大湾。三人是堂兄弟关系。</p><p class="ql-block">三人当中,一个是让人尊敬的中共元老、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是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革命烈士;另外一个军功卓著但晚节不保。这三兄弟的人生经历可谓跌宕起伏,几乎伴随了中国革命的完整历程。林育英“虽死犹荣”,林育南“死不瞑目”,林彪葬身异国——他们的故事余音袅袅,让人沉思、感悟。</p><p class="ql-block">林育英、“张浩”(1897—1942):是中共元老之一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1935年,被迫长征的中央红军与共产国际已失去联系。受共产国际指派林育英化名“张浩”,在陕北瓦窑堡,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和毛泽东等相会。</p><p class="ql-block">张浩对当时中共和红军的功绩和贡献首先是中共中央由此与共产国际恢复联系。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此前中共党内和军内严重的分裂问题,即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和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围绕“北上”和“南下”为题产生的领导权之争。为不使红军发生分裂。张浩不辱使命,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表示“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多次要求张国焘取消另立“中央”的计划,尽快率队北上。张国焘不敢背负“违背共产国际”指示的罪名,于是被迫宣布取消拟议中的“第二中央”。红军分裂的危机得以解除。</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张浩为129师政委(师长刘伯承)。1938年春,张浩被调回中央,接替他的是小平同志。</p><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6日,张浩在延安中央医院病逝,享年45岁。治丧期间,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轮流为他守灵。中共领袖集体为张浩抬棺送殡。</p><p class="ql-block">林育南(1898—1931):是“三林”中最早参加革命的。是中共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宣传家和政论家。在党内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可惜,这位风华正茂的我党早期干才,和许多革命先烈一样,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1931年1月17日“东方旅社案”。林育南、何孟雄等分别在上海汉口路的东方旅社和天津路的中山旅社开会中,被国民党军警逮捕。</p><p class="ql-block">1931年2月7日深夜,何孟雄、林育南等共24人英勇就义于上海龙华。</p><p class="ql-block">林育容“林彪”(1907—1971):</p><p class="ql-block">1925年林玉容中学毕业后,在林育南和林育英的动员和帮助下,如愿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不久,他便改名林彪,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北伐时期,在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南昌起义,任连长。井冈山斗争,他的军事才能更为毛泽东所赏识。升任红28团团长。23岁任红四军军长、25岁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当时在毛泽东身边的“哼哈二将”,一个是林彪,另一个就是“彭大将军”了。</p><p class="ql-block">红军时期的湘江血战、抗战时期的平型关之战、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四野打下半个中国。真是军事奇才、真的威名远扬。直至之后力压群雄的林副统帅......最后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p><p class="ql-block">林家三兄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作用是可歌可泣,不可磨灭的。</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