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4日——5月16日,第3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实验小学举行。</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两天半的时间不长,但与特级教师零距离的接触,令前往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p> 一群人,若干思想,一些做法 集团校长:张菊荣 积极生长者 <p class="ql-block">张菊荣,吴江实小教育集团校长,是一位有灵魂的特级校长,他主张以积极生长者成就积极生长者。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师生一起微笑,一起投入,一起参与,一起创造。</p> 特级教师:徐斌 无痕教育 <p class="ql-block">徐斌老师,上了一堂平时他不上的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课如其人,温文尔雅。带领学生在分辨用“四舍”还是“五入”法试商的过程中,弄清了快速调商的方法。</p>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孙建平 <p class="ql-block">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摸牌游戏和抽奖转盘知道了“可能”、“不可能”、“一定”的概念。趣味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猜测活动中产生兴趣,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是“积极生长”的好课堂。</p> 特级教师:贲友林 学为中心 <p class="ql-block">贲老师带来的是《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课堂伊始,问题引领:关于因数与倍数学习了哪些内容?尝试整理一下。课中,抛出问题:整理“因数与倍数易错的题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整理复习课理应如此,引导学生全面、有序、简要、联系地完成自主复习。</p> 江阴名师:强震球 <p class="ql-block">强老师的课堂很热烈。课堂上故意制造小意外,把1立方分米的陶泥摔地上,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一不做二不休,又踩了几脚,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是深刻的。“等积变形”就这样被诠释了。</p> <p class="ql-block">1立方米的实物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老师真是敢想敢做!</p> 特级教师:林俊 <p class="ql-block">林老师,对教材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学生需要这样的深度思考。</p> 特级教师:罗明亮 明师之道 <p class="ql-block">罗老师的课,幽默轻松,颠覆了我们对计算教学的普遍认知。拓宽了学生对于笔算的视野,学生对算理的感觉更准了。只是,我们是否有勇气也来一场革命?教学的确需要勇气!</p> 算法只是知识,选择才是智慧 南大教授:郑毓信 特级教师:顾亚龙 <p class="ql-block">顾老师的课,三年级的内容二年级的学生来上完全没有问题。课上常说,“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顾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设计巧妙,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值得借鉴。</p> 特级教师:俞正强 种子课 <p class="ql-block">俞老师的课,扣问数学的本质。执教《面的认识》一课,不但激发学生的热情,也极大地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p><p class="ql-block">线有没有曲直?</p><p class="ql-block">线有没有粗细?</p><p class="ql-block">面能不能撕下来?</p><p class="ql-block">面有没有轻重?</p><p class="ql-block">可以说,俞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孩子们,此时此刻,你心有何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还能准确抓住课上的生成,不愧是大家!</p> 特级教师:张冬梅 <p class="ql-block">张老师分享了她的教学设计心路历程。若干年前她的这节课是如何上的,如今又是怎么突破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女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不倦追求!</p> 特级教师:黄爱华 大问题教学 <p class="ql-block">俞正强老师的课烧脑,黄老师的课更烧脑。一节课,孩子没有计算,只有思考。“大问题”引发学生联系生活,对比数学中的概念,启发学生,学习数学要学到真本领。</p> 特级教师:徐长青 简约教学 <p class="ql-block">徐长青老师的课堂总是那样充满激情,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风格,不是他吸引学生的唯一法宝,精妙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们从初探《四边形的内角和》“生长”为证明《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规律,行云流水,简约而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黑板上的图形是怎么贴在黑板上的吗?</p> 特级教师:刘德武 <p class="ql-block">75岁高龄的刘德武老师让人钦佩。一年级的小朋友不到7岁,年龄相差68岁,挡不住他对教学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刘老师说,从三十多岁时就特别热爱数学教学,喜欢思考,直到现在。老人家满头银发,精神䦆烁,上起课来在学生中穿梭,完全不觉得是位老者。</p> <p class="ql-block">七十五岁,参与教育扶贫,仍然亲自上课,听课,指导青年教师备课,那份对数学教育的执着与热爱着实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礼记·学记》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的困惑所在。“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未来的路很长,唯有热爱,不负期待!</p> 荣盛:胡莉 王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