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友】2021年5月写生陕北

东樵艺术

<h3>5月1至10日,参加“写生中国”写生陕北郭家沟活动。</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家沟村位于陕北绥德县满堂川镇,这里沟壑纵横,原生态保存完好,窑洞密布,民风淳朴,画家们中午回基地吃饭时,热情的留守老人会热心的让画家们把沉重的画具放在他们家里,下午写生时来取,令人感动。晚间星空闪耀,白天听着小溪流淌的声音走在石板路上,偶尔可见到啄木鸟和野兔子。</p><p class="ql-block"> 写生中国陕西直辖分部的精心组织和郭家沟郭书章美术写生基地的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人感动。这里非常入画,附近的常家沟和罗家沟村更能体现陕北的山势,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写生中国陕西省直辖分部主席张永寿在介绍开幕式嘉宾。</p><p class="ql-block"> 我这次陕北的写生照片大部分是张永寿主席在百忙中拍摄的,也有一些是郑旭明等其他画友拍摄的,在此深表感谢!</p> <p class="ql-block">陕西省直辖分部秘书长主持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写生中国主席李生南在开幕式致辞。</p> <p class="ql-block">陕北写生记—苦乐交织的黄土风情</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疫情的阴霾渐散,我终于踏上了前往心心念念的甘南的旅程。那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独自旅行多有不便,便选择了跟随旅游团,于4月24日至30日走了一趟甘南环线。我们途经临夏、夏河,穿越广袤的诺尔盖大草原,最终抵达扎尕那。拉卜楞寺的庄严肃穆、郎木寺的宁静祥和、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波澜壮阔,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论写生,扎尕那的山水风光最是入画,而各大寺院则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途中我匆匆勾勒了十几幅速写,虽意犹未尽,却也为这次旅行留下了最初的印记。 30日傍晚返回兰州后,我未作片刻停留,当晚便登上北上的火车,奔赴陕北绥德,去参加“写生中国”在郭家沟举办的十日写生活动。</p><p class="ql-block"> 郭家沟藏在满堂川镇的沟壑之间,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陕北风貌。窑洞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民风则像黄土高原的阳光一般,温暖而实在。写生中国西安直辖分部的细致安排,以及郭书章美术写生基地工作人员的热忱接待,都让初来乍到的我们倍感亲切。</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景致宛如天然的画框。清晨,伴着潺潺的溪声漫步在石板路上,偶尔能瞥见啄木鸟在树干上笃笃啄木,或是野兔受惊般窜过;夜晚,头顶的星空璀璨得令人心醉神迷。画家们午间返回基地用餐时,村里的留守老人总会热情地招呼我们,让我们把沉重的画具寄存在他们家中——这份质朴的善意,比画中的风景更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村口的石碾上,常常坐着一位六十多岁的汉子,悠然地抽着旱烟。闲聊中得知他是五保户,独自生活,政府每月会发放800元生活费。“够了,够了,感谢政府。”他脸上满足的笑容,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陕北农民的淳朴与知足——毕竟,以面食为主的日子,开销本就不大。</p><p class="ql-block"> 只是陕北的伙食,实在让我这个南方人有些吃不消。每日餐桌上,小米粥、面条、窝头是常客,十人一桌仅有的一盘红烧肉,总是瞬间就被抢空。那十天里,我对红烧肉的渴望达到了顶峰。我提议和同桌的画友们每人每天多加二三十元来改善伙食,却大多被婉拒了——或许是北方人早已习惯了面食,或许是大家各有难处。</p><p class="ql-block"> 无奈之下,我只好找基地老板商量自费加一份荤菜,却被以“怕影响不好”为由拒绝了。最后,我只能在县城买了一堆鱼罐头,权当是每日的“加餐”。</p><p class="ql-block"> 好在基地的郭老板是个热心人。他见我写生的劲头十足,便把摩托车借给我,让我能够深入到附近的常家沟、罗家沟一带。那里的山势更能凸显出黄土高原的苍劲雄浑,我争分夺秒地勾勒描绘,收获了不少满意的作品,这段经历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广西贺州分部的几位画家是自驾而来的,他们听闻我知道米脂县也有写生基地,便约我一同前往。途中,我们恰好遇到了一支迎亲队伍:身着传统陕北服饰的人们敲打着乐器,喜庆的声响在山谷间回荡,让我们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 米脂的写生基地老板是个建筑工头,他回乡盖了房子来接待画友们。出发前,我特意嘱咐他杀一只鸡,费用由我来出,可端上桌的鸡肉却毫无鲜味,显然是冷藏了许久的。不过,我们在基地里给老板写了几幅字,他也没有收我们的饭钱,算是一种淳朴的交换。</p><p class="ql-block"> 在米脂,我们还去了李自成行宫。高大的门楼透露出厚重的历史感,可惜天色已晚,我们没能入内参观,只能在门外远远地瞻仰。</p><p class="ql-block"> 这次写生活动,全国一百多位画家齐聚一堂,分为油画、国画、速写三个组。我负责速写组,或许是我的速写风格比较吸引人,每次外出写生,身后总会跟着长长的队伍,示范的时候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一边动笔一边讲解技巧,除了画速写,画友们还让我示范国画,倒也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美中不足的是住宿条件。六个人挤在一间窑洞的铁架床上,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一位年近七十岁的东北老画家,十多天不洗澡、不换衣服袜子,床下的鞋袜散发出刺鼻的异味,我每晚睡前都得悄悄地把他的鞋袜挪到门外;还有一位画友躺在床上抽烟,地上满是烟头和烟灰,我只好天天拿个碟子放在他的床下让他接着。可他们依旧我行我素,宿舍里的垃圾也全靠我每天清理——我实在忍受不了邋遢,只能自己动手,保住一方洁净。</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来,那十天的陕北写生之旅,是一段苦乐交织的难忘经历。虽然有饮食不适、住宿简陋的烦恼,但更多的是捕捉美景的喜悦、与人交流的温暖,以及满载而归的画作与感悟。黄土塬的沟壑与星空,淳朴的民风与些许无奈的烟火气,共同构成了我记忆中一幅鲜活而深刻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5日整理</p> <p class="ql-block">写生中国李忠祥副主席致辞。</p> <p class="ql-block">在开幕式代表南方画友发言</p> <p class="ql-block">写生中国在郭家沟的挂牌仪式</p> <p class="ql-block">写生活动开幕仪式</p> <p class="ql-block">开幕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写生中国李生南主席合影。</p> <p class="ql-block">郭家沟写生</p> <h3>陕北农民写生</h3> <p class="ql-block">为几十名画友对景写生示范速写。</p> <p class="ql-block">边画边讲解</p> <p class="ql-block">点评画友速写</p> <p class="ql-block">几十名画友进村参加速写示范</p> <p class="ql-block">与参加速写示范的画友合影</p> <h3>远眺郭家沟</h3> <p class="ql-block">为几十名画友现场写生示范的速写</p> <h3>焦墨淡彩罗家沟</h3> <h3>罗家沟写生</h3> <h3>常家沟写生</h3> <p class="ql-block"> 曾志友,广东省博罗县人,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中国画学会会员、大风堂中国画学研究会理事和艺委会委员、深圳市龙岗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写生中国油画俱乐部会员、韩江画院特邀画家。 </p><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山寨古韵醉远客》入围第二届“乡风墨韵”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p><p class="ql-block"> 2013年至2014年进修于清华美术学院国画高研班,2000年以来,数十幅国画和速写作品在《美术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等国家、省、市等报刊发表。 </p><p class="ql-block"> 2002年以来,许多国画作品入选广东省和深圳市美术展览或获奖,同时国画作品在江苏、浙江、四川、河南、河北、宁夏、澳门等地展出。 </p><p class="ql-block"> 2013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曾志友客家民居写生作品集》并由广东美术馆收为馆藏图书。 </p><p class="ql-block"> 2018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传统民居写生——曾志友速写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2015年,5幅速写作品 编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院校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实用规划教材《建筑速写》,是该书优秀作品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系列速写作品编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用书。 </p> <p class="ql-block">和画友与李生南主席合影</p> <p class="ql-block">写生中国副主席李忠祥在写生陕北农民</p> <p class="ql-block">重庆著名油画家罗晓平给画友写生示范</p> <p class="ql-block">与贺州分部画友在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合影</p> <h3>穿国军制服的游客</h3> <p class="ql-block">留守的陕北农民</p> <h3>从绥德去米脂县途中</h3> <h3>为画友示范讲解速写</h3> <h3>和参加示范速写的画友合影</h3> <p class="ql-block">村民婚宴</p> <p class="ql-block">陕西省直辖分部主席张永寿在送别返程的画友</p> <p class="ql-block">和写生模特合影</p> <p class="ql-block">推磨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米脂县杨家沟</p> <p class="ql-block">去米脂县途中遇到的办喜仪式</p> <p class="ql-block">米脂写生基地附近的人家</p> <p class="ql-block">米脂写生基地景色</p> <p class="ql-block">老师在点评画友习作</p> <p class="ql-block">常家沟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