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恰时逢初夏,研训正当时。为推动姜屯镇小学数学新课堂达标活动的开展,姜屯镇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讨活动于5月17日在姜屯镇中心小学如期进行。</b></p> <p class="ql-block"><b>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镇教研室的孔壮主任、周爱华主任、李浩主任以及各学校的教导主任、1—6年级全体数学老师。</b></p> 会议第一项研讨课例 <p class="ql-block"><b> 镇小学数学中心团队的杜慧利老师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研讨课。</b></p> <p class="ql-block"><b> 杜老师《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b><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着力体现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新课堂。</b><b style="font-size: 18px;">目标引领,评价先行,真正的</b><b>实现了学到哪里、教到哪里、评到哪里。教学风格亲切有魅力,课堂灵动有活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爱上数学。</b></p> <p class="ql-block"><b>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追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价、统一指向目标的达成,每一次评价都是为了检验目标的达成程度,是课堂推进的“导航系统”。</b></p> 会议第二项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镇小学数学中心团队的张世霞老师作《聚焦核心素养 追寻数学本质》专题报告。</b></p> <p class="ql-block"><b> 张老师结合本节课例,分别对“概念的理解;如何让核心素养掷地有声;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一一作了解读。真正的让核心素养在数学课中落地生根。</b></p> 专题报告2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镇小学数学中心团队的刘妍妍</b><b>老师作《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专题报告。</b></p> <p class="ql-block"><b> 刘老师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b></p><p class="ql-block"><b>一、什么是数学文化;</b></p><p class="ql-block"><b>二、数学课标中对数学文化的描述;三、数学课堂中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渗透。1.数学史 2.数学与现实生活3.数学与科技 4.数学与人文艺术</b></p><p class="ql-block"><b>四、数学文化选取注意事项。</b></p> 专题报告3 <p class="ql-block"><b> 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周爱华老师作《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专题报告。</b></p> <p class="ql-block"><b> 周老师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开始解读。如何进行“教学评一致性”课时设计;如何进行评价任务设计;如何进行学习活动设计;并结合《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作了详细解读引领。</b></p> <p class="ql-block"><b> 周老师强调:课改路上,只有不断修正提升,才能日臻佳境;只有依据学情深层次研究专业课程,研究专业课程设计策略,才能打通课程实施之路,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b></p> 会议总结 <p class="ql-block"><b> 本次研讨活动由教研室孔壮主任作大会总结。</b></p> <p class="ql-block"><b> 孔主任对本次活动做了全面总结。对“教学评一致性”再次作了强调分析。孔主任指出:“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一阵风。在课堂设计时,要注意:一、学习目标:要科学,要有效。二、教学评价:要具体、可操作。三、课堂教学:要教对,要学好。四、学习目标、评价设计、学习任务三者要对应。</b></p><p class="ql-block"><b> 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才能达到枣庄市新课堂达标的要求。</b></p> <p class="ql-block"><b> “框架决定格局,细节决定品质”。通过此次研讨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醍醐灌顶。老师们更深入理解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原理,顿时明确:学习目标应从似有似无走向核心统领;课堂设计应从始于教学走向逆向思考;课堂评价应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应从低效繁琐走向高效简约;对学生信息应从熟视无睹走向深度关切。 与会老师 将会把此次会议精神植入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化为永恒的实践,为姜屯的小学数学教育增砖添瓦,再创辉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