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漫溢芬芳,教研轻染课堂——记张园香、艾芳菲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教研活动

A可儿baby💍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嫩绿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鱼游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霎雨声香四散,梨叶疏红蝉韵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月如诗,草色生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微风拂柳,淡漠轻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月随课而至,精彩伴你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将教研停泊在温暖的文字里。</span></p><p class="ql-block"> 五月,在这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季节里。我们工作室一行人,在两位导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淳朴美丽的马荃中心小学,借马荃中心小学教研开放日的东风,我们开展了工作室的第十次教研活动。</p> 精彩课堂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我们观摩了工作室成员吴楠楠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这堂课。吴楠楠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扎实高效的低段语文课。</p> <p class="ql-block">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富有哲理。整堂课中吴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充满童趣。课堂调运自如,整节课“热”而不“闹”,学生们在吴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思考,乐于回答问题,真正体现了生本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p> <p class="ql-block">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吴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入情入景,让学生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孩子们读的津津有味,学的轻松自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读才能表达出来。老师语言表达丰富,过渡语精炼,吴老师很善于迁移运用,通过语气词“咦”的运用,联系课堂情境,创设情景。</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低端的语文课,应该牢牢抓住一个“趣”,如何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呢?让学生进入到动物的角色当中呢?首先吴老师完整出示2-5段,文中小动物的出现和说的话是比较简洁有特点的。小动物加上动作,如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了,学生做动作,可是它突然发现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于是关心地问……学生当大象,开始自信地觉得“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小羊咩咩叫地来了,他也看到大象耳朵的不同,把这两个问句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发现,这些问句都有咦、呢、怎么和问号。后面再拓展练习语言,让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也开口说话。是对读好问句这一朗读的巩固,又是建构语言的过程。这里吴楠楠老师也做得很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方法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教师的评价语丰富多元,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语言准确清楚,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并且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成员们认真倾听,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p> 说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吴楠楠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简单的说课。</p> <p class="ql-block">  吴楠楠: 我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大家心情的句子,引导孩子们抓住大象心里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比我预期的效果好: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深化主题,使学生思想以及情感的认识得到升华。整堂课上完后,感觉教育总是缺憾的,还有些地方总是不能完美的呈现:在“似的”这个词语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个读音。</p><p class="ql-block"> 感谢艾芳菲老师的亲情指导,细致入微地抠细节,感谢张园香校长的鼓励和引导,感谢工作室的姐妹们关怀与帮助。也让我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成长着,收获着……</p> 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一个苹果,我们分享,一人一半。但是,一种思想,我们分享,就会获得双倍的收获。因为思维在碰撞,智慧在发光。工作室的姐妹们就吴楠楠老师的课展开了讨论和交流。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听课感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蔡睿媛老师:</span>吴楠楠老师自信从容,课如其人,让听课的我深受感染!《大象的耳朵》一课中“猜耳朵”游戏既激发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顺势揭示了课题,与大象的耳朵形成对比,有效解决了“竖”和“耷拉”的生字教学,可谓妙哉!填补文本空白,进行语用训练也是本课一大亮点!为吴老师点赞[强][强][强][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陈淑琴老师:</span>《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本堂课中吴老师注重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识字教学方面真正的把写字落到了实处,在识字教学方面:老师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在写字教学方面:采用“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写字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程江萍老师:</span>吴楠楠老师的这堂课节奏流畅且紧凑,不拖泥带水,没有过多的无用的、累赘的语言也没有顾此失彼,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课堂上亮点频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参与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整堂课下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nbsp;</p><p class="ql-block">这节课的目标全面、具体并且十分的合适。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明确的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紧密的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而孩子们也不负众望较好的达成了学习目标,学有所得。很值得我学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吴娟老师:</span>吴楠楠老师亲切的教态,温柔的话语,甜美的笑容,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识字与阅读齐驱,智慧与情趣并存!老师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景,仿佛身处童话世界里,孩子自然而然地说,自然而然地想,课堂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汤丽芸老师:</span>聆听了吴老师的这堂课,我有很多收获。首先,整个教学环节完整,流畅,包含导入,初读课文,研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等。其中导入部分采用看图猜动物耳朵的方式,非常具有吸引力。其次,吴老师的教态大方,过渡语亲切自然,在课堂中始终关注学生,学生回答问题后都能及时评价。整节课学生都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裴丽明老师:</span>吴楠楠老师为我们呈现的这堂课,以“猜耳朵”游戏导入,有情有趣,提示大象耳朵与其他动物耳朵的不同。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对生字的拓展,插图的运用等,使得识字教学高效。教学第二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朗读,读好问句。整个过程教态自然大方、微笑让学生如沐春风,整体框架结构清晰。如果有一个梳理全文脉络的过程就更完整了。</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听课,都是一次自我解剖的过程。在吴楠楠老师的课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语文之路漫漫,上下求索,幸结伴而行。</p> 导师点评 <p class="ql-block">  张园香老师给工作室的成员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同时也对吴楠楠老师的课做出来评价:</p><p class="ql-block">1.课前备课准备充分,导入精彩。</p><p class="ql-block">2.课堂环节完整流程,训练有梯度。</p><p class="ql-block">3.语文朗读和课堂紧密结合,方法得当。</p><p class="ql-block">4.问题设计巧妙,材料引入灵活。</p><p class="ql-block">5.教师的引导语精炼,过渡语衔接自然。</p> <p class="ql-block">  艾芳菲老师对吴楠楠老师的课给予了肯定:整个教学环节完整流畅,行云流水。整堂课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迁移能力,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有正面激励学生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概括为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课件制作精美。</p><p class="ql-block">2.朗读形式多样化。读中思考,读中领悟。</p><p class="ql-block">3.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4.注重学习中的迁移运用,以及语用训练的落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春风能拂起一池潋滟波澜,教研能激起一腔智慧情怀。在两位导师的带领下,我们肯定会步入更高的台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始终相信,“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吴丹</p><p class="ql-block">摄影:工作室成员</p><p class="ql-block">指导:张园香、艾芳菲老师</p>

老师

学生

吴楠楠

教学

课堂

大象

耳朵

工作室

识字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