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2021年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常山一中举行

缪斯

<p class="ql-block">  为提高我县高中语文教师对统编教材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提升高中语文教师业务素养和教学技能,2021年常山县普通高中语文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于5月12日在常山一中举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常山一中童亚璇老师上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她的课抓住单元几篇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实现创作意图。根据单元任务要求,她设计了以“不同身份讲别里科夫故事”的情境任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四个视角讲故事的活动,从而对文本有了个性体验,尤其是每个故事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如此,别里科夫相关的社会关系就明确了,学生阅读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随之得以发展。</p> <p class="ql-block">  紫港中学江志霞老师的这堂课,主要对比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两篇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通过对林冲和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同学们养成精读课文的习惯,学会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把握人物的细致刻画。此外,通过多种方式朗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去领悟人物性格的典型性。课内还布置学生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一个人物,表现该人物的特性。通过对比两位学生的现场创作,让同学们真正明白生动细致的人物刻画之于小说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常山一中吴倩倩老师上的是《变形记》,这一节课,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结合卡夫卡逝世即将100周年这一特定的情境,以“绘小说封面 ,通此中真意”这一大任务串起课堂活动,具体设置了探文本深度、绘我之图案,定小说基调、着我之色彩,写腰封文案、评我之文字等三个活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且课堂上学生参与效果好,教师授课时也因此激情澎湃,师生互动充分,展现了年轻教师特有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常山一中王潇怡老师上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她从契诃夫的写作风格导入,引导学生们从文本当中找寻线索,分析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形象特征。学生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人物描写的各个角度对别里科夫的性格进行分析。而后,教师通过对本文写作背景的补充自然引出本单元的另一课文《祝福》的社会背景,与同学们一起对比分析了祝福中的次要人物“鲁四老爷”(同样是一位因为社会环境而“装在套子里的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常山一中贺丽瑷老师上的是《祝福》一文,这节课,她主要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讨论祥林嫂故事的叙述者以及叙述的方式。《祝福》的叙述者有多个人,而叙述模式是采用了主人公由小说主动方变成被动方的悲剧叙述模式。本节课的亮点是请学生把自己当做故事中的某一叙述者,用第一人称自述和祥林嫂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牢牢把握住了不同人物的身份背景,用流畅的表达和丰富的演绎,给课堂添加了很多意外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紫港中学孙平老师上的是《祝福》一文 ,新教材教学可以巧借情境,助推课堂教学。这节课,他以探究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为重点,模拟打官司写状词的情境,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理清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悲剧的根源,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促成读思写之间的结合,以加深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提高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紫港中学许小庆老师上的是中国古典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这堂课,他抓住文中有关“风雪”的景物描写和“火”的细节描写,在“雪”与“火”的对比中,和学生一起发掘小说中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并带领学生理解“雪”与“火”在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这一性格转变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最后结合“雪”与“火”这一组绝然对立的事物的象征义,揭示整个情节演变过程中,施耐庵所要揭示的“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p><p class="ql-block"><br></p>

学生

里科夫

小说

常山

一中

高中语文

人物

文本

老师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