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散记

悠悠我心

<p class="ql-block">  成都,天府之国,西南重镇,一座出了名的慢节奏城市。</p><p class="ql-block"> 5月中旬,来到成都。下午无事,于是,几个人相约先去最近的几个地方走马观花一游。第一站便是不可不去的武侯祠。因为是自由行,所以跟在其他旅行团后面“蹭听”,听了几个景点介绍,大致了解到武侯祠(汉昭烈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因隆中对,出师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等典故早已熟知,跟了几处景点,拍了几张照后,便作“鸟兽散”。</p> <p class="ql-block"> 而与武侯祠紧邻的锦里则成了下午游的重点。锦里古街紧邻武侯祠,颇有古蜀国民风,是成都人气最旺的景点之一,也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各类茶楼、咖啡馆、酒吧、客栈鳞次栉比,游人摩肩接踵。在这里,可品川茶,尝川菜,喝川酒,看川戏。一通闲逛后,一则为了歇脚,二则也为了和成都来个“亲密接触”,进了一处茶楼。落座后,每人点一碗茶,可以边喝茶边看表演。表演的内容多为茶艺、川剧变脸。所谓茶艺表演,即用一个长铜壶将开水注入茶碗中,不溅一滴水,顾客在茶艺师掺茶过程中可以体验一下融武术、杂技、茶文化为一体的四川茶艺。相比较茶艺,我们其实更想实地体验体验川剧绝活一一变脸。当然,这种小茶馆里的表演都是流水型的,内容较简单,每个节目就4分多钟,我们也看不出门道,图的不过是热闹。喝茶看表演,应该是当地人常见的休闲方式,看了看周围,有不少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甚至小朋友,边喝茶边聊天,在他们已习以为常,在我们看来,也毫不违和。</p> <p class="ql-block">  漫步锦里古街时,就会对“慢”字有了更加具体的感受。茶馆里,街头边,随处可见几张躺椅就支起的采耳摊子,顾客无论男女老少,直接躺在椅子上,任由师傅摆弄,一脸享受状。街头的茶摊茶馆,或当街铺面,或树间空地,三五张(或者更多)方桌,十数上百把竹椅,大的能坐下百人以上,小的也有三二十人之多。三五人一桌,谈天说地,市井气与烟火气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来到成都,正宗的串串香不可不尝。“串串香”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是一种用竹签串上各种菜,将其放进滚烫的火锅中涮着吃的小吃。我们到了一家串串香总店的店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桌上一个汤锅,顾客根据个人爱好口味用铁盘自取串串。所有串串无论荤素,5毛一串,当然,象毛血旺,鸡翅等较贵的,上面会串上两个竹签,价格便由5毛变成1元。顾客吃完后,服务员数签算账。着料吃法与重庆火锅大同小异,只是口味较重庆的麻辣更为平和,没有那么麻,那么辣。串串香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p> <p class="ql-block">  成都的另一名吃“龙抄手”也必须品尝。所谓的"龙抄手"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馄饨,是成都的一道传统小吃,“抄手”是馄饨在四川的叫法。今天的龙抄手,已不局限于馄饨,只是第一二碗是馄饨,后面会根据客人点餐标准,接着上各类点心,小吃。我们去的这家龙抄手店,点的是一人十一碗的标准(最低标准),第一、二碗当然是馄饨,各两只,均为水煮,只是着料不同。后面的九碗,分别有烧卖,甜豆花,点心,面食,甜汤等。所谓的碗,不是大碗,和茶盅大小差不多,一碗一口。否则,11碗,18碗…依次类推,胃口再大,也吃不下。成都的馄饨,皮薄、馅嫩、汤鲜,比其他地方的馄饨更加美味好吃。</p> <p class="ql-block">  此后,还参观了"杜甫草堂"。今日的草堂早已今非昔比,鸟枪换炮,远非当年"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茅屋所能比。整个草堂,亭台榭宇,古朴典雅,花木繁盛,曲径通幽,被辟为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大门口处,身形瘦削到抽象的诗圣正在注视着千百年后来来往往的人们。也许,当年面对病妻幼儿啼饥号寒束手无策的诗人做梦也想不到,千百年后,竟能拥有如此“身家”。破败的茅屋,赖以栖身的草堂如今成了游人如织的"广厦"。</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作为成都的地标之一,也是一定要去。人气不输锦里,但个人感觉比锦里更显高大上。所谓宽窄巷子,即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建筑物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既有地道的成都小吃,也有时尚的网红美食,因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因此,无论宽巷子还是窄巷子,满街红男绿女,熙熙攘攘,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此后的几个晚上,还去了春熙路,太古里,九眼桥酒吧一条街…在成都的几天,虽是走马观花,但对“慢”有了更加具体的感受。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慢”仿佛已经成了一种观念习惯和生活方式。这种慢,是早上麻将桌边的人们,是串串香店里的串串,是大碗茶店里喝茶闲聊的年轻人,是街头采耳的男女老少,是春熙路、太古里的俊男靓女,是九眼桥酒吧里的霓虹闪烁,是屋檐下肆意生长的三角梅…&nbsp;好象整个城市的人们不用操心费力,活得悠闲滋润。成都的空气是湿润的,天无一日晴,常常是上半天落雨,下半天,太阳黄黄地露下脸。得益于常年阴雨,成都人无需保湿防晒,大多肤色白净,街头的美女既多且时尚。这里,天亮得晚黑得迟,象是慢了半拍。<span style="font-size: 18px;">2500年了,自</span>得名就延用至今的成都,仿佛就一直这么消消停停悠悠闲闲,用成都的话来说,那就两个字:巴适。</p> <p class="ql-block">  (后记:归期临近,平地起风云,六安出现了几起新冠确诊病例。回家的前一天下午,我们所到之处扫码通行时,安康码已变更为黄色,不禁大起恐慌,生怕节外生枝。启程时,早上6:55的飞机,因合肥台风天气,结果延误了足足4个多小时,直到11点多才起飞(加上值机,我们在机场呆了5个多小时)。而在我们之前先行一步准时起飞的,倒是准点到达合肥,因雷暴天气,迟迟不能降落,只好在上空盘旋了好几圈才落地。于是,有人不禁感叹:看这一趟门出的,不过是短短几天,疫情叠加台风,真个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家里就变了"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2021.5.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