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生馆情】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人重聚说什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战友重聚速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某军校图书馆馆长某女士,到上海处理公务,不忘当年共同的事业结下的战友情,与我联系有相聚见一面的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令我在残剩的记忆中,想起这位优秀的女军人。并欣然前往她下榻的饭店一一上海大酒店。</p> <h3> 上海大酒店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外滩-南京东路商务休闲圈内,毗邻中华第一街——南京东路步行街,与世纪广场仅一步之隔。</h3> <h3> 5月7日对我的美篇《战友重聚首》的战友情的记述,她曾夸说:“陈兄,老有才了!”<br><br> 八旬老翁听了夸自己,心里当然是高兴的。</h3> <h3> 5月8日对我的美篇《人民广场的记忆》评论说:“这几个游客有福气,遇到了高水平的摄影志愿者了。”对我这个初级摄影爱好者不吝赞美之词。<br><br> 十分抱歉的是,我预计的我们相见说话时间是一小时,顾不上步出酒店大堂,去照个合适的影像,而且5A酒店的大堂的灯光设计,不尽令拍摄者满意,是一种缺憾,也就只能这样了。</h3> <h3> 曾经的同仁和战友,退休多年,久别重逢,见面说话,人们会问两个问题:一是,会说些什么呢?二是,说这些有什么用呀?</h3> <h3> 时间宝贵,预计一个小时,所以得说主要的,而且不能啰嗦,只能说个大概。<br><br> 一,对我的《劫后重生》有个简略的交待,我是经历过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的人,对大家的关心十分感激,要讲清这过程不是几句话的事,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十年后现在的我,一切尽在不言中。<br><br> 二,对我八旬高龄,严重听障,心血管病突发事件罹患者,天天步行7500步,现在还每天帮助别人做美篇或转发朋友圈的动力和能力的话题,回答一句话,寻找适合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老年交友接触社会的方式,别无其他功利性的目的。<br><br> 三,对于过去的功过得失是非一概放下,不再谈论,谓之“清零”,逐步做到尽想好事,逐步实现以“小我”换“大爱”。<br><br> 记述如上,一并与老朋友作个交待。<br></h3> <h3> 预计一 小时一会儿过去了,女士尊重我“八十不留饭”的说词,天又下起雨来,她坚持给我网约了个车,怕我累着,把本来地铁5元,四十分钟可达的回程,享受了近一小时车程的由她付费的岀租车。 <br><br> 到家后,接到她的微信:“陈兄,顺利到家了吧?我有些记挂”。女同胞心细,关爱之心感人。<br><br> 她还说:“匆匆来,匆匆去,我们匆匆見个面,又匆匆送别,大概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吧![抱拳][抱拳][抱拳]”不愧是个图书馆长,女才子,把我们短暂的相聚,总结得完整而又深刻。<br><br> 衷心感谢她到上海办公处理事务,不忘当年的战友、同仁,给我提供相聚的机会,留下了新的美好的记忆。<br><br> 前途保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