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火洲”吐鲁番

深海

我对吐鲁番的认识,始于中学的地理课,那里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山间盆地,是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最热的地区。现实中的这个“火洲”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一直期待得到体验。 去年九月初的新疆大地,天空特别广阔,我们乘坐的汽车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盐湖、达坂城,越过天山山脉、湿地草原、戈壁沙滩,直奔吐鲁番。一路上看到白雪皑皑的天山峰峦,公路两旁尽是砂石戈壁,却凉风习习。进入吐鲁番市区后,才真正感觉到了热。 “吐鲁番”维吾尔语是低地之意。因地处盆地,到处是戈壁碎石,四周高山环抱,增热快、散热慢,日照长、气温高、降水少。常年降水量只有16.6毫米,而蒸发量达3000毫米以上。连绵的褶皱山脉光秃秃一片,盆地中强烈的阳光辐射积聚着的热能无法散发,有过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9.6度的记载,地表温度高达70度以上,中国最高地表气温记录82.3℃就是在吐鲁番创下的。难怪人们称它为“火洲”。它的热,只有亲身体验,才真正感受到。不像南方的湿热,而是干热,赤裸裸、毫不掩饰的热。有一种被烧烤的感觉,身上不出汗,皮肤却快被烤干了。人来到这里,仿佛进了炉膛似的。 火焰山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在公路边远远看去,这座赤褐色的荒山秃岭,沟壑林立,寸草不长。在烈日的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好象有火苗在风中一飘一飘的。整座山看起来就像燃烧的火焰,所以才有了火焰山这个名字。我们到访时正值下午一时,地面的沙土像是被熔化过似的,一股股炽热的气流热浪翻滚,迎面袭来,犹如火舌撩天。我看了一眼旁边那根像金箍棒的巨型温度计,清晰地显示环境气温47度,地表温度75度。生鸡蛋埋在沙窝里烤熟了,冰凉的矿泉水放地上成了热水。游客一个个被蒸烤得红光满面,真正感觉到了火焰山的威力。我虽生长在炎热的南方,也无法承受这样的高温。火焰山的酷热令人望而生畏,但谁也不肯错过这个冲击生命极限的机会,死活也要挤进景区里逛十几分钟才出来。这里自然环境本身就非常独特,加上《西游记》中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更加扬名天下。 火焰山虽然寸草不长,但附近的葡萄沟,却别有洞天。这条7公里长的峡谷,葡萄园连成一片,到处郁郁葱葱,犹如绿色的海洋。一进沟口,铺绿叠翠,茂密的葡萄漫山遍谷,涓涓溪流给沟谷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苹果、石榴、桃子、雪梨和西瓜、甜瓜遍布沟中,使葡萄沟成了名副其实的“百果园”。由于光照充足,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糖分,使吐鲁番的葡萄闻名于世。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葡萄架上,一串串饱满或绿或紫的葡萄低垂下来,诱惑着游人的眼睛,有人忍不住摘几颗,主人也不在乎。那长长葡萄藤在棚架上缠绕,遮住炙热的阳光,带给游客带来绿盈盈的凉爽。沟外热浪滚滚,沟里凉风习习,真是沟内沟外冰火两重天。 吐鲁番的坎儿井扬名中外。但它不是一般的“井”,而是一种人工开凿用于水利灌溉的地下水渠。最盛时达1000多条,总长超过5000公里。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现在我们看到的坎儿井多为清代后修建,今天能正常出水的还有100多个。坎儿井的水源,是高山雪水经山麓透入砾石层里的伏流。有游客好奇问,为什么不在地面修渠而要在地下如此很难挖水渠呢?导游说:因为吐鲁番温度太高,蒸发量极大。且周边地表全是戈壁和沙漠,如果水在地面走,不到一两公里就蒸发掉了。坎儿井是人类被自然逼出来的产物。为了生存,人们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他们开凿了坎儿井,把天山的雪水引到吐鲁番灌溉农田和饮用。正是因为有了人工开凿的地下暗渠,形成纵横交错的地下水道,才使得吐鲁番成为沙漠中的绿洲,成为“瓜果之乡”。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公元前2世纪,车师人就在这里开创和建造,古人采用平地挖坑的办法,宫室房间都是挖出来的。西汉时,这里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是当时西域的政治中心。后来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最终被弃。千百年过去了,城市格局框架依然可辨。寺院、官署、城门、民舍的墙体都是生土墙。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这座城市建筑工艺之独特,不仅国内仅此一家,国外也罕见,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敏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 在吐鲁番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参观了火焰山、千佛洞、吐峪沟、葡萄沟、交河故城、库木塔格沙漠等景区,领略到吐鲁番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切身感受了这座“火洲”独特的魅力。 <i>作者在吐鲁番</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