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会花钱啦!------一年级(3)班数学主题活动“兑换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 延职附小一年级(3)班数学学科开展了“兑换人民币”主题活动。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也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常用的东西,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人民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应用。因此,在学习人民币的知识后,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人民币的实用价值,巩固所学人民币知识,我们在年级中开展了“趣味数学-------兑换人民币”的活动。 </p> <p class="ql-block">《兑换人民币》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p><p class="ql-block">2、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简单的计算。</p><p class="ql-block">3、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p><p class="ql-block">4、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钱币有更深的认知和了解,并可以将其运用在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时代不同了,现在孩子的消费基本是大人电子消费,所以对钱,物品的价格没啥感觉也是可以理解的,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和钱有关,在我们国家,人民币起着主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精美的物品,让孩子们应接不暇的商品,孩子们瞧一瞧看一看,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币来兑换商品。</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发现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人民币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接触过人民币,能够正确认识一定面值的纸币和硬币,但对于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有一部分同学还不是很理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孩子们都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从兑换钱币、模仿购物等活动中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和进率,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文明购物,实际应用人民币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3)班是个充满活力的大集体,老师积极组织孩子们实践活动,调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快乐实践中收获知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