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86年前那个战火连天、阴雨连绵的冬天。</p><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6日,红军长征历经千辛万苦爬山涉水,冲破敌人层层封锁到达延寿。遥想当年,寒风细雨不时响起阵阵枪声,8万多红军将士衣衫褴褛脚穿草鞋、肌肠辘辘抬着辎重行走在山间小道,何等艰难。</p><p class="ql-block"> 红三军团先遣部队经泉水梓槽牛调尾到达官亨与湘军在羊角脑发生抢夺战,战斗异常激烈,最终取得胜利,确保辎重部队顺利通过。在往西行进的途中路过胡四德家,我的主人叶祖令与胡老伯一番交谈,得知战士们断粮都好几天了,很多战士都倒在了行军路上,深受感动,再看看战士们一个个甚是心酸眼角湿透,梗咽地说:只要我有口吃的绝对不会让你们饿着,融我想想……</p><p class="ql-block"> 心急如焚的胡四德赶紧回山里找几位族人商量,做思想工作,大家都陆续回到家里。晚上在宗祠召开会议解决红军吃的问题,决定于次日各自从家里匀出口粮挑到祠堂。第二天清晨,瑶民们自主地挑着粮食一担一担的往祠堂送……猪呀,鸡呀,糍粑竭尽所能的帮助我们红军。在瑶民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战士们得到了粮食的补充,增强了体力更好的投入到战斗中,为夺取延寿阻止战的胜利,确保中央红军长征顺利到达文明司休整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部队向着文明司的方向行进,在就要离开官亨的同时。红三军团的司务长叶祖令再次找到帮助红军缓解燃眉之及的胡四德,满脸愧疚地说:“伯伯,现在我们筹款很困难,暂时无法偿还给你们,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我写张借据给你,把它收好。等全国解放了,你拿着它去找政府兑换吧。"</p><p class="ql-block"> 《借据》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百零伍担生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 此据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 公元一九三四年冬</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被党委以重任寄以希望沉重地交给了善良、朴实充满智慧顾大局的人——胡四德伯伯。他把我藏于灶台边像神一样敬奉像婴儿般的呵护,日以继夜地保护我,直至去逝也未透露只字,大恩大德无以为报。</p><p class="ql-block"> 1996年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国泰民安。沉睡了62年的我终于与世人见面了,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在砌灶台的时候发现了我。终于可以完成党交给我的重任了,不愧是胡四德的孙子秉承了胡氏优良家风,不畏金钱诱惑把我交给政府。经上级政府部门核实后于1997年5月17日,汝城县委县政府在胡氏祠堂兑现1.5万元人民币交给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胡运海又将其中的1万元捐给村里修学校"培养人才,建设伟大祖国。"好样的!——胡运海。</p><p class="ql-block"> 今天,作为历史的鉴证很荣幸我出生在这里,是那样的祥和、纯厚、善良——《善甲一鄉》。是你倾囊相授、舍生忘死成就了我,是你无微不至保护了我。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