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系列(二):湖湘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巩固发展中的伟大贡献

老兵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浏阳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100年的光辉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曾经从事过中共党史研究撰写工作的我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所走过的100年光辉历程经历了艰难曲折,惊涛骇浪,甚至面临过生死存亡。然而,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不屈不挠,战胜艰难险阻,勇住直前,引领中国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书写一段又一段雄壮与辉煌,铸就成为今天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全国各族人民热爱拥戴的党,全世界最強大和充满无限生机活力的无产阶级政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兴将相,什九湖湘”。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上,湖南举足轻重。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初心的重要萌发地和创建的重要策源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转折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锻造地,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百年来,湖湘文化孕育出来的湖湘儿女在中国内乱不绝,外忧频仍的多难时刻,敢为人先,挺身站出来,勇挑历史重担,高举革命大旗,冲锋在前,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巩固发展的历史征程中,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为代表的湘籍建党先驱在理论上、人才团队上、务实工作上,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共产党8个早期组织于1920至1921年间先后成立,分别为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旅法和旅日中共早期组织。这8个早期中共组织的创建,湘籍革命志士参与了6个。中共一大召开前,全国共有58名共产党员,其中湘籍占了20名,分别是上海党组织的李达、林伯渠、李启汉、李中;北京党组织的邓中夏、何孟雄、罗章龙、缪伯英、李梅羹、朱务善、吴雨铭;长沙党组织的毛泽东、何叔衡、彭璜、贺民范、易礼容、陈子博;广州党组织的李季;旅法党组织的陈公培和旅日党组织的周佛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缪伯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李中是第一位工人党员。李梅羹是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德文版翻译者。向警予是中共成立时第一个女中央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共一大会议代表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中共一大会议代表何叔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特别重视建党思想、建党原则等问题。1919年至1920年4月,毛泽东先后到北京、上海与李大钊、陈独秀会面,谈论中国革命问题,并建立了思想与组织的密切联系。之后,他一方面以新民学会为依托,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的名义,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同时创办工人夜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进行斗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与妻子向警予、周恩来、邓小平等建立了中共旅欧早期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蔡和森的重大贡献是,他是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人。他认为,要救国救民,就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个革命政党。他多次致信毛泽东、陈独秀。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系统阐述了有关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组织原则,明确指出:要发展中国革命,必须成立共产党:一、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战部”。二、这个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三、这个党必须采取彻底革命的方法,反对改良主义。彻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发动工农群众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四、这个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五、这个党必须有铁的纪律。毛泽东复信,称赞他的主张“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对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建党活动起到了十分有力的方向引导和推动作用,为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党的奋斗目标等指出了正确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达作为中共上海早期组织负责人,他承担了召开中共一大,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筹备、组织和召集全部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0年8月,李达从日本回国,开始进行中国共产党的筹建活动。他和陈独秀等成立了中共上海早期组织,史称“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从1921年2月到党的一大召开前夕,李达以代理书记身份,一直主持中共发起组工作,并创办和主编秘密机关刊物《共产党》。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建议李达早日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李达立即给在广州的陈独秀、北京的李大钊写信,商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事宜。在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事不能出席会议情况下,李达写信通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和旅日的党组织,要求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出席会议。毛泽东接到李达开会通知后,与何叔衡乘小火轮立即启程上海出席中共一大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李达召集下,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召开,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担任庶务和会址警卫工作。后因避巡捕搜查,李达安排转移到夫人王会悟的家乡浙江嘉兴南湖继续进行,8月初闭幕,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共一大会上,李达当选由3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组织主任张国焘),任宣传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二、毛泽东为代表的湘籍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巩固发展中贡献至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一大会议代表13人,以后有3人叛变投敌,4人迷茫脱党,4人在斗争中牺牲,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不忘初心,继续英勇奋斗,最终夺取革命胜利,和战友们一起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85, 85, 85);">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艰难曲折的发展中,起着引领正确方向的伟大作用,并在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克服艰难险阻,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掀起反共清共高潮。在党的“八·七”紧急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在会上明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用革命武装消灭反革命武装,并于9月9日领导发动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首次打出镰刀斧头的中国工农革命军旗号,后率部挺进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起第一个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点燃了终将形成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月底,起义部队“三湾改编”,实行“支部建在连上”。1929年12月召开古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撰写的建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8个决议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党和红军在走投无路的困境下,在对生存与胜利的渴望中,毛泽东以湖湘儿女血性与担当,勇敢站出来,挑起历史重担,成为党的掌舵人,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5年9月9日,野心膨胀的张国焘分裂党,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道扬镳,并企图剿灭党中央领导人和机关及中央红军。毛泽东获悉,率党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迅速脱离险境,化险为夷。之后,他反复做张国焘等人的思想工作,使张国焘认识了错误,最终撤消另立的中央,服从党中央统一领导与指挥,维护了我们党的团结,避免了党分裂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11月,王明以钦差大臣身份回国,极力推行“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路线,在党内高层引起思想混乱。毛泽东据理力争,最终使共产国际明确表态支持以毛泽东为领袖的党中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9年到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起和领导了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以反对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和“党八股”为内容的整风运动,以及其间开展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和随之实行的“精兵简政”。这一连串的重大举措,凝聚了党心民心,夯实了夺取抗战胜利的力量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85, 85, 85);">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于革命胜利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设计制定新中国国体、政体和政治协商制度,早在1931年毛泽东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时,就作了最初探索。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和1949年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又对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领导制度作出了递进式构想和设计。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到开国大典,毛泽东吸收党内和爱国人士等人的建议,科学设计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领导党和人民终将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让人民进入当家做主人的新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带领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很短时间内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打破外敌封锁,与帝国主义等进行坚决斗争,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战、中苏边境战、援越抗美、西沙海战等一糸列胜利,巩固了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政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为防止党变颜色,复辟资本主义,开展了自称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之一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遭到失败,但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领导我党打破孤立,与全世界数百个政党建立起党际关糸,朋友遍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从1945年党的七大选举担任党中央主席,直至1976年9月逝世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党中央领导层重要成员。1922年从欧洲回国起就在党中央机关工作,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执委,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先后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宣传部长,是我党早期的理论家和宣传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5年,蔡和森参与并领导五卅运动,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同年10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届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作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发展》长篇讲演,详细回顾了从建党到1925年中央第二次扩大执委会议的历史,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党的历史任务和各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著作。他1927年春回国担任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在大革命面临失败的危急关头,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并多次提出应对危局的建议。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力荐毛泽东进入中央政治局,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主张土地革命和独立开展武装斗争,为党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928年6月召开的中共六大上,他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他在发言中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经验教训,指出中国社会具有不平衡的特点,阐明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开辟割据局面的可能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1年初,他从苏联回国参与党中央领导工作。3月前往往广东担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8月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少奇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职务,工作在党的领导岗位上,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毛泽东的主要助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和主要领导者,也是白区工作的杰出代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他参与领导著名的安源工人运动、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武汉工人夺回英租界的斗争。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主张。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皖南事变后,临危受命,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同陈毅等一起重建新四军军部,为把新四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铁军作出了重大贡献。1931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43年3月,任中央书记处书记、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此后20多年,他一直工作在党中央领导岗位上,成为毛泽东的主要助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概括,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正是从这次代表大会起,我们党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他以很大精力参与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指引亿万农民彻底摆脱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剥削压迫,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他受毛泽东的委托,对新中国经济构成和发展道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设想,为绘制新中国建设蓝图作了重要理论准备。他领导建立的华北人民政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是新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创立者之一。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新中国宪法制定和实施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他主持制定的一大批重要法律,对新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者之一。他先后担任党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党的八大上,他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工作报告,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他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提出许多指导意见,这些重要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少奇是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领域作出许多理论建树,留下数百万字的著作,深入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治党治国的重要经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在他的理论贡献中,尤为突出的是关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他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他的党建重要思想,对于今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党的骆驼,人民的骆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的六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11月与贺龙率红二、六军团长征,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同张国焘分裂党中央行为作坚决斗争。1940年3月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1943年3月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组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书记处(俗称五大书记)。是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46年后,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转战陕北,协助毛泽东指挥战争,制定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开展土地改革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因长期抱病工作,于1950年10月逝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他湘籍共产党人亦为中国共产党的巩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层中,第二届中央执委共7人(含后补) ,湘籍占3人(蔡和森、邓中夏、向警予)。第三届中央局共5人,湘籍占3人(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第四届中央执委共14人(含后补),湘籍占3人(蔡和森、李维汉、罗章龙)。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共5人, 湘籍占2人(蔡和森、李维汉)。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共8人(含候补),湘籍占2人(蔡和森、李立三)。第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6人,湘籍占3人(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共11人,湘籍占4人(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书记处常务书记陶铸、书记处书记李富春)。政治局委员共20人,湘籍占8人。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邓中夏,中共第二至第六届中央委员,党的“八七”会议上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span></p> <p class="ql-block">向警予,1921年在法国与周恩来、李立三成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内中国共产党成立几乎同一时间,被毛泽东称其为“党的唯一女创始人”。党的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后任政治局候补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个女委员。</p> <p class="ql-block">李维汉,曾任中共第四届中央执委、第五届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李立三,曾任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陶铸,曾任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李富春,曾任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取得革命胜利,保卫革命成果,离不开党的武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湘不成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的人民武装,湖湘儿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 rgb(250, 251, 252);">土地革命时期,湖南共产党人发动了四大武装起义,开辟了五大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正面战场22次大规模会战,有6次发生在湖南,平均每15个湖南人就有1人参军参战;。解放战争时期</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彭德怀、贺龙、罗荣恒、粟裕等一大批湘籍将领屡建奇功。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五任司令员,都为湘籍,他们是彭德怀及后接任司令员的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先后6个兵团入朝参战,其中5个兵团司令员为湘籍,军一级湘籍指挥员亦占较大比例。在援越抗法战争中,陈赓为指挥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参战湘籍军人占了相当比例。再来看一组数据: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开国将帅1604人,湘籍占202人。十大元帅湘籍占3人,十大大将湘籍占6人,55名上将湘籍占19人。</span></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曾任第六、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罗荣恒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曾任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贺龙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曾任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粟裕大将,十大将之首,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总参谋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黄克诚大将,曾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常务书记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陈赓大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谭政大将,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肖劲光大将,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许光达大将,曾任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在新的历史时期,湘籍共产党人在党奋斗的新征程中又建新功,书写出新的光辉篇章。</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故省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勇敢无畏的胆略,组织实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打开我国改革开放局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主持制定和执行了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他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他为扩大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先后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推动科技、教育、文艺、新闻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他还努力探索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当农村包产到户等改革实践面临巨大阻力时,他坚决支持改革先先进典型,并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推向全国。此后,他连续主持制定了对推动农村改革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改革不断推向深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震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坚决支持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为挽救党、挽救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后,他积极参与推动平反冤假错案,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主张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伟大历史性转折,发挥多方面影响和作用,赢得全党的尊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任穷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任穷1978年12月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他主持研究制定了数十个有关政策规定的文件,经党中央批准后贯彻执行。到1982年底,基本上完成了“文化大革命”中被立案审查的230万名干部的复查平反工作,并对涉及120多万人的历史错误结论,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复查,作了正确的处理。特别是一大批久经考验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有专业才能的知识分子得到使用,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安定团结,从组织上保证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为完成党的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决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坚定地执行党中央关于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选拔一大批符合“四化”方针的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宋任穷在党的建设、干部培训、老干部工作、知识分子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谭震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克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顾问、1978年担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他为贯彻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拨乱反正、端正党风、平反冤假错案、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等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朱镕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起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1991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92年10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98年3月任国务院总理,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2003年3月退出领导岗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省略)国,強,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我党树立的时代楷模。1963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学雷锋高潮。从此,学习活动从未间断,雷锋精神作为时代精神,跨越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激励全国人民跟着中国共产党奋勇前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湘西十八洞村</p> <p class="ql-block">十八洞村党支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3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工作指示,带领全村群众与贫困落后作斗争。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使全村脱贫,开始走上致富的道路,2021年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其脱贫致富经验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先进事迹被拍成电视剧热播。</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