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绽金陵 礼赞百年——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戏曲文化特展》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展

小庄学摄影

<p class="ql-block">特展时间从2021年4月30日至2022年1月10日</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p> <p class="ql-block">4月30日开幕式会场</p> <p class="ql-block">开幕式由南京市博物馆馆长主持</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致词</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 江宁织造与戏曲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五彩戏文人物纹瓷灯笼瓶、五彩戏文瓷盘、五彩戏曲故事纹瓷碗</p> <p class="ql-block">五彩戏文人物纹瓷灯笼瓶(清代 南京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戏船模型(苏州戏曲博物馆 藏)</p> <p class="ql-block">高升台模型(苏州戏曲博物馆 藏)</p> <p class="ql-block">戏曲器乐</p> <p class="ql-block">脸谱是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的行当,脸谱不一。近代戏曲基本分为四大类型:生、旦、净、丑。</p> <p class="ql-block">京剧男靠、京剧女靠(江苏省京剧院借展)</p> <p class="ql-block">大红妆花缎彩云织金龙纹蟒袍(南京博物院 藏) 300年前出自江宁织造,应用的是云锦中最为复杂的妆花工艺。</p> <p class="ql-block">越剧《李清照》晚年李清照(陶琪饰)服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竺水招饰)服饰 ( 南京市越剧团借展)</p> <p class="ql-block">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服饰(江苏省京剧院借展)</p> <p class="ql-block">盔头、髯口(江苏省京剧院借展)</p> <p class="ql-block">马鞭、刀枪把子(江苏省京剧院借展)</p> <p class="ql-block">为此次展览代言的重磅展品:《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南京市博物馆 藏)是我国永久禁止出国出境的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江宁织造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晨在青花梅瓶展前接受媒体采访</p> <p class="ql-block">听音:在此展板上可以听到京剧歌曲《梨花颂》、京剧《穆桂英挂帅》、越剧《红楼梦》等,此展真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展厅二 文学之都金陵有戏</p> <p class="ql-block">竹箫 甘贡三生前所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绘《梅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藏)</p> <p class="ql-block">金陵十二钗通草(南京市博物馆 藏)</p> <p class="ql-block">昆曲暗戏 清末民初(南京博物馆 藏)</p> <p class="ql-block">梅花奖得主风釆</p> <p class="ql-block">戏剧行头</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剧梅花奖历届获奖人数</p> <p class="ql-block">两个展厅外的水袖长廊,以展板形式,把南京从元代开始的 700 多年戏曲过往和故事囊括其中。</p> <p class="ql-block">《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容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绘有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等。</p> <p class="ql-block">白朴(1226-1306)元曲四大家之一,秦淮河畔写就《梧桐雨》的元曲大家。</p><p class="ql-block">金仁杰(?-1329)元代戏曲家,有杂剧《萧河月下追韩信》传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朱权(1378-1448)身为皇子的戏曲家</p><p class="ql-block">徐霖(1462-1538)南京老城南的戏曲名家。</p> <p class="ql-block">徐渭(1521-1593)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著名书画家、戏曲家。</p><p class="ql-block">汤显祖(1550-1616)昆曲《牡丹亭》的作者,在南京生活近20年。</p> <p class="ql-block">潘之恒(1536-1621)“蜚声剧坛,扬名秦淮”的戏曲评论家。</p><p class="ql-block">顾起元(1565-1628)创作“明代南京百科全书”的隐士,南京人,书中有大量当时戏曲的描写。</p> <p class="ql-block">阮大铖(1586-1646)在牛首山写出《春灯谜》等名戏的南明权臣</p><p class="ql-block">张岱(1597-1689)人称绝世散文家,写出《陶庵梦忆》,其中有对戏曲技艺与戏曲人物的品评。</p> <p class="ql-block">李渔(1611-1680)中国最重要的戏剧理论家之一,寓居南京二十年的芥子园主人。</p><p class="ql-block">余怀(1616-1696)所著《板桥杂记》博采明末戏曲历史。</p> <p class="ql-block">洪昇(1645-1704)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江宁织造府的座上宾。</p><p class="ql-block">孔尚任(1648-1718)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经十年写就《桃花扇》传奇。</p> <p class="ql-block">曹寅(1658-1712)精于昆曲的江宁织造“掌门人”,执掌江宁织造21年,创作了多种剧作,其中《续琵琶》至今仍是北方昆曲剧院常演剧目。</p><p class="ql-block">茅恒(1853-?)清代戏曲音乐家,擅昆曲,尤精古乐器。</p> <p class="ql-block">吴梅(1884-1039)现代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20世纪中国戏曲史学科的开创者。</p><p class="ql-block">甘贡三(1889-1969)江南笛王,国粹守望者,1933年他与溥侗等人创办了南京最大的业余文体活动组—公余联吹社,甘贡三被推举担任昆剧组组长。</p> <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溥侗(1877-1952 )酷爱戏曲,生旦净丑兼工,梅兰芳、吴梅、甘贡三等均是其挚友。</p><p class="ql-block">梅兰芳(1894-1961)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曾先后担任过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其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p> <p class="ql-block">以上所拍照片只是展出的部分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现场去看看,真的挺好的。</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