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刘智

猛哥掠影

《欧游札记》人物篇之二 <p class="ql-block">  刘智和我姐冬妮是哈三中同班同学。</p><p class="ql-block"> 文革初期,刘智的父亲第一波被打倒,她偶尔躲到我家找冬妮作伴。她说,“在学校受歧视,找了个儿温暖角落。”</p><p class="ql-block"> 冬妮写过一篇作文《我的弟弟》,篇首句“我弟弟有一双大眼睛。”</p><p class="ql-block"> 刘智说,我给她的第一印象,“大眼睛忽闪儿忽闪儿地。”边说边用手比划。</p> <p class="ql-block">  左二为刘智。摄于1965年</p> <p class="ql-block">  那年,她13岁,我10岁。</p><p class="ql-block"> 刘智姐也是大眼睛,随她父亲。</p><p class="ql-block"> “大眼睛,双眼皮儿,一看就是漂亮人儿。” </p><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韩流汹涌,审美标准颠覆了,小宝那种小眼睛单眼皮居然吃香了,引领时尚了!</p><p class="ql-block"> 找谁说理去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少时一面,再见,跨越半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  严格说,刘智跟我不算发小,她是军队干部子弟,我是地方干部子弟,生活在相隔很远的大院儿。</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哈尔滨发小建了微信群,<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发小驻京首席代表小宝把</span>在京定居的刘智拉入群。</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进京看望儿子,小宝设宴接风,刘智姐赴宴并送我一本《刘居英画传》,从收集资料、撰写、编辑,到联系出版,全凭她一手操作,字里行间浸透了对父亲的敬仰和深深的爱。</p><p class="ql-block"> </p> 她父亲名声显赫,开国少将,志愿军铁道兵前线司令,哈军工院长。哈军工在我国军事科学和国防建设领域的历史地位......还用说吗?<br><br>  文革前,哈军工是个神秘的地方。首先是大,比省委家属大院大上几十倍,楼房鳞次栉比,城中城规模;其次是进不去,两道门岗,军人持枪警戒,这地界直属中央,地方管不着。 <p class="ql-block">  曾经随父母去军工礼堂看文艺节目,开演前,观众席落座和过道走动的,满眼“将校呢”,多位佩戴金边无星光板肩章,听说是准将级教授。</p><p class="ql-block">  看刘智姐的回忆文章,那天是哈夏音乐会军工专场,台上的军人大合唱还是她爸亲自指挥呢。</p> <p class="ql-block">  戴眼镜的将军为刘智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前年,刘智回哈,参加发小大聚会。</p><p class="ql-block"> 她制作了音乐纪念画册,配文显露才情。</p><p class="ql-block">  “故乡哈尔滨,让你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快乐是简单的;长大后简单才是快乐的。”</p><p class="ql-block"> “醉了——轻叹夕阳,吻皱心帆。”</p><p class="ql-block"> 看了我的系列游记,她发来一篇短文《我家1967年的年夜饭》,说是随手翻出来的,不记得什么时候写的了——</p><p class="ql-block"> “1966年7月,我家被轰出原居住的小红楼区,顶着蒙蒙细雨,搬家到五十五号筒子楼住,家中除了四张床外,一无所有。</p><p class="ql-block"> 1967年的春节,就是在这个家中第一次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的春节。爸爸妈妈早就被群众专政关了起来,家中只剩下我们姐弟四人,冷冷清清的,没有任何人前来和敢来看望,因怕受到牵连。原来做饭的炊事员已被撤走,食堂也不让我们打饭,只有我们学习使用蜂窝煤炉做饭吃,才不至于挨饿。</p><p class="ql-block"> 永远忘不了这一年的春节年夜饭——吃元宵。我们学着自己做元宵,用少有的生活费买来山楂糕和糯米面,拿着一个簸箕,在里面放上糯米面,再放上一小块山楂糕做馅,然后一点一点撒水,来回抖动簸箕,学着滚元宵。</p><p class="ql-block"> 由于初学,也不知使劲碰撞,元宵是滚出来了,又放到外面给冻实了,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赶紧将煤炉生旺,坐锅将水烧开,拿回在外冻结实的元宵,一股脑下到沸水中。大家都眼巴巴望着锅,期待着自己亲手做的一碗碗元宵伴随我们度过春节。没想到锅水一滚开,元宵全都散碎了,变成一锅红色的黏稠的糊糊粥。</p><p class="ql-block"> 我们姐弟几个围坐在小桌子前,想念着爸爸妈妈,就着泪水喝着我们忙乎了半天做的年夜饭——一碗酸黏糊糊。”</p><p class="ql-block"> 读她的文字,眼前出现一组推拉摇移慢镜头,最后定格在噙着泪的眼睛与一碗黏糊粥叠影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具有锤心的冲击力!</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之际,刘智写了多篇反映父亲指挥志愿军铁道兵,筑起炸不烂的运输线内容的文章,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深情讲述先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刘智姐擅长电脑应用,热心助人,有问题找她,总能不厌其烦地想法解决。</p><p class="ql-block"> 我送她外号,“流淌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她刚跟女儿去冰岛看了极光,自称资深自助游大咖,带着充电器和移动wifi,点开手机百度地图,走到哪先搜索一番,比别人知道更多的好去处,距离多远,总要多抢些风景带走。</p><p class="ql-block"> 刘智携老公加入发小欧游旅行团,突出印象:直爽,热心,性子急。之前,她一家三口曾来克罗地亚沿海风景区呆了一周,这次重游只逗留一天,她替我们着急,“快点走,还有好多景点没看呢!”戴克里先宫金门外的教皇雕像,不是她提醒肯定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  在我发现的心形树丛前,刘智夫妇秀恩爱</p> <p class="ql-block">  我感叹,这次欧游节奏快,景点多,印象浅,脑袋搅浆糊,记忆窜笼子,脖子都转筋了。</p><p class="ql-block"> 岁月磨砺人,欣赏口味也变柔了。小时候,一听京剧就犯困,现在能从婉转回旋的长调拖腔中品出韵味。不是我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了,是我的神经反应速度减缓。</p><p class="ql-block"> 唉,真不想承认。</p><p class="ql-block">  回顾成长经历,她先下乡,后当兵;我毕业留城,后来也跟着晓曦、小宝和三儿走进军营。有人说,我身上有书生气,其实心里以军人为傲;刘智姐不用说,看着就飒爽英姿。</p> <p class="ql-block">  这次欧游,见识了刘智姐的军人本色,行事风风火火,夸张点形容——说话如打枪还是连发的,语速快,音量大,站对面感觉大风刮来,不觉心跳加速,有点喘不过气儿……</p><p class="ql-block"> 入住萨格勒布,晚饭前自由活动。接到刘智姐微信,“快下来,领你去山上看市容。”</p><p class="ql-block"> 洗把脸的功夫,下楼找人,她已经领着小宝、晓曦走了。</p><p class="ql-block"> 她把女儿写的《巴尔干游记》推荐给同行发小,问我看没看,我说没空儿,回家再看。她没说什么,脸上写着不高兴。</p> <p class="ql-block">  我被刘智和小宝媳妇小姜“劫持”</p> <p class="ql-block">  在贝尔格莱德,早五点发微信,约早餐前去看古城堡要塞,我睡过头,没去成。</p><p class="ql-block">  登车时,她扔给我一个眼神儿,我读出了“替你遗憾、怒你不争”的意思。她说,“那座卡莱梅格丹城堡经历了数代王朝的更迭,与其说贝尔格莱德拥有卡莱梅格丹城堡,不如说卡莱梅格丹城堡造就了贝尔格莱德。”</p><p class="ql-block">  无缘相见,真的很遗憾。</p> <p class="ql-block">  刘智豪迈地站在贝尔格莱德——卡莱梅格丹城堡大门前</p> 在科托尔,刘智姐走到古巷石墙的拐角,招呼白鸽拍照,设计了单腿站立探身招手的动作,拍了几张不太满意,连说带示范,急得不行。<br>  我在旁边跟踪抓拍,以连续摄影的方式记录了这一过程,她生动而富于变化的表情极富感染力,没上电影学院可惜了。 <p class="ql-block"> “看镜头!”</p><p class="ql-block"> “往哪儿瞅呢?”</p><p class="ql-block"> “别动!”</p> <p class="ql-block">  刘智、齐生和我的合影别有意味,站在了塞尔维亚著名作家安德里奇获诺奖历史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故事发生地,齐生的哥哥洪生也是刘智和冬妮(我姐)的中学同窗,人生拐了一个小弯儿,让我们仨聚这儿了。</p><p class="ql-block">  你品品,是不是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途中,刘智姐留心制作“合影电子相册”,人没到家,订制的旅行团合影集“美篇书”已在寄给发小的路上;到家没几日,她的《九国游记》就发表到网上了。</p><p class="ql-block">  我跟帖点赞:“如此多的国度、城市、古镇、景点,扼要串连,一篇通览,果然文如其名,‘流淌的智慧’,挡都挡不住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快手刘智,无人能敌!</p> <p class="ql-block">  我请刘智写篇自述,她回复:“尽管人生经历丰富,当过‘人上人’和‘人下人’,工农兵学商全都干过,但自觉不值得书写。</p><p class="ql-block">  父母对子女教育很严,就是要求和督促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长能力凭本事吃饭,立足于社会。</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辈人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子女们不应该再消耗父辈的荣耀为自己贴金,应走自我奋斗的道路,不比父辈官职大小,比就比自己干的如何?——有目标,有反思,有奋斗……”</p><p class="ql-block">  理念不谋而同,我辈自当践行,一如既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附欧游拼图</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