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骨簧之音 回溯千年遗响

陶器

<p class="ql-block">先秦时期的《诗经》早有对“簧”的记载。皇城台出土的骨簧体现了中国早期王权与神权的统一,渲染了石峁上层祭祀祖先、沟通人神天地的场景,仿佛传来了来自远古的声音,荡气回肠。让我们一起继续探寻骨簧之音,回溯千年遗响。</p> <p class="ql-block">骨簧之音,回溯千年遗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 篇 文 章 读 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需 要 约 10分 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峁骨簧的音乐历史意义(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摘 要:陕西神木石峁皇城台古城遗址出土的20多件乐器骨簧,是21世纪音乐考古的重要发现。以往中国古代音乐史专著和教材均缺乏对簧的撰述,今有石峁及山西、辽宁、内蒙古和北京等地出土的簧,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填补和丰富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内容。目前考古发现的簧主要分布于北纬34度线以北区域,可能与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有关。迄今出土的先秦时期簧均为自体簧,分为矩形和等腰梯形两种类型,演奏方式都是用线绳抻动的“拉奏”。</p> <p class="ql-block">关于石峁遗存的考古学文化性质和族属,目前仍在探讨之中,或以为石峁遗址的最初居民应是来自北方牧区的游牧民族,其经济形态应以牧业为主;或以为石峁遗址至少是两个不同人类群团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下层文化,主要分布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和燕山南北一带,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分布范围,较夏家店下层文化向北、西扩张,到达大兴安岭的东南麓。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中国北方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形态的晚期青铜文明,可见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分布区域处于农牧交错地带。目前不少学者认为,这两种文化与《史记》所载“东胡”或“山戎”族群的活动地域大致相当。</p> <p class="ql-block">玉皇庙出土竹簧的四座墓,墓主人均为男性,发掘者据墓葬等级推断,簧的演奏者或拥有者应属中等阶层的男性武士。同时认为,玉皇庙文化的族属可能为“山戎”部族,经济形态以畜牧和游牧为主。</p> <p class="ql-block">值得注意的是,在蒙古乌兰巴托西南约120公里的莫林托勒盖(Morin tolgoi)匈奴墓葬发现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的骨簧,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匈奴墓葬发现公元2世纪的骨簧,二者的时代均晚于石峁遗址所出骨簧。由此容易联想到中国北方地区游牧民族的簧与欧亚大陆草原文化簧的分布和关系,进一步探索,仍需要今后积累更多的考古资料。</p> <p class="ql-block">由上所述,石峁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玉皇庙文化发现的簧,可能与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和草原文化有关。目前的先秦音乐史著述,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华夏族的音乐文化,北方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史料尤其是音乐文化物质资料较少,今有上述簧的考古发现,补充和丰富了先秦音乐史的内容。簧的考古发现情况还表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应是多地区多民族的共同创造,这一特点在先秦音乐史的撰述中理当有所反映。</p> <p class="ql-block">目前发现的先秦时期簧,有竹、骨两种材质,骨簧与竹簧相比,当然更利于在墓葬环境中的保存。从理论上推测,竹簧应该较骨簧便于制造,其使用或许应早于骨簧。然而,由于人类早期生态环境和经济形态的差异,竹材对于某些人类族群可能取材并不便利,而获取骨料则可能较为容易,因此竹簧和骨簧二者孰先发明,还不能简单加以论定。在石峁遗址的“弃置堆积”内,除骨簧之外,还发现有大量的骨针、骨锥、骨镞和骨铲等,以及骨制半成品、切片骨料和砺石磨具等,因此,发掘者推断该遗址可能存在骨器作坊。有关资料的全部发表,将有助于探索石峁骨簧的制造材料和工艺。</p> <p class="ql-block">迄今发现的先秦时期簧,其形制均为薄片框形,中间剔出一条具有弹性的簧舌,属于自体(idioglot)簧,即簧舌与簧框同质同体。这里依簧框的形制,将先秦时期的簧初步划分为两种类型。</p> <p class="ql-block">A型:平面呈矩形,簧框两端大体等宽,簧舌也基本等宽。陶寺骨簧和现已公布的石峁骨簧均属此型。B型:平面略呈等腰梯形,簧框两端不等宽,即舌根端宽于舌尖端,簧舌也由舌根到舌尖逐渐收窄。水泉、夏家店、龙头山和玉皇庙所出簧均属此型。</p> <p class="ql-block">石峁骨簧,一般长8—9厘米,宽逾1厘米,厚0.1—0.2厘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寺骨簧,长8.3厘米,厚0.1厘米,簧舌宽0.2—0.3厘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泉骨簧,1件(T22二~16)长8.2厘米,两端宽度分别为1厘米和0.5厘米,舌长6.2厘米,厚0.06厘米;1件(1977年采~208)长9.3厘米,两端宽度分别为1.6厘米和1厘米,舌长5.4厘米,厚0.06厘米;1件半成品簧(T22二~20)尚未剔出簧舌,长8.4厘米,两端宽度分别为1.3厘米和0.6厘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家店骨簧,长9.8厘米,两端宽度分别为1.7厘米和0.8厘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皇庙所出4件竹簧,仅1件(M102:9)保存完整,长9.1厘米,宽1厘米(按:缺少簧尖端的宽度,余同),舌长6.6厘米。其余3件有不同程度残损,其中,M264:22长10.3厘米,宽1厘米,舌长7.2厘米;M95:21长9.8厘米,宽1厘米,舌长7厘米;M156:8残长8.9厘米,宽0.9厘米,舌长7.8厘米。4件竹簧的厚度均为0.05厘米。</p> <p class="ql-block">上举出土簧的尺寸,长度基本都在10厘米左右,宽度在1厘米上下。这种长宽尺度,使得簧的基音不至于太低,同时又便于手、口之间的配合演奏。目前出土簧的厚度数据不全,仅知石峁、陶寺、水泉和玉皇庙遗址所出簧的部分数据。水泉骨簧和玉皇庙竹簧甚薄(0.05—0.06厘米),石峁和陶寺骨簧次之(0.1—0.2厘米)。簧的整体厚度,尤其是簧舌的厚薄,决定演奏时簧的振动发音。过厚的簧舌,当然不利于振动,簧舌太薄,则容易在演奏时断裂。看来古人可能已经从音乐实践中获得类似的认识。应该指出,我们还需要观察簧的整体厚薄变化,簧舌与簧框的厚度差异,簧舌由舌根至舌尖是否有一定的弧度,目前发表的考古资料还缺少这些方面的数据和描述。</p> <p class="ql-block">虽然簧这种乐器在世界上分布十分广泛,但其发音原理基本是一致的。簧的音响由基音和泛音构成,泛音与基音成整数比关系。簧的发音,通过线抻或指拨的策动方式使簧舌振动,经过口腔产生共鸣从而扩大音量。演奏者通过改变不同的口型,变换并移动不同的舌位,使簧发出基音或泛音,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簧的音高,除由簧框和簧舌的大小厚薄所决定外,与口腔的大小和形状也有关联,口腔大则音低,口腔小则音高。实际上,口腔和咽腔已经成为簧舌发音的“可变共振器”。</p> <p class="ql-block">先秦时期簧的演奏方法,可根据簧的自身形制来加以研判。从簧的两端穿孔情况看,石峁骨簧仅在舌根端的簧框上有一个穿孔,舌尖端簧框无孔。参考当今竹制拉线簧的演奏方法,当是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持簧,将舌尖一端放在口腔前,在舌根端的簧框孔中穿入线绳,以右手抻拉线绳使簧舌振动发音。陶寺骨簧的演奏方法亦当与此相仿。</p> <p class="ql-block">水泉、夏家店、龙头山和玉皇庙遗址出土的簧,除舌根端簧框有一个穿孔外,与舌尖相对的簧框内有一个半圆形豁口,实际功能与绳孔相同,可以穿线缠绕于手指上来固定此端。十分明显,这样的孔位设计使得簧的两端均可穿线。当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簧仍较多应用两端穿线的演奏方法,如怒、白、彝、回、羌、藏、高山等族的竹簧即其实例。由此可见,目前出土的先秦簧均属拉线振动的演奏方式,姑且简称为“拉奏”。实际上,其发音机理与用手指拨动舌根端簧框促其振动发音的“拨奏”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从出土簧的保存状况看,水泉、夏家店和玉皇庙所出簧多残损,陶寺和龙头山出土的骨簧保存较好,石峁遗址出土的骨簧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有几件保存完好。不过,考虑到文物保护的因素,直接对出土的簧进行演奏录音并加以测音有较大风险,如果能够对目前所出骨簧和竹簧进行复制或仿制的模拟实验,则有可能通过实际演奏和测音来了解出土簧的音响性能。</p> <p class="ql-block">总之,簧是产生于史前时期并延续至今的古老乐器,这种情况在中国音乐史上实属少见。石峁等地出土的簧,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以音乐考古发现为据并结合文献记载来探索簧的形制演变和发展历程,将会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书写增添崭新的一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