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一辈女手风琴家余老师演奏红歌《南泥湾》

王工

<p class="ql-block">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南泥湾》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陕北民歌,让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土地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我根据地反复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 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p><p class="ql-block"> 南泥湾精神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屯田垦荒,指战员们艰苦奋战,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战胜了重重困难,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也同时创造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南泥湾</p><p class="ql-block">秧歌剧《挑花篮》插曲唱段。</p><p class="ql-block">马可曲 </p><p class="ql-block">著名歌唱艺术家郭兰英演唱</p><p class="ql-block">余继卿、李志华改编</p><p class="ql-block"> 该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马可1943年创作,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是当时上演的小场子秧歌舞“挑花篮”的插曲。歌曲通过南泥湾今昔面貌的对比,表达陕北人民对八路军359旅开荒英雄们的赞美之情。</p><p class="ql-block"> 乐曲采用我国传统民族徽调式,既有江南民歌细腻的风格,又有西北民歌朴实爽朗的特点。曲调委婉、优美热情又具有舞蹈性。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演唱,使之更成为一首亲切动人、脍炙人口的名曲。</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将其改编为手风琴曲,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和对那个伟大年代南泥湾精神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余继卿,1937年出生于四川遂宁。女手风琴家,国家一级演奏员。1951被选送到川北文工团,1956年调入全总文工团,同年进修于沈阳音乐学院师从于张子敏教授。2010年获“中国手风琴卓越贡献奖”</p><p class="ql-block"> 2011年获国际手风琴联盟颁发的“中国手风琴终身成就奖”。出版有《手风琴重奏曲集》《手风琴重奏合奏曲选》《优美的手风琴曲》《人人喜爱的手风琴曲选》《手风琴伴奏独奏重奏曲40首》《优美的手风琴小品曲集》及2盘演奏CD。2013年出版个人传记《手风琴上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