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周三的地理课,地理老师带我们五学前1902班全体学生去了地理实验室进行参观,里面有各种立体的模型,让我们不再拘泥于图片的了解,让我们有了更具体的认知。</h3> <h3>风沙地貌<br>风沙地貌主要出现在干旱地区、主要动力为风的慢蚀和堆积。风蚀地貌分布在风力强劲的地区,主要有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柱等;风积地貌分布在风力减弱的地区,沙丘是典型的风积的产物。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h3> <h3>黄土地貌<br>黄土地貌展示的是我国黄土高原局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貌,它是由地质历史时期风积的黄土层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流水的侵蚀形成冲沟、河谷,在沟壑之间,较为完整而平坦的地区称为黄土塬,沟壑切割出的长条形区域为黄土梁,而侵蚀剩下的近圆形的土丘称为黄土峁。</h3> <h3>喀斯特地貌<br><br>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受到溶蚀而形成的地貌,其名称源自南欧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地表有石芽,溶沟、石林、峰林等地貌。地下有溶洞、暗河、钟乳、石笋、石柱等。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广西一带。</h3> <h3>火山地貌<br><br>由火山活动而造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就叫火山地貌。最常见的火山形态是锥形火山,在结构和外形有典型的成层结构和锥状外形, 在多火山的地区。 地下水与灼热的岩体相触往往会形成温泉、 沸泉等,成为地热富集区。 我国西藏云南及东南沿海一 带有丰富的地热能.。</h3> <h3>冰川地貌<br><br>冰川地貌是指在冰川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冰川作用会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以及岗丘、冰碛湖等冰碛地貌。现代的冰川是巨大的淡水库,主要分布在极地和高山,而今天所见的冰川地貌除分布在现代冰川地区外,大量的是地质历史上的第四纪大冰期时留下的痕迹。</h3> <h3>在此次的地理实验中我们也是收获颇多,对地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地理这一门课程,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地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