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歌曲鉴赏 ——《红星歌》

刘夏

<h1><b>  《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也是一首编入小学音乐教材的爱国合唱歌曲。这首歌曲道出了人们对红星的真挚赞美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时隔47年,这首歌曲依然受青少年儿童喜爱,让我们一起致敬经典!鉴赏“红星”!</b></h1> <h1><b>  197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中国革命影片《闪闪的红星》。当时先后邀请了作曲家傅庚辰老师和作家邬大为、魏宝贵两位老师来共同完成影片的主题歌创作。三位老师短暂的交流后,邬老师和魏老师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歌词的创编,随后傅老师跟随摄影组夜以继日地展开乐曲创作。一年后电影播出,振奋人心,主题曲《红星歌》也迅速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b></h1> <h1><b>  傅庚辰于1935年出生,1948年入伍,是一名终身成就艺术家,创作了很多作品,为电影《闪闪的红星》作曲,其中的《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和《映山红》脍炙人口、广为流传。</b></h1><h1><b> 傅老师曾说过:"我深信音乐色彩的存在,它与生命体验相关,要与理想信息相连。红色作为一种信仰的力量,形成了我音乐创作的底色。”</b></h1> <h1><b>  我国著名作家邬大为,1933年生于杭州,1949年参军。发表词作品八百余首。<br></b><b> 1973年和魏宝贵老师一起为电影《闪闪的红星》部分歌曲创作歌词。邬老师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部队。他的理想是趁有生之年,抓紧时间,继续为社会写出更多优质的歌词,回报多年来教导、培养他的部队和人民。</b></h1> <h1><b>  著名词作家魏宝贵,1936年出生。发表词作和评论七百多篇。</b></h1><h1><b> 1973年和邬大为老师一起为《闪闪的红星》部分歌曲创作歌词。后来珠联璧合地共同完成了二百余首作品。</b><b>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想把青春和鲜血挥洒到抗美援朝的战场上。</b></h1> <h1><b>  影片描述的是在30年代红军长征前夕的历史背景下,小主人公潘冬子,在党的红星照耀下的成长历程。</b></h1> <h1><b>  这个小男孩儿,他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潘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他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怀着对革命的向往、对敌人的仇恨,他勇敢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终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b></h1> <h1><b>☘️歌曲特点</b></h1><h1><b> 🌻凸显昂扬向上的进行曲风格。<br></b><b> 🌻 抓住了儿童歌曲好唱好记的特点。<br></b><b>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b></h1> <h1><b>☘️☘️曲式分析</b></h1><h1><b> 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歌曲为带有抒情性的进行曲风格,它采用七声宫调式。2/4拍,ABA'三段体结构写成。<br></b><b> 第一乐段由六个乐句组成。音调雄壮有力,上行的四度跳进好似前进的号角声,加上附点节奏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动力,富有行进的感觉。演唱形式是齐唱、合唱。</b></h1> <h1><b>  第二乐段节奏宽广平稳,旋律舒展。运用复调对比的手法构成二声部,亲切地唱出了小红军战士对红星的深情和对革命的无限忠诚。这一乐段是以乐句模进和音调逐句上移展开的,由此将歌曲引向高潮。</b></h1> <h1><b>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雄壮豪迈、铿锵有力的行进音调,再现了精神抖擞、斗志高昂的小红军战士队列的形象,最后的高音向人们宣告革命是必胜的!</b></h1> <h1><b><br></b></h1><h1><b>☘️☘️☘️合唱视频</b></h1><h1><b> 通过合唱欣赏,感受歌曲音调的明朗、情绪的雄壮、浓郁的朝气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b></h1> <h1><b><br></b></h1><h1><b>☘️☘️☘️☘️舞蹈视频</b></h1><h1><b> 通过舞蹈欣赏,加强孩子们对于乐曲结构的理解。真正地感受到肢体律动是如何惟妙惟肖地去诠释音乐语言以及如何淋漓尽致地表达对红星的热爱和赞美。</b></h1> <h3><b> </b></h3><h3><b><br></b></h3><h1><b> 在今天的幸福年代,我们要无愧于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学会勇敢和坚强、学会不怕困难和勇于攀登。用歌声来表达对先烈们的缅怀、坚定一颗红心永远向党的信念!我们要将这颗“红星”代代相传!</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