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亲节到了,我给老妈打电话送祝福:“妈,母亲节快乐”!“啥节不节的,我们挺好的”。唉,听听,每次都这么不配合。“啥也不许买,你买的衣服我也相不中,相不中我就送人……”,这不又教育上了,我这个“唠叨至极”的老妈呀!有时我会使劲地想:她年轻时也这么唠叨吗?</p><p class="ql-block"> 记得她年轻时心灵手巧,她会给我做漂亮的衣服,换季的时候我会穿着它们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然而不出半日,不是褂子撕个口子,就是裤子刮个窟窿。妈妈只好一边训我一边在破损处变出“小花”“小动物”或“苹果”,这便又成了我出门炫耀的资本了。</p><p class="ql-block"> 妈妈会绣花,我家的枕套、门帘子都出自她的手,那个绣着菊花的枕套一直陪伴我从汤道河初中至今,尽管已带了补丁我依然视若珍宝。我也曾向妈妈学绣花,可我不是把丝线弄得一团找不到头,就是把手扎流血,绣出来的东西更是“惨不忍睹”的“四不像”。妈妈笑着说:“你的手天生不是拿绣花针的手”。她当初就没把我向淑女方面培养,我得以自由放养。妈妈的绣花样子都是自己画的,有荷花戏鸳鸯、燕子双飞、金鱼戏水……,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常向她借图样,现在她的柜子里还保留着当年的绣样。</p><p class="ql-block"> 放在古代,老妈应该是琴棋书画样样通的大家闺秀,(她不会下棋,估计是姥爷也不会)记得她好像会拉二胡,因为她会识乐谱,给她一首新歌,她自己打着节奏一会就能准确唱出来,就是嗓音不大亮;她不仅会唱评剧,如《花为媒》、《乾坤带》等,还会唱现代京剧,排练的现代京剧连唱,代表我们村小学参加了乡里六一儿童节演出,那时她还教村小全校的音乐。 </p><p class="ql-block"> 明明是淑女形象,写出来的字龙飞凤舞,颇具大丈夫的风范,我戏称她的字体为“裴氏狂草”。</p><p class="ql-block"> 老妈最值得骄傲的也是最遗憾的就是当了几十年的代课教师。据说她从十八岁开始在我们村代课,断断续续代了几十年,她是那么喜爱学生,六十多岁了,还留恋着三尺讲台。村里六十多岁以下的人多数有她的学生,这使她很是傲娇。我要是回家发点学生的牢骚,她会立刻接过话茬:我当年教xx家孩子的时候,谁都管不了他,我是怎么怎么管的,他就最听我话……,那叫一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啊!打心底里我还是真真的佩服她,她和老爸都教复式班,快六十的她带着她的学生考的是全乡第一,还得了奖金,这件事一直说到今,聊到学生必说此事。我想,老妈没代课的那几年一定是村里的损失。正因如此,她和老爸得到了村里人的敬重,在为人师的这条路上,他们用行动教会了我很多……</p><p class="ql-block"> 老妈的爱不惊天动地,也不轰轰烈烈,只有数不清的唠叨,念不完的“重复经”。细细品来,点点滴滴,隽永绵长。那爱不就是绣在了一针一线里;熬在了一粥一菜里;映在那送我师范求学的路上;含在盼我归家的泪光中;融在为我养大一双儿女的辛苦中。在那丝丝白发,道道皱纹中,在那岁月的年轮留下的痕迹中……老妈的爱,老妈的情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 笔落至此,电话又响起,不用想,这个时候肯定是老妈打来的,准又是昨天的那一套: “吃的啥呀?婆婆好些了吗?萌萌上学呢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