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水为伴 与清风相随 浙江丽水四日游(二)

金公

<p class="ql-block"> 清晨,万赖俱静,破晓的晨光慢慢唤醒沉睡的生灵。屋外,淸脆的鸟鸣啾啾,把我们拉出梦乡。阳光慢慢打散云雾,信步闲游,仙都景区核心景观鼎湖峰若隐若现,一路铺满绿荫,充盈绿意。多情的春风拂面,默赏路旁的幽草小花,心情变得淡淡然。恍然间拥有了从容淡定的心境,萌生一种在慢时光中感悟人生的曼妙。</p> <p class="ql-block"> 早饭后,坐车前往东西岩景区。进入景区大道,只见路旁整齐排列着具有畲族特色的人物雕像,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山口的左边,几块突兀的岩石重叠,石上泉水奔涌,倾泄到下面的水池中,碧波荡漾。根据指示牌从左边进山。感觉处处充满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奇山异石,绿树碧水,令人赏心悦目。沿着一条石板路前行五六分钟,首先跃入视线的是一湖一峰。左边是"西岩湖",这个湖虽然不大,三面环山,绿树掩映,显得十分的秀丽玲珑。&nbsp;&nbsp; 它的湖水都是东西岩两座大山的泉水汇聚而成。右边是玉甑岩,岩石呈圆桶形,象一个倒扣的饭甑,红里透黑,气势磅礴。这湖泊与山岩交相辉映,甚为壮观。  &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 绕过西岩湖,循着水帘洞的方向前行,在正前方便听到水声轰鸣,却见不到水,也没见到洞。问了问导游,导游说,水帘洞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据说水帘洞是由紫红色的砂砾岩崩塌的巨石架空堆砌而成的。这可能并不是真真意义上的水帘洞,权且理解为“犹抱琵琶半遮面”吧,有点神秘感也好。</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继续前进不远,一座高大的岩石像桥一样架在上空,叫"石梁"。这石梁又叫天生桥,像一座拱桥横跨在西岩湖边的丹崖之上。凌空横悬,如"彩虹卧坡"。这石梁雄伟壮丽,是丹霞地貌景观中少有的自然妙作。可惜上不去,因而只能从下仰视观赏。  </p>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美女时刻不忘美景美照,把同行的赵大摄影师忙得够呛。但赵大摄影师忙得是心花怒放、乐在其中,被摄影者也是泰然处之,全然不顾远在美国的梅芳的感受,但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呀,只是恐怕赵大师下次单独出行前得写保证书了。我们一行走在前面的人也只能在一家小货铺前的凉棚下干等。但眼前的十字峡却,让人惊叹,两条峡谷呈十字交错,景观罕见. 过了十字峡,右转便是"一线天"非常的狭窄,最窄处只容标准身材的人侧身才通过。我们就是从这一线天走出,要是胖一点的人那就惨了.说不定会望峡兴叹无法穿越了一但夹在其中,要开山凿岩工程可大了。</p> <p class="ql-block">  十字峡对面便是东岩顶。东岩高60余米,约有三百多级台阶,四面陡峭,屹立如鼓,因岩壁呈赤色,故又称赤石楼。上东岩的石道沿峭壁曲折迂回。施家二姐妹可谓女中豪杰,尽管气喘吁吁,却是巾帼不让须眉。</p><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过二道“天门”才顺利到达岩顶。东岩地势险要,真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东岩顶峰开阔,有两水潭终年不枯,分别叫日池与月池,两池遥相对座,并有着动人的爱情传说故事。山顶四周长有相思竹,竹竿是黄色的,竹下泪痕涟涟,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竹子。阳光照进竹林,闪烁着碎金,这种自然质朴的神韵真是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  下了东岩往山下走去,需经过壮观无比的清风峡。整个峡谷全长80米左右,高68米,宽约6到8米。两旁峭壁陡如刀削,壁上扁洞千姿百态;谷内清幽深䆳,行走其间顿感凉快舒适,故名清风峡。这里是丹霞地貌中最典型的巷谷与丹崖景观,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几近中午,下午还得去古堰画乡,所以东西岩的部分景区没能前去一饱眼福,比如西岩的西明洞、将军岩、剑劈石、卓笔锋等,还是留有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  径直下山走出了东西岩景区。回望山景,依依不舍,好似刚刚品味了一杯香茗,那一缕余香还萦绕唇角,不觉内心温润、神清气爽。</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吃罢午饭,小憩片刻后便前往古堰画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古堰画乡实为堰头村的古堰和画乡两个景点,古堰即通济堰,而画乡只是大港头镇的画乡景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堰是古代对一种水利工程的称谓。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  沿江沙滩上而建的复古长廊群让人流连忘返,芦苇、沙滩、草丛围绕,江风吹来,轻拂于面,长廊复长廊,走走停停、停停歇歇,看蓝天白云,水面倒映着天空,云卷云舒,油然而生赏心悦目之感。</p><p class="ql-block"> 沿路竖着历史上对通济堰设计规划建设作过卓越贡献的达官贵人,名人贤士的雕像,以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走过文昌阁,高大的樟树沿着古街,依着小溪生根展枝,盘根虬杆、枝繁叶茂,尽显沧桑之姿。看树上的标志牌,树龄大多在上千年以上。分布于渠首至三洞桥主干渠两岸,成为历史的见证,默默捍卫堰渠,也是村落的风水树。其中有棵古樟树中空可容数人,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树曾多次遭雷击火烧,又奇迹生还,民间尊称“舍利树’。</p> <p class="ql-block">  古街中最有代表性的民居要数“南山映秀”。</p><p class="ql-block"> “南山映秀”民居位于堰头村55号,清代中期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是村中唯一一幢四周墙体均用砖砌的建筑。大门临街,为石质门框架,中间额枋雕刻出“南山映秀”四字,以及精细生动的花草、动物雕刻。柱顶各置砖攒斗拱,上承房檐等。砖雕工艺十分精美。“南山映秀”是堰头村比较典型的古民居,现在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古街尽头就是通济堰工程的中位置。只见江边开阔平坦,一条石坎上水流湍急,在江中形成一条白色的水龙。激流冲荡而下,浩浩荡荡,气呑山河。这就是通济堰大坝,。这条大坝以其优美的弧度穿越瓯江两岸,在江中形成一条白色的水龙。被大坝妙手开劈的一江两景,更是美不胜收。坝上一湾碧水宁静如玉、青山倒映、天光云影、如诗如画。坝下的河流分流奇特,支流象竹分枝样的繁密,筑成“立交河”。</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古来之堰,千古流转。通济堰奔流的溪水千年不断滋润着沿途的农田与乡民,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能。欣赏之余,不禁赞叹&nbsp;&nbsp; ,正因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功伟绩,才使得沿岸的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至今。</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古堰景点的游览我们便乘上了游船前往对岸的画乡景区。</p><p class="ql-block"> 八百里瓯江,水面宽阔、江流平缓,如一条碧绿的绸带,汇聚着天地间的灵动气韵。江中小洲绿树吐翠、郁郁葱葱、远处的风帆在天宽地厚水碧风清间,娴雅如朵朵白云,漂浮在半空。</p> <p class="ql-block">  游船靠至码头,上岸后,我们穿过江边的一条小道来到江滨古街,古街两边是经历无数风雨的江南古建筑,脚下是鹅卵石铺成的古街道。这条画乡的江滨古街,临水而建,清末建筑,长550米,宽3米,是大港头古镇最繁华的古商贸街。现在是以油画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我们首先来到油画展览馆,一幅幅装帧精美的油画展示了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揭示着大自然难以诉诸文字的深刻内涵, 表达着对家乡的那份深情和热爱,其中有幅名为“喜娘剪喜”的油画价值百万,是超写实油画的领军人物蔡杰的杰作。精致的头饰,鲜艳的少女,透明的泡沫……这些生活中真实的存在是其凝视和解读的主体,体现出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解。</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到古堰油画不得不说说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中叶,在巴黎近郊有一个极为普通、荒凉的小山村,它有着肥沃的土地、大片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和各种奇花异草。这个普通的山村就是巴比松村。小山村里生活着一批美术史上鼎鼎有名的大画家,在这里呼吸着农村中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泥土的芬芳,用画笔描绘这里美丽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形成了著名的巴比松画派, 时隔百年,“巴比松”精神漂洋过海,感染了一群扎根在中国丽水本土的油画群体,他们从“巴比松”精神中获得了鼓舞。30年来丽水“巴比松”画派画家坚持用画笔展现家乡,秉承走向自然的精神,每日背着画架穿梭于古堰画乡,这是一份融入血脉的深情与热爱,恰似散落云天的记忆,纵使时光匆匆,却山水相依,恋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古街上,你会随处发现画室、画廊、奶茶店、青瓷店、咖啡店和茶室慵懒的躺着,和古街的氛围相得益彰。&nbsp;&nbsp; </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行又见亭前有两棵大榕树的“双荫亭”,这就是大榕树油画市集, 据说油画市集定期开放,届时会油画市集上会摆了不少作品供游客观赏购买,只是我们这次来不逢时,没能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坐落在这钟灵毓秀之间的古堰画乡小镇,静静展现着时光雕刻之美,诉说着世间清欢。这里的人文底蕴与生活情怀相融一体,呈现出乡土生活真实质朴的一抹原色。</p> <p class="ql-block">  充实且满足的一天又结束了。开怀畅饮的夜宴又开始了,饭菜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可口,饭后大家各自回房休息。想到刘志俊的那句名言,“出门在外,夫妻能够拆散一对是一对”,不禁哑然失笑。今天已经是那些苦命的鸳鸯被拆散的第二天了。实在佩服刘志俊的法力。人在石家庄却能作法千里之外的浙江缙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