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百年党史 做先锋少年——第四中学少先队员说党史系列微党课之三

第四中学政工工作

<p class="ql-block">第三期:杨开慧烈士事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死不足惜 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杨开慧烈士事迹</b></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今开慧镇开慧村)。父亲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教育家。杨开慧虽为女儿身,但丝毫不输男儿。她自幼进入长沙的小学读书,还串联福湘、周南女校5名女同学进入岳云男子中学,成为全省男子中学中第一批女学生,在湖南教育界、学界就妇女教育问题展开热烈讨论。</p><p class="ql-block">  1913年,杨开慧随父亲从板仓迁往长沙时认识了毛泽东,这位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主张深深感染了她。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就在这时,她和毛泽东在长沙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p><p class="ql-block">  1921年冬,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10月10日,毛泽东等在湖南建立中共湖南支部。1922年5月改组湖南支部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杨开慧负责湘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身兼秘书、机要、文印、联络、总务等多种职务,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并随毛泽东辗转上海、韶山、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敌人逼问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坚定地说,“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牺牲我小,成功我大”。同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9岁。</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用鲜血浇筑对理想的忠诚,用生命托起对丈夫的信赖。1957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写下《蝶恋花•答李淑一》词,赞其为“骄杨”。</p><p class="ql-block">  历史无言,精神永恒。每年有150万人慕名来到杨开慧故居,向这位女中豪杰、巾帼英雄致敬。她的崇高信仰和英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奋斗不止。</p><p class="ql-block"><br></p>   王自豪,男,2008年11月13日出生,全椒县第四中学七(4)中队少先队员,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br>  他乐观活泼,积极向上,热爱学习,尤其喜欢英语和语文,一直热切探索语言的艺术,用富有情感的声音提升自我,感染他人。获得过全县演讲比赛第一名,获得过省级演讲比赛二等奖等。每当他站到舞台上和话筒前,总能显现出最自信的一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