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环京“户口门槛”将消失!

龙王

<p class="ql-block">在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后,各个省份近期也已经陆续公布了省内的人口数据。</p><p class="ql-block">目前已经公布省内人口的数据主要是海南、河南、广东、浙江、广西、云南等,从公布人口数据的特征上来看,省内人口均出现明显“聚集效应”。</p><p class="ql-block"><b>主要表现在:省内人口高度向“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集中,其中省会城市的人口占比已经逼近20%,个别省会城市的人口占比已经超过20%。</b></p><p class="ql-block">比如像海南省会城市海口,人口占比已经接近30%,全省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海口。</p><p class="ql-block">杭州、南宁、昆明等省会城市的人口占比都已经接近20%。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的人口占比合计也已经占到广东总人口的30%</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在过去10年,各个省会城市的人口会出现“高度集中”的发展态势?</p><p class="ql-block"><b>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户籍制度的逐渐松绑,导致人口自由流动加速,从而出现了常住人口迅速向中心城市省会城市聚集。</b></p><p class="ql-block">其实在10年以前,除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之外,省会城市和其他省内城市发展的差距并不大。</p><p class="ql-block"><b>但是从2015年开始,随着东部产业的内迁及省会城市户口的逐渐开放,省会城市不仅得到了大量的产业发展机会,同时获得了人口流动的红利。</b></p><p class="ql-block">因此从2015年开始,省会城市及中心城市开始了快速发展期:收入提高了,人口增量来了,金融杠杆加上去了,资产价格开始获利。</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是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发展起来了,而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却逐渐“毁灭”了,它逐渐把周边的城市全部“吸干”了。</b></p><p class="ql-block"><b>也就是说,省会城市不仅吸引了一线城市回流的年轻人,同时把周边城市的年轻人也虹吸了过来,导致全省资金全部集中在省会城市。</b></p><p class="ql-block">比如说大郑州地区,整个郑州的发展就像“摊大饼”一样,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周边城市就十分“尴尬”了,几乎省内所有的年轻人都向郑州聚集。</p><p class="ql-block">郑州的发展就把省内的人口蛋糕几乎全部拿走了。</p><p class="ql-block">其实郑州还不算最严重的,陕西的西安,河北的石家庄及东北的哈尔滨,省会人口占比要更高。</p><p class="ql-block">尤其是西安,在2017年全面放开落户抢人之后,几乎把陕西30%的人口全部虹吸到了西安,再加上城市的不断外扩,导致西安周边的城市几乎就面临“空心化”的尴尬局面。</p><p class="ql-block">落户的“零门槛”,就业机会的增多,城市配套的完善,城市发展的不断扩容,中国绝大多数的省份都会进入“强省会”时代。</p> <p class="ql-block">我们判断,这种趋势在未来10年,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强。</p><p class="ql-block"><b>原因是: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已经出现明显降低了,新生人口已经不够分了,所有的省份都要在“存量人口”里来抢蛋糕。</b></p><p class="ql-block">也只有“做强做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才能在未来的中国人口格局中分到一杯羹,不然将会面临巨大的发展困局。</p><p class="ql-block">常住人口的持续减少,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养老金,社保金不足的问题,中国各个城市的养老金都是“下一代养上一代”,一旦下一代人口不足,上一代人的养老金将会“断供”。</p><p class="ql-block"><b>第二个问题就是房价问题,人口不足就意味着“城市债务的不可持续”,城市杠杆就加不了了,房价就会面临触顶下降,土地财政将会彻底歇菜。</b></p><p class="ql-block">第三个问题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增长乏力。</p><p class="ql-block">因此对于省会城市来说,既然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与一线城市抢人,那么就必须要在省内进行“虹吸”。</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那么对于省会城市及中心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来说,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放松“落户门槛”,甚至可以推行以“居住地为落户标准”的落户政策,相当于直接取消了“户口”制度。</p><p class="ql-block">中国户口制度的形成,本来就是为了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避免人口大规模向大城市聚集,导致大城市的城市配套资源出现紧张和短缺。</p><p class="ql-block"><b>但是随着中国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资源及配套的增长已经越来越庞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因此一旦大城市的户口制度放松,人口必然大规模向中心城市聚集。</b></p><p class="ql-block">而周边的中小城市这个时候,如果未来还矜持于“户口制度”,就相当于自取灭亡。</p> <p class="ql-block">5月9日,河北环京重镇“固安”就提出了“四有即落户”的户籍制度改革,这个举措彻底打破了环京地区“落户差别化”的政策困局。</p><p class="ql-block">根据固安全新的落户政策,只要有以下条件即可落户:</p><p class="ql-block">第一,有房即可落户。</p><p class="ql-block">第二,有一个月社保即可落户。</p><p class="ql-block">第三,有工作合同即可落户。</p><p class="ql-block">第四,有中专学历即可落户。</p><p class="ql-block"><b>固安全面松绑落户后,效果暂且不说,但却凸显了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困局:承接不了产业,又抢不到人口,房价连续被腰斩。</b></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如果还沉迷于“户口制度”,无异于自取灭亡。</p><p class="ql-block"><b>对于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来说,在未来五年,必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从而吸引那些不得不在大城市工作,却又在大城市买不起房,落不了户,孩子上不了学的“夹心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些“夹心层”规模极其庞大,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城市产业主要以服务业为主,存在巨大规模的“服务业夹心层”群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些人群收入不高,学历也不满足大城市的落户要求,但又必须要在大城市里工作生存,这部分人将会成为大城市都市圈的“外层群体”。</b></p><p class="ql-block">日本东京都市圈的总人口高达3500万,东京都核心圈仅有1100万,而东京都市圈的周边城市,人口规模却在2000万以上。</p><p class="ql-block"><b>但中国都市圈人口却依然高度集中在核心城市,归根结底的原因还在户籍制度没有被彻底根除,尤其是周边的中小城市落户,依然存在一定的门槛,最典型的就是“北三县地区”,燕郊大厂香河的落户门槛还是太高。</b></p><p class="ql-block">综合来看,本次普查人口数据已经证明,中国的城市人口在过去十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聚集效应,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人口占比明显过高。</p><p class="ql-block">这将会对周边的中小城市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p><p class="ql-block"><b>所以不管是出于对“都市圈”的发展,还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未来3年内,中国90%以上的城市户口必将消失。</b></p><p class="ql-block"><b>都市圈的“人口时代”将会加速形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人大附中附小学区房热卖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