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读出来——静安区初中语文实训基地活动

Candice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6日下午,阳光明媚,五四青年节的余韵在静教院附校的校园荡漾。</p><p class="ql-block"> 静教院附校与五四中学的联合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来自金山、奉贤、静安的老师和五四中学的老师们,先后听取了五四中学顾闻老师和附校陈美老师执教的《老王》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五四中学的青年教师顾老师率先展示。顾老师引导学生整理老王的档案资料,带领同学走进小人物老王的不幸身世。又围绕一个“送”字,概括杨绛与老王的交往过程中的事件,感受人物善良的人品。最后对“老王送杨绛鸡蛋”这一事件的深入解读与剖析,带领学生读懂中心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并感受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p> <p class="ql-block">  附校的陈美老师执教的《老王》又有另一种韵味。通过阅读,陈美老师带领学生们领略老王不幸、悲苦的境遇。感受老王身体、生活、精神三重之苦。通过对比杨绛与老王的境遇与交往过程,明确老王身上所闪耀出的小人物的淳朴善良。陈老师启发学生围绕“送香油鸡蛋”事件设计问题群:送什么,送谁,怎样送,为什么送,送的结果,然后讨论交流。其间穿插两个学习活动的设计:老王对杨绛说,以及杨绛的内心独白。陈老师带领学生诵读文本,在合作学习中激发相异构想,进一步体会老王在生命最后一刻所迸发出的人性光辉,感受杨绛当时的不理解在日后造就的追悔与愧怍,感受其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良知与自省。领略其写作目的——对人道主义关怀的呼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后,五四中学教研组长蒋云霞老师以两节课为例,主持分析了对于这篇课文的“同题异构”讨论。陈美老师和顾闻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学重难点设计与实践情况。陈美老师强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读出来,在学生疑难处,适当告诉,或者提供脚手架。总之,教师不能越厨代庖。</p> <p class="ql-block">  蒋云霞老师指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本次教学研修的主题。由于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教学重难点必然需要突出和解决,设计问题,是关键。参与联合研修的老师针对两堂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理念与实施展开热烈讨论。蒋云霞老师指出,问题设计应该考虑到更集约的指向和更开放的讨论空间。以陈美老师的问题设计“老王和杨绛的内心独白为例”,涉及语文核心素养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陈美老师提出,问题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提供阅读和思考的路径,让学生能够自己接近和得出答案。</p>

老王

老师

陈美

设计

五四

学生

附校

教学

中学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