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元坑"朱氏祠堂"重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砖木结构,坐东朝西,面宽14.3米,进深38米,占地面积为8O7.1平方米,该祠堂位于"蔡氏宗祠"北侧,朱氏祠堂的格局保存更为完整,正厅五间八柱,前廊做有美人靠,内部设置近似民居,该祠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全国朱氏始祖(朱挟)。</p> <p class="ql-block">九村朱氏简介:始祖朱玉五(生于南宋(1248年一1321年)73寿,葬于龙山久林窠,宋未携妻帶子,由徽州(今安微南部与江西北部)的交界处。随着徽州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入闽,植基1278年于南剑州蛟溪乡破溪村(朱家村)生子朱富四。</p> <p class="ql-block">徽州人口南迁入闽,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在元坑地域逐渐得到开发,并因重视读书教育,产生了一大批人才,最终也沉出了明清时期著明的"儒商"一一徽商。</p> <p class="ql-block">朱玉五之子(朱富四)1268年一1339年终年71寿,龙山久林窠有墓碑。</p> <p class="ql-block">朱富四孙朱瑶公(生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一景泰五年1454年)60寿龙山久林窠墓碑,小女(1417年生)19岁嫁蔡门。明永乐年间朱家村“犹观河者徒见汪洋澎湃,不知龙门积石所出也"在明永乐未年1424年从派溪朱家村迁入元坑九村。朱瑶公成了迁移九村的始祖,至今繁衍6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吾族始蕃衍焉,顾其时屡曹兵燹,未有建议祠,后族众欲兴此举,况予德祥公生予兄林华,林东及予二人,幼无复宠,清乾隆二十九(1764年)重建祠宇,农历2025年3月21日由朱小君合族重建下栋,元坑朱氏祠堂重换新辉。</p> <p class="ql-block">朱氏家族人兴旺,血脉相连聚一堂。和睦家庭人称道,幸福安康盼吉祥。</p> <p class="ql-block">华厦子孙朱靠前,各行各业齐争先。宗亲本是同根生,手足情深最充实。</p> <p class="ql-block">在700年后的今天,5月15日福州六区七县及顺昌180多名朱氏恳亲团代表,云集元坑历史文化名镇(朱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参访团宗親游览了古镇,古建筑,古名居,古宗祠。</p> <p class="ql-block">由顺昌朱氏董事会,元坑理事会朱小君会长,热情洋溢的宣读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顺昌朱氏会长2023年3月26日在省朱氏文化研究会(推动大会)上的发言。</p> <p class="ql-block">2025年农历3月21日元坑朱氏祠堂下栋扶拼立柱,我怀着一棵文诚之心拍下了几个镜头,记载了当时朱氏家族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元坑朱氏祠堂完美的建筑,将成为朱氏家族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祝贺朱氏祠堂立柱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扶拼有来自本元坑宗贤,。将乐县白莲,顺昌大历,埔上九龙山的朱氏宗亲参加了喜庆。</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文昌桥,耐心听元坑历史传人余钟纯老师讲解,古镇元坑。</p> <p class="ql-block">元坑九村有三大姓,为了处在迷茫的各姓家族历史文化延续,我怀着一棵难烧之心,对本村的崇敬,感谢朱氏宗親的支持,发来资料搜集和一些图片,汇集美编相冊分享大家参考观看,乾坤未定祝朱氏宗親事业发达,加油!!!承蒙网友的厚爱,如有文字和语句不顺请指教,有侵犯个人画面请凉解。作者九村村民叶锦香(纯属爱好)谢謝观看。</p> <p class="ql-block">热烈祝贺福州朱氏恳亲团参访元坑(朱氏祠堂)圆满成功!</p> 元坑朱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