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次的人生:读《周国平哲理美文》之一

秋叶飘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近来,一直翻看此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认认真真地读,反来复去地读,津津有味地读,思前想后地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边遗憾,没有更早地与它相遇,那样我可能活得明智一点,有些不该发生的事或许不会发生;一边庆幸,没有更早与它相遇,那样我就不会感慨良深,思绪万千,有些眼下的体会和领悟,或许不会产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充满“偶然性”的只有一次的人生中,一切比较和选择似乎都无从谈起,就连读书,也是因缘际会,碰上啥就是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托马斯大夫,觉得老婆特丽莎象是生活河流中顺手捞起的漂流物,一本书,夫复何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读过程中,引起阵阵共鸣,唤醒历历往事,触发缕缕幽思,也有个别愤愤不平之处。分三部分,谈点杂感和随想。</p> <p class="ql-block">作者大名,早有耳闻,印象最深的,是其对幼女妞妞的悼念之作,虽没看过。总以为擅写散文之类,若知是研究哲学的,早迫不及待地拜读了。虽则他就女人与哲学,说过挺伤人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前,我不理解哲学何以与宗教归入一类。哲学,条理严谨深奥抽象;神学,总沾点玄虚空灵的飘渺;美学,高洁典雅心驰神往,和老学究、玄学家有何干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中不停盘诘又简扼分析,道出了它们的关联:都与死亡有关。有的力图为死亡的无法接受寻找理性解释,有的为死亡的难以面对精心设计灵魂去处,有的努力在死亡的虚无寂灭中获取超越意义。</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这就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昆德拉小说里的人物断言: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蒙田提前恭候,“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在贝多芬的眼中,“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我们的童年是我们明白自己必将死去的那一天结束的”(《失去的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的这句话,让我忆起儿子五六岁时,有天哭咧咧地说:妈妈,我不想死。他已明白人终有一死,死了什么都没了。我无奈地哄慰:只要好好吃饭,就能活得很长很长。那几天,他玩着玩着,突然想起,就从小瓶里取出一颗彩珠,佯装吞下,八成是从电视剧里看了什么吞服仙丹长生不老的桥段,模仿效法。我也不去戳穿,让孩子有点心理安慰减轻恐惧吧。确如作者所言:“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人人都是孤儿》</p> <p class="ql-block">此书有关死亡的话题,屡屡提及份量尤重,开篇“执迷者悟”一辑是专题探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活一世,不过是到天地间走一趟罢了。人生的终点是死,死总不该是人生的目的。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没有目的的旅行”。(《没有目的的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惟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是等那必然到来的死”。(《等的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象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一个人若能看穿寿命的无谓,他也就尽其所能地获得了对死亡的自由”。(《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面数辑的不少篇什中,仍不时回响这个沉重无奈的主旋律。我猜想:恐怕主要不是专业的原因,而是与作者的切身经历和巨大痛苦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为母亲,太能体味这一点。我曾与友人议论:为早日给儿子移植器官的“暴走妈妈”,名列“感动中国”,却不大能感动我。如若身临其境,我相信自己和许多母亲都会如此行事,母爱的本能使然,并非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我不止一次地说:碰上唯一的生存机会,会毫不犹豫将生的希望留给儿子。</p> <p class="ql-block">这么多关于死亡的思考和话语,没有让我倍感沉重和绝望。相反,心生感激,总算看到有人明明白白说道了,颇为欣赏作者直言内心拒绝死亡的真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何尝不怕?只是有意无意回避延搁这个无法理喻无可规避的可怕宿命,不愿直视面对,不去深思追究,不想袒露心迹,因为想不出个究竟,与谁讨论都显多余。活得好好的,成天琢磨死,还挂在嘴边,有病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躲避拒斥心理,与作者大致相似,最怕死后的虚无,一切烟消云散,不复存在。让我更加颤栗而不敢深思的,是地球人类亦将归于万劫不复的死寂。那么,即使在充满利害得失、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人生名利场上成为赢家,又有何益?一切的一切,通通转瞬即逝成了过眼烟云。正象作者所言:“思考死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它使我能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一切遭际”。</p> <p class="ql-block">这倒让我觉得尼采的“反基督”思想点出了人性诉求。他认为基督教乃弱者奉行的哲学,今世的肉体受难比起永生的灵魂得救算得了什么?也是一种无奈的心理平衡和超越眼光吧。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好歹得有点精神支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书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对死亡透视来凝视去,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对于我的意义是:宽慰地得知,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心灵、睿智的头脑均为此而困扰焦虑,我不是没出息的怕死鬼,不必羞愧隐秘地折磨咬啮心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没有目的的生命之途中,人同此心,思同此忧,我不是踽踽独行,面对日益逼近的死神,一步步走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