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之旅 不虚此行—昌乐北大公校学校学访记

于晓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2021年5月13日,怀着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去往昌乐的学习之旅。昌乐北大公学学校,这个名字已经在脑海中记下,但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那里的课堂充满了什么魔力,从迢迢几百里之外来到这里我们能学到什么?一个个问号在思绪中沉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进入校门,浓浓的国学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学校文化长廊有思想有内涵,校园文化,让人感到很和谐舒服。</p> <p class="ql-block">  此处无声胜有声——校园文化</p><p class="ql-block"> 北大公学是一座设计精美的欧式风格建筑,学校建筑大气而深厚的底蕴浑然一体,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 </p> <p class="ql-block">走入课堂,《青蛙卖泥塘》一课,在蒋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自己变身成文中的小青蛙,卖力吆喝着出售自己的池塘。<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师从课文自习、课文朗读、理解课文、表演展示等几方面进行了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情景</span>剧的演绎使课堂的学习氛围达到高潮,同学们乐学其中。</p> <p class="ql-block">整齐规范的课间跑操和干净整洁的校园文化</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展示课是六年级的数学《智慧广场——鸡兔同笼》。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分别通过自学,运用列举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多种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最后老师还给孩子们拓展了抬腿法,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p> <p class="ql-block">两节课后,备课组的老师们分别从课程的性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个方面做出了细致入微的评课,感受颇深。</p> <p class="ql-block">聆听张美欣老师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实践的学术报告</p> <p class="ql-block">‘’三效课堂改革‘’,以其真实、有效的教育,以其自主、开放的生态,以其高境界、大视野,让学生、让教师真正洞悉“素质至上”的深刻内涵。尽管时间短暂,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整个学习过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深受鼓舞和启发,确实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见识,真正体会到了创新前进的内涵和精髓。同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善于思考和积累,经验丰富,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充实更新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善于经营学校的思想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短暂而美好的一天就此别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此次昌乐北大公学之行不断勉励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昌乐

学校

老师

校园文化

课堂

北大

公学

鸡兔同笼

内涵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