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东湖居士</p> <p class="ql-block"> 我的少年时代和读书时代,都是在晋源度过的。古城墙、关帝庙、县衙、文庙等等承载了我太多的人生记忆。</p><p class="ql-block"> 军旅作家慕湘的长篇小说《晋阳秋》曾经火遍中国,主人公郭松和兰蓉的抗日情怀和爱情故事,使我第一次深刻认识到,故乡是如此的气壮山河,如此的青春美艳;工作之后,痴迷于文学和历史。李渊、李世民父子由此肇始大唐;一代女皇武则天两次回乡省亲,盛宴晋阳父老;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白居易、温庭筠等点亮大唐的才子们,根都在晋阳,晋阳是他们出发的地方;北京文化大佬们一提起晋阳,两眼放光,屡屡盛赞:大唐北京是与古代罗马、庞贝古城比肩而齐的文化名都……屡屡此时,我的心里五味杂陈,隐隐作痛。因为那个辉煌了两千五百多年的伟大城市,如今只是一个破败的小城镇,风流散尽,王谢无寻,乡民穷困,恍若隔世。如果,还能找到残存的一点点大唐遗韵,只有每年正月十五镇上的社火表演和晋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唐戏,隐隐约约告诉我:这里曾是中国最早叫北京的地方———山西晋源。</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听说晋阳古城要开发改造。恰逢春节,我从海南回到太原,匆匆看了几眼,大失所望:遍地尘土、一片狼藉。砖瓦林立、乡民皆无。新居贼亮、旧迹难寻。人影寥寥、鬼气横生。我一时激愤,当夜著文《投资三百亿的古城,究竟值不值?》,立刻阅者数百万,火遍全网。地方政府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官员主动给我打电话:你是晋源人,我们也是为古城好。开发刚刚起步,尚难看出全貌,你匆作结论,为时过早。希望再给我们几年时间,如不满意,再责不迟……言者恳恳,低调切切。我想也有一定道理,主动撤稿了。</p><p class="ql-block"> 彼时,我对开发建设者充满好奇。因为,历史上,晋阳人一向以死硬顽固著称。他们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将数万居民一个不剩迁出来的呢?要知道,当年宋太宗挟席卷江南之威,三下河东,才平定北汉。谁料,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簇。晋阳臣民拆掉屋上的砖瓦,充作弓箭,与宋军巷战到底。最后太宗怒不可遏,发泄私愤。先是火烧太原,继而水灌太原,盛世名都,夷为平地。然晋民顽硬,心性不改。从《晋阳秋》里就可看到,当年三晋抗日烽火,由晋阳青年燃至西山,燎原华北。近代以来,连日本人都没有征服的晋源人,却在时下大拆迀的洪流中,全数出城,一个不留。由此,令我对施政者惊叹不已、甚为震惊。</p> <p class="ql-block"> 冥冥之中,天意安排。</p><p class="ql-block"> 省委组织部一位兄长,还有我们晋源籍的张老市长,介绍我认识了两位少年奇才。更巧合的是,这两位少年奇才都姓高,都是三十出头,平稳而睿智,干练而有奇谋。一位是晋源镇街道办事处书记高翔,另一位是龙投文旅董事长高伟伟。</p><p class="ql-block"> 听乡人言,万民出城,并没有大规模动用警政拆迁队伍。少年奇才高翔书记为帅,组成小分队,深入家家户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言之以利,恩之以威。甚至,连续五六年中秋、春节,小高书记都是在钉子户家里过的。与乡民捣月饼、包饺子、垒社火、唠家常、说古城、议未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钉子户心中坚冰融化,垒石俱灰,心甘情愿搬了出来。其他人望风而动,倾巢而出。如今,古城之南,花园高档小区龙城湾、如意湾等顺利安置数万旧民,其乐融融、人面桃花、老少俱乐。八年之功,青年高翔,已到中年。八面来风,应对自如,谈笑风生。我对这个团干出身的基层干部,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和敬佩心。</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高伟伟,是古城的建设者和运营商。高伟伟出自吕梁,少年英才。大学毕业后,远赴上海滩打拼,风生水起,傲立潮头。在父亲影响下,高伟伟痴迷于传统文化和兵器收藏,吕梁山上建起了古代兵器博物馆。前几年,吕梁复建战争年代晋绥分局旧址,高氏父子捐出了收藏的大量文物,充实了展馆。去年,习总书记考察吕梁红色文化,对展品展物赞不绝口。太原古县城开发之际,龙投将高伟伟召至麾下,委以重任。我与之深谈数次,相见恨晚,同频共振,高山流水,知音难遇。如此言少而境高、谋远而器伟、识广而化古者,甚少甚难求,主政古城开发,至少在思路和方向上不会太偏,我心中减轻不少疑虑,颇为慰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建设九年的太原古县城终于开门迎业了。我在北京,几位乡友告我:火爆的不得了,每天入城八九万人。城外排队预约的比城内还多,绝大多数人预约不上,满怀遗憾,铩羽而归。城内卖羊肉串的每天挣八九万,卖面皮卖水的都挣两三万。乡民们都富了。</p><p class="ql-block"> 我不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新开茅厕三天香,何况投资过百亿的文旅新城呢。再加上疫情封闭数月,过节全国很多景点都是井喷式爆发。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太原古县城火爆,情理之中,意料之内,并不稀奇。</p> <p class="ql-block"> “五一”过后,几位文朋诗友想到太原古县城看看。我提前联系了龙投文旅董事长高伟伟,他安排我们进了古城。大家首先参观了位于金牛湖旁的大唐诗社。这里地理位置极佳,,东临碧水青蒿,南靠城墙高楼,西入繁华街市,北依酒旗民宿。我自嘲:今后将为此庙住持,奉诸友为神仙大德。天下名人,经此路过,十方常住,留些诗书为念。诗友闻之大笑。大唐诗社两进院落,侧有赏湖轩、秋风楼。自成一体,幽静禅深,望湖面市,诗情画意。几位诗仙酒友,闲坐画廊,把盏临风,笑而论道。曰唐宋诗风、曰禅意画境、曰市井民俗、曰迎圣面王、曰诗酒风流、曰琴棋书画、曰品牌兴市,不一而足,谈兴盎然。</p> <p class="ql-block"> 午饭前后,我和文友一行参观了南街和东街。尽管来不及回望我小时候居住过的北街和北门外。前后不到两个小时,说实话,古城之美,远远超乎我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太原古县城,背后是深厚的晋阳文化和三唐(陶唐、周唐、李唐)文化。我最担心的是文化古建被大改大建,涂脂抹粉,焕然一新。文化造假,最为厌恶。沿途我认真看了少年时代熟悉的县衙、文庙、段氏祠堂、段家大院等等文化遗存。说实话,修旧如旧、规制未动、气局如昨、周边环境整治一新、众星捧月。细细观察,古建充满了书卷气和旧时风韵,与周围的新建屋宇相比,差异很大,文气盎然。特别是古县衙,尽管里面新添了不少东西,但关键的几处明清建筑,经过修缮和彩绘后,有了神光和灵韵。这里,曾经是我们初中的学堂。小时候看到院子里很多古建筑和古神像很害怕。如今见了不少新东西新摆设,有些异样和惊奇。东街的段氏祠堂和进士第,初看门第高贵,高不可攀。旧时,曾是很多同学家杂居的大院,人声嘈杂,争光夺地,一片烟火气,如今全然不复存在。由于时间短暂,没来得及细看,总的感觉,文化古建和文化气象恢复得很好,超乎我的想象,甚至比我看过的很多文化古城,文气和文脉都传承的好。</p><p class="ql-block"> 在古城里,我看到一些私人博物馆和艺术馆,无论布展还是人气,比我预料的都好。比如,吉美博物馆、兵器博物馆、桐封书院、琉璃文化馆、剪纸艺术馆等等。特色鲜明、展品丰富、游人如织、文化氛围极为浓厚。同行的高兄告我:他一个朋友在此搞了一个唐卡艺术馆,既画又售,生意非常好。之前,我曾给省里及有关方面建言:大唐文化始自晋阳,大唐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是诗歌文化。建议筹建大唐诗社,弘扬传统精粹,推进诗学教育,打造文化品牌。运营方采纳了我的建议,在金牛湖旁、孔雀东南处、诗情画意之地成立大唐诗社。识天下奇才、交四海文友、写晋阳新传、续文化传奇。</p><p class="ql-block"> 羊杂割、柳林碗托、晋北莜面、铜锅豆腐脑、平遥牛肉、美和居老陈醋、太原打卤面……山西各式各样的小吃,都在古城里摆摊设点,人如潮涌,火爆异常。置身于此,如同穿越时光,回到明清晋商富甲天下的时代,商贾林立,钟鸣鼎食,货通天下,汇通四海,盛极南北。</p> <p class="ql-block"> 回家路上,我一直思考一个深刻的问题:太原古县城究竟能够火多久?将来会成为四季火爆的北方乌镇?还是灵光乍泄的清徐三国城?</p><p class="ql-block"> 多年研究文化旅游和品牌发展,直觉告诉我:一个投资过百亿的古城,不管眼下如何火爆,单靠卖小吃、卖美食和卖文旅小商品,是远远赚不回来投资的,甚至连利息和运营成本都覆盖不了。简单算个账,一个过百亿的项目,每年利息和运营成本都在十亿以上。目前,山西最好最火的景区五台山、平遥古城年纯收入都没有超过十亿。可想而知,太原古县城今后的运营压力有多大。</p><p class="ql-block"> 一个文旅项目,如果不考虑投资和回报,要么是贴金刷脸的政绩工程,不惜代价;要么是耍流氓,祸害百姓和子孙。</p><p class="ql-block"> 南北方官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南方的官员会挣钱。会生产精品,培育市场,树立品牌,占尽商机;北方的官员会花钱,搞政绩工程是高手中的高手。甚至,不惜代价、无问东西,瞒天过海,只求高大上,不管身后洪水滔天。</p><p class="ql-block"> 太原古县城,建造的如此精美,人气爆棚,是巨额投资的结果。收回过百亿的巨额投资,并不是没有可能。首先要打好文化牌、名人牌、历史牌,维持源源不断的人气客流。其次,省市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龙投文旅积极上市,成为三晋文旅第一股。再者,古县城南边,继续建设万亩康养文旅小镇,以文化地产的成功模式,快速回笼巨额资金,为古城发展减压释力,回水涵养。如此,便可继续加大文化投资,叫响文化品牌,形成海内外一流的文化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我期待:我的故乡,今日之太原古县城,一定会成为声名远扬、造福三晋的文旅旗舰;成为财源滚滚、四季红火的北方乌镇;一定会成为晋阳文化会客厅、山西文旅新名片。</p> <p class="ql-block">东湖居士 辛丑年初夏于龙城晋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