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学习之旅

蓝雪冰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h3>国培计划(2020)——内蒙古自治区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一班</h3>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 <h3>  2021年5月6日,伴随着徐徐的微风,暖暖的旭日,我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开启了去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之旅。</h3> <h3> 与2018年来北京旅游的心情不同, 这一次是真正的、近距离地走进中国名校,感受祖国的骄傲。在这里我将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200多名骨干教师,在未来的10天里,一起学习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聆听专家的教诲和点拨,汲取名师的精华,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h3> 走进课堂、开始学习 <h3>  5月7日 开班典礼上,是在北师大教研中心侯淑晶主任的精彩讲话中开始了。她说:教师的领导力是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但更要立德树人。相信我们一定会学有所获,不虚此行。</h3> <h3> 团队建设时,我们是在赵楠老师的讲解和互动游戏中,快乐的进行着……</h3> <h3>  团建活动让我们放下了旅途的疲惫,开启了快乐的学习之旅……</h3> <h3>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齐心协力,大家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创建团队口号,唱着自己的队歌,大家轻松极了。团队建设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进行着……</h3> <h3>  真正的培训学习开始了,我们走进了期待的课程。</h3> <h3> 张华军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师德师风之教师身份认同》,让我们开启了‘‘自我发现’’和‘‘自我反思’’。使我们更加深刻的领悟到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教师对我们意味着什么。</h3> <h3>  余雅风教授的教师法律应知应会——教师依法执教与学生管理的法制化,让我们深知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在教书育人同时,更要懂法用法,依法执教,明确法律对教师的规范,更要学会应用法律知识保护好自己。</h3> <h3>  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北师大教研中心袁丽博士,详细的讲解了教师做研究的意义与选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让我们明白教师要做一个‘‘两栖动物’’,既要做教育研究者,也要做教育中的反思者;既要做行动中的研究者,也要做教学中的受教育者。</h3> <h3>  沙龙活动让我们畅所欲言,让我们来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的老师们互相交流彼此值得借鉴的优秀教学方法,倾诉教学中的困惑……</h3> <h3>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改进》是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研究院博士导师易进教授为我们讲课。从学科育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把握语文的课程性质,培养学科素养到用好统编教材,到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心理健康的教育,让我深刻的思考着以后我将怎样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才能让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有效性。</h3>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不只是教孩子们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孩子们学会学习。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上,需要学生掌握什么?学会什么?怎样去掌握学习方法,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应该做到的。</p> <p class="ql-block"> 顺义区的教研主任苏静林老师的《习作单元板块设计和功能达成》,让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认识到,在今后的习作单元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单元整体,用好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最终完成习作目标。</p> <p class="ql-block">  陈德收教授是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他的《让阅读在课堂上真实发生》,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学校是教师教学学习阅读的地方,也是阅读发生的地方。建设书香校园,教师是先行者,只有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才能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生命和生命的互动,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中实现自我发展,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p> <p class="ql-block">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必须以教师阅读引领学生阅读。</p> <p class="ql-block">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赵德成教授为我们讲授的,他的课精彩、生动、幽默风趣,让我们参与培训的老师,都一直沉浸在快乐中,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着无尽的快乐。 </p><p class="ql-block"> 教师既要是能手,又要是评价专家。 有效的教学评价注重的不只是过程性的评价,更重要的是终结性评价。判断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教会孩子不光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所有不以有效的教学成果为目的的教学过程都是空谈。</p> <h3>  廖伟博士的《以核心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教师的成长=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反思。其中教师反思的策略,以剥洋葱的方式让我们浅显易懂的明白了反思的方法。教师通过反思,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深刻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h3> <h3>  教师应该放下“失落的纯真”,培养反思习惯,直面教学的内生性不确定。</h3> <h3>  5月14日上午是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研学的广西师范大学欧阳修俊博士给我们讲的《走向公开的学术》:中小学教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想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怎样才能站稳讲台?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h3> <h3>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研究即教学。做适合自己的就一定是最好的。</h3> <p class="ql-block">  北师大教育教学研究部李蓓蕾老师的《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让我们明白: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目的,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基本目标是让人觉得自己的存在要有意义,感觉自己属于社会群体,在社会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要试着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尊重、包容、合作是我们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最好的做法,切记对孩子情绪失控。</span></p> <h3>  徐守森老师的《心理健康的终极策略》课程精彩纷呈。性格决定命运,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h3> <p class="ql-block">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10天的培训转瞬即逝,在这十天里,我见识到了京师学堂高校教师和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老师和专家们身上对教育教学的那种执着和钻研的精神。同时,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优美的风景,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的精神状态,在这里的每一天这些都在深深的感染着我,震撼着我…… </p> <h3> 好的教育,就是对学生深情的款待。 课堂上没有糟糕的回答,没有不值得期待的答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h3> <h3>  国培之行,且学且思,脚下之路,任重道远。反思自我,取长补短,努力工作,砥砺前行。回去之后,力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最好的、最好的自己……</h3>

教师

教学

我们

学习

学生

反思

老师

阅读

北师大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