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路激千浪 柳暗花明又一村 平度市第二实验小学第十一周语文教研观课活动

小铃铛

<p class="ql-block">五一小长假期间,刘炳喜校长在学校群里发过这样一段话:华应龙老师的一节小学数学课如同一幅美丽画卷,宛如行云流水,让人如沐春风。李镇西老师的评课如同优美画卷上题写的诗词,确实锦上添花,令人回味无穷。五一假期,老师们拿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听听特级教师的一堂课,反观思考自己的课堂得失和教学利弊,还是值得的。请从公众号“镇西茶馆”中自行观看华老师的课,阅读一遍李镇西老师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假期归来,学校安排了本周的教研活动是分学科观看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实录,并写出观后反思。周三下午全体语文老师、周四下午全体数学老师、周五下午音体美科思政老师。</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2日下午,平度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全体语文老师,如期参加了观摩“华应龙老师一节课”的教研活动。本次会议由梁玉芹副校长主持,她首先传达了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本次观课活动的通知和要求,然后鼓励老师们多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学科素养,争取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华老师的课,给了我们这样的引领和启发-----</p> <p class="ql-block">1、 这节课,与未来有关</p><p class="ql-block">十九大之后,中央就提出了“中国智造”,我们的学生将来肯定会面临无数难以解决的问题,那我们该种下怎样的种子呢?课堂教学中,我们该讲怎样解决遇到的难题,还是讲怎样找到解决难题方法的方法?还有比方法更重要的吗?华老师的课,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课堂中,他将“进步最大的人”圈定为“表现最棒的人”。他给了每一个孩子往前奔的机会和空间,也让每一个孩子看到光亮和温暖。独立思考,也是华老师在课堂中强调最多的字眼儿。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如是这般地在孩子不同的阶段进行正确的引导,就能多给学生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也会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增添浓重的一笔。这节课,和未来有关。</p> <p class="ql-block">2、 这节课,与尊重有关</p><p class="ql-block">课堂中,华老师的每一个举动,都打动着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孩子递过话筒来了,他会连声说“谢谢”;孩子对已知的答案能憋住了,他会这样去感恩他们“有科学研究表明:能憋着不说的人,将来更有成就。因为你的心中有他人,知道学习不是我们一两个优秀的学生表演的机会,是大家一起去思考一起去进步。”杨一博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同学认为是“表现最棒的”,华老师双手郑重的把书交到了孩子手中。那一刻,一个普通的孩子被尊重的幸福感无以言表。这节课,和尊重有关。</p> <p class="ql-block">3、 这节课,与允许差异有关</p><p class="ql-block">授课过程中,华老师用“投石问路”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进行知识的探讨和迁移时,他是这样鼓励孩子的:“人和人就是不一样,有人反应快,你看,刚才我举了一个例子,有同学就看出来,找出关系来了。有人反应稍微慢一些,来,没问题,自己试一下,最后,不考虑这道题怎么做了,我们就一起来学这个投石问路的方法。”他的这番话,给了那些慢一点的孩子一些努力的机会和思维的空间,从而也给他们减轻了压力,让他们更加从容地去思考,去实践。可见,华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是允许学生差异的存在的。这节课,与允许差异有关。</p> <p class="ql-block">4、 这节课,与文学有关</p><p class="ql-block">课堂上,当孩子们解题遇到瓶颈时,华老师会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孩子们相互交流,不好意思找小伙伴时,华老师会说“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 当孩子们总是找不到想要的方法时,华老师会说“题试三回,定能生慧。”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柳暗花明时,华老师会说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变成了路。”当孩子们茅塞顿开时,华老师会说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些妙语慧言恰到好处地运用,总会在最合适的时间里带给孩子一份和善和坚定,温暖和力量。这节课,与文学有关。</p> <p class="ql-block">5、 这节课,与把儿童放在课程中央有关</p><p class="ql-block">课程结束时,华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节课,谁表现得最棒?”有好几个孩子说华老师最棒。然而,华老师却表达出了令我们意外的理念。他说:“如果一节课老师表现得很棒,那是不好的一件事情,应该看到同学表现很棒,才是最美好的。”可见,华老师心里装着的始终是孩子,他把儿童放在了课程的中央。</p> <p class="ql-block">6.这节课,与正视错误有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在“投石问路”中遇到了困难,甚至出现了错误。他是这样引导孩子的“别怕错!错着,错着,错着就对了!我们要学会在差错中找到正确的方法。投一遍不行,投两遍;投两遍不行,投三遍。只有肯下功夫,才会有真功夫。”其实,</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误,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自己的。只要我们正视错误改正错误,你就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从而得到别人的敬仰。正如《论语·子张》中的子贡所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节课,和正视错误有关。</span></p> <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华老师的视频课,老师们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p> <p class="ql-block">听华老师的课,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思路和创意,有各种独特而吸引学生的教学语言和上课风格,还有随机应变善于抓住各种机会进行教学生成的课堂应变能力,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和光的思想精华。 例如:课堂中,他是一位“行者”。他喜欢走近学生,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告诉孩子数学中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更是一位“智者”,引导学生如何遇到难题时如何“投石问路”…… 由此看来,知识,不是华老师教学的唯一,而是重在活动,重在体验,重在过程,重在参与。——逄振英</p> <p class="ql-block">有幸聆听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数学课《我不是笨小孩》,一节简约不简单的年龄问题练习课,华老师设计巧妙,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一题一得,甚至是一题多得。师生之间的灵动交流以及学生借助图形分析数量关系的数学能力获得进一步自然生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华老师的数学课堂师生平等、氛围和谐、良好互动。教师在与学生积极互动交往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以知识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站位高,效果好,富有实效性和长效性。—— 张萍萍</p> <p class="ql-block">华老师从知识和技能中跳出来,扩大了学生思考和研究的范围,更加关注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体验、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课堂上有许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如华老师贯穿始终的对孩子的表扬——“真好”“真不错”“表现非常棒”“真可爱”;让学生帮忙递东西时,每一次都会说“谢谢孩子”;请学生到黑板上写解题思路时,孩子一手扶住黑板,一手写字,华老师自然地拿过孩子的解题纸说“我来帮你拿”;评选本节课进步最大的学生时,全班孩子都举手选择杨一博,华老师说:“一博,大家都为你举手了!”此时我的泪水忍不住在眼眶打转,大受感动……—— 赵莉</p> <p class="ql-block">华老师的课上,我不仅看到了数学教师的魅力,还有哲学、语文等学科的影子和魅力。华老师能在数学课堂上把感情释放,能把学生在数学课题感动到“哭”的只有华老师,史无前例。我领悟到,老师要想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首先要把握“做”的本质,昏昏欲睡的老师是教不出朝气蓬勃的学生。二是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三是主张学生自主尝试,教师相机诱导,在孩子们最需要一臂之力时出手。—— 史妮妮</p> <p class="ql-block">今天有幸听了华老师的数学课堂,华老师不仅教这道题,更教会学生们做题方法祖传秘方“投石问路”,一试三数,关系初露。若不理解,拿学生自己和父亲的年龄来试试,还不理解,再换个数试试,从而弄清楚数量关系,从5岁到71岁,有三个师徒年龄差。课上华老师鼓励孩子们,遇到不会的题,不要放弃,投石问路,要有投石的勇气。我们不是笨小孩,肯坚持用笨方法的人会聪明起来的。华老师的数学课已经不局限于让学生单纯的学数学,更多的是数学思想、数学思维的渗透,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人生的道理与感悟。华老师说,思考是最美丽的,是学数学最好的状态。在学习中不要怕错——错若化开,成长自来。——王璐瑶</p> <p class="ql-block">这是吴海滨老师的听课笔记,是不是超级惊艳?</p> <p class="ql-block">刘炳喜校长也在群中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看了大家的感悟,心里很高兴,有反思有收获,相信,在实践中大胆偿试,象华老师那样,就会成为教育的行家,我心目中的教育家。实践出真知,努力吧,我们再行动!</p> <p class="ql-block">投石问路激千浪, 柳暗花明又一村。华老师就是用“尊重、沟通、欣赏、宽容”来装着学生的。“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行动论,告诉我们:教育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循序渐的智慧和滴水穿石的坚持。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除了要有“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还应该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这或许就是孩子们喜欢华老师的秘密所在吧!</p><p class="ql-block">最后,分享华应龙老师的这句话共勉 —— </p><p class="ql-block">“数学不是老师讲明白的,是我们同学自己想明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刘爱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照片视频:史妮妮 刘爱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老师

孩子

学生

这节

课堂

投石问路

数学

时华

华应龙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