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的北京胡同

看羊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许多与我等一样的平头百姓,都是从胡同开始慢慢认识北京的。毕竟,帝都的红墙黄瓦对于我们只能是仰望了。而胡同则不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的胡同有许多个层级,但不管何等显贵,住着何种达官,从建筑的形态上看,都是平民近人的。我去过北京若干次,也总喜欢有事没事去胡同遛一遛,体会一下我们老百姓可以触摸的京城味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八大胡同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说八大胡同就如同巴黎的“红磨坊”。曾经也是老北京的“红灯区”和“风月场”,更是“四九城”文化名流的汇聚之地。它见证了老北京的繁荣与奢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的八大胡同历经岁月沧桑已今非昨比,但从胡同里留存的戏楼、戏班和戏剧名人故居,我们依稀可以看出,这里即是京剧的发祥地,更是老北京的时尚中心、娱乐中心,高级社交场所,尽管京人也曾不屑这胭柳之巷,但还是很有光鲜一面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严格地说,八大胡同指的是如今北京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的一片胡同区。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棕树斜街、朱家胡同和李纱帽胡同(也叫小力胡同)。而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其实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胡同片区,因为在这些街巷胡同里,曾经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等风月楼馆。只不过当年上述这八条胡同“档次”比较高,所以名声大了很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八大胡同”之所以声名鹤起,其实还与我们的一位皇帝有关。1790 年乾隆八十大寿,各地著名戏班纷纷进京献演祝寿。其中,四喜、和春、春台、三庆合称“四大徽班”,最为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三庆班”率先进京住在韩家潭,随后进京的“春台班”则住在相邻的百顺胡同西口。也因此,老北京梨园行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离不开百顺、韩家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之后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了现在的京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八大胡同也因各路戏班的聚集,逐渐名扬在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想象从来都不是凭空的,去看看今天的八大胡同,念念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试试在脑海中重构出当年八大胡同的盛景吧——哪怕只是从戏剧的这个维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百顺胡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百顺胡同历史悠久,在明朝的时候因种有柏树而得名柏树胡同。清朝初年取谐音“百事顺遂”更名为百顺胡同。百顺胡同的东口是陕西巷,并行的北面是韩家胡同(韩家潭),南面与胭脂胡同相连直通两广大街。徽班进京的时候,多位京剧名人居住在百顺胡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百顺胡同 34 号——京剧之父程长庚故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程长庚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为“三鼎甲”之首,也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箴堂”是京剧老生前三杰之一程长庚的“堂号”。据说当年他演出时的戏报就写“四箴堂”而不写他的名字。现在只有这些木刻雕花还记得“四箴堂”曾经的辉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40 号院是著名武生俞菊荃的家。俞菊荃演戏风格勇猛威武,矫健雄伟,影响大于其他武生派系,世称“俞派”,后来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也在那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远门之后,下沉式的宽敞院子曾经是孩子们练功的场所,现在已经被各种违建所湮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而55号院,则是陈德霖的家。他是清光绪以来青衣演员的代表人物,世称“陈派”,他本人也被称为“青衣泰斗”。因为热心教育终其一生收徒甚众,桃李满天下,所以也有“老夫子”的称号。梅兰芳、王瑶卿、王蕙芳、王琴侬、姚玉芙、姜妙香并称为六大弟子。此外尚小云、韩世昌、黄桂秋等都曾得其亲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岁月悠悠,繁华落尽。如今,只有这些无言的门墩,还残留一些胡同曾经的沧桑,叙说着胡同里曾经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凡 上了年岁的中国人都知道现代样板戏《沙家浜》。谭派第五代传人、谭鑫培的曾孙——谭元寿就曾经经典演绎了戏中男主人公——指导员郭建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外廊营 1 号就是谭家 6 代人曾经生活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的老宅有 6 套院子,共有房子 46 间半,此外在老宅的西部还盖了一幢二层的西式小楼。 谭家从清末咸丰年间便在此居住,前后长达 130 多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百年之后,在老宅的门口,依旧可以看到当年留下的拴马桩,由些可见主人当年的身份和地位是何等显贵。</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谭鑫培是清光绪年间著名京剧老生演员。那时的谭鑫培被称为“谭叫天”,誉满北京城。谭鑫培也是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被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基本稳定了京剧的格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仅如此,在谭鑫培 60 寿辰的 1905 年,他在丰泰照相馆的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拍摄了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铁树斜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的胡同,大都方方正正,四平八稳。但从前门大街走进大栅栏,一直向西穿过煤市街,却是一条斜街,就是铁树斜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老北京的胡同中,最老的是元朝的“砖塔胡同”,在元曲中已有记载。可细推究起来,铁树斜街也许更老,它要从金中期算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铁树斜街最开始只被称作斜街,到了清朝,胡同里有一位姓李的做铁锅的棚铺很有名,于是就有了李铁锅斜街的名号。因为拐和锅只一字之差,还有些谐音,到了清末人们便叫成为李铁拐斜街了。1965 年整顿街巷名称,改称铁树斜街。现在许多胡同里的老人,都认为当初的“李铁拐斜街”好听得多,前些年还有居民专门请来了人大代表,提了个更名的建议案,只是现在还没有下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铁树斜街 101 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光绪 20 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就出生在胡同平房的东厢房内。 这里,也是他的祖父——清末伶界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梅巧玲的祖宅。庚子年,梅兰芳六岁时,此处房产被变卖,他们举家迁至离此不远的百顺胡同居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陕西巷</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陕西巷有着悠久历史,明初开始就有大量商户云集于此,招商居货,此巷聚集了许多陕西籍的木材商囤积木料,故名陕西巷。随着近现代北京城南文化的兴旺,这里也成为北京南城最繁华的地点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乾隆年间到 1949 年,陕西巷开的都是头等清吟小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清吟小班并不只是皮肉生意,她们更多的是陪客人吃茶、宴饮、抚琴弹唱,弄曲填词。特别是在民国时期,“两院一堂”——参议院、众议院,京师大学堂中的新贵旧贵都常光顾这里,如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名士杨度,云南都督蔡锷、四川都督伊昌衡。1923 年曹锟竞选大总统,选票的价格就是在八大胡同的清吟小班里定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陕西巷52号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最出名的,当数这个52号院了。当年,这是京师“云吉班”的所在。挑班的头牌就是名扬京师的侠女小凤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16年,讨伐袁世凯的蔡锷将军就不得已隐入这烟花巷中,幸运的结识了侠女小风仙,并在日渐的交谊中彼此相知,成为知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信美人终薄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古来侠女出风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关的细节这里就不细述了。但他们缠绵动人的世纪之恋,后来多次搬上银屏。张瑜、刘晓庆、蒋勤勤等知名演员都曾扮演过这位一代名妓——小凤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有个知识点是需要普及的。 旧时的风尘女子是有“南班”、“北班”之分的。“南班”主要是扬州、苏州、杭州一带的女子,文化素养高,色艺俱佳,琴、棋、书、画、笙、管、丝、弦样样精通,还能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多数还能做一手好菜,真可谓上得厅堂入得厨房;黄河以北的“北班”女子技艺上就差强人意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胡同的风月场所也是分层级的。一般为四级,一等叫“清吟小班”;二等为“茶室(司)”;三等叫“下处”;下等就是俗称的“窖子”了。古人风流也讲究个格局,你如果肚里没几滴墨水,手上没几下术功,口中沒几分才情,那是绝对进不了茶室与小班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德寿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陕西巷的南口,至今屹立着一座香气馥郁的民国小楼。不过,弥漫其间的可不是浓郁的脂粉香,而是陈年的药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始建于一九三四年的老字号德寿堂药店(南号)——也是相声《白事会》里“康氏牛黄解毒丸”的出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虽说当年京郊半壁店人、在怀仁堂当过伙计的康伯卿创办德寿堂的时候,同仁堂、万全堂、千芝堂、鹤年堂这药行“四大天王”已经有着上百年的辉煌,但到如今,这些百年老字号虽然金字匾额仍在,家训古方犹存,却实体早已烟消云散,只有 83 岁的德寿堂南号成为北京药店老字号里仅存的“孤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榆树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榆树巷1号。是陕西巷一个小小支巷,长仅66米。却有一处颇有名气的小楼。有着“九天护国娘娘”之称的赛金花就曾住在这里。一座红砖外墙的二层楼宇,承载了赛金花的传奇。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携皇室仓皇逃窜,百姓生灵涂炭,赛金花临危受命,凭一己之力说服联军司令瓦德西,使皇城北平免遭了屠城之灾。从风尘女子到状元夫人再到护国娘娘。赛金花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尊奉为京城的“赛二爷”。一个风尘女子得到人们如此尊崇,估计当时的国人也是一种悲凉的心态:衰败的王朝,无能的军队,只好寄希望一位女侠一样的人物来力挽狂澜……现在我们看到的赛金花的这处栖身之所,曾经有无数名流前来拜访,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刘半农、齐白石、徐悲鸿、张学良等。就连朝中重臣李鸿章,也在这里微服拜访过赛金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故人已去,对一个风尘女子的人生,我们不必做过多的评说。只是曾经人来客往的怡香院,如今早成了胡同里很不起眼的居民小楼。但有关赛金花的有关故事和传说,从来就没有被人遗忘过。我想,这也许正是赛金花的魅力吧。据说,赛金花死后,京城各界自发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齐白石题写墓碑,张大千为她描绘了肖像画,樊增祥撰长诗祭奠……我们不要在意她有什么样的人生,卑微也好,崇高也罢,但能够让那么多国人挂牵并传颂,这个女人的确很了不起了,这也算是胡同里的一段佳话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我们再次走进这些特具人间烟火的胡同,当然早已看不到当年的会馆戏楼和烟花柳巷了。它只是普通北京人的栖身之所,许多的今人已不知道昨天的故事,而许多的故事正淹没在时代的滚滚潮流之中。好在这里没有大举的拆建,许多旧的东西被保留了下来,让我们从中窥视到了相对比较完整的民间历史,同时也看到了当今北京平民百姓最原生态的生活场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多少回我挤进胡同,见到总是一些杂乱的街道和有些破败的院落。私搭乱建的棚子、横七竖八的电线、还有棋牌室哗啦哗啦的麻将声,这就是胡同,这也是表象。我很想极力地找寻旧胡同的印记,想象那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时光,但这些已早不复存在了。只有“冰糖——葫芦”的叫卖声,在深深的胡同里,依旧浑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告之,即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