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法看褚遂良

晴天

<p class="ql-block">“字里生金,行间玉润,</p><p class="ql-block">法则温雅,美丽多方。</p><p class="ql-block">——《唐人书评》”</p><p class="ql-block">这是《唐人书评》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初唐书法家褚遂良的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 九奏万舞,鹤鹭充庭,</p><p class="ql-block">锵玉鸣珰,窈窕合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米芾(宋)</p><p class="ql-block">这是宋代书画家米芾对褚遂良的称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褚遂良可谓也是惊艳了一个时代,作为书法学习者,就不得不谈谈他书法的功与名了,让我们以书法为鉴,走进“正国级”的唐代书法家褚遂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褚遂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唐代书法家,也是为楷书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位书家,他不仅继承了唐人尚法的总体趋向,还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书体-----“褚体”,不仅在当时颇具影响,而且也对后代诸多书家给予很多帮助。给整个初唐的法度森严的书坛注入了一股“清泉”。宋代书法家米芾曾 对许多书法家的作品提出苛刻的批评,但是却对褚遂良的作品给予了肯定和赞誉,“如熟驭战马,举动从人,别有一种骄色。”,在学习书法过程的早期,受到北方碑刻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一个朝代的时代环境和发展状况对当时的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从观看《龙藏寺碑》《朱君山墓志》《贺若谊碑》这些碑刻,再看他早期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出是从北方碑刻入手,受到北方碑刻的影响。褚遂良生活在初唐,这一时期的书法正处在由“隶”到“楷”的过渡阶段,所以他早期书法作品有北碑、隶书之风,并且通过创新化为己用。褚遂良初学虞世南、欧阳询,《孟法师碑》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多用方笔,起笔露锋,收笔直出,提按不明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比可以看出很多的相似之处的取法之妙。这也是往往高超的地方,虽有相像之处也有不同之意,往往这样创新了褚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他取法王羲之,《雁塔圣教序》就是他晚年的代表作,用笔方圆兼施,融入隶书、行书笔意,可谓是流丽飞动、瘦劲秀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对《雁塔圣教序记》的评价中,都认为流利飞动,非常的流畅,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这是由于褚遂良在写《圣教序》的时候是运用行书的运笔速度去写的,速度的快,书写的美,使《圣教序》流畅、潇洒的展现出来。用笔速度的加快就会不可避免地把运笔时候的痕迹展现出来,褚遂良还稍加夸张,大胆的展示了笔法之美,这是在初唐时前辈书家还没有达到的一种书写程度。笔法的丰富和多变,甚至很多地方运用了侧锋,只是侧的程度不同而已,这也和初唐多用中锋用笔的楷书有了根本的区别,就连称自己有“八面出锋”的米芾也对此赞叹不已。张怀瓘《书断》“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很有可能就是针对《雁塔圣教序记》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雁塔圣教序记》是褚遂良在书法艺术这条道路上,最富盛名的作品,也是被大家所欣赏、给予高度评价的杰作。秦文锦对《雁塔圣教序记》评论说:“褚登善书貌如罗绮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这件作品是在褚遂良58岁是书写的,这个时候的褚遂良书法名声显赫,技法娴熟,该作品是他晚期书法的艺术典范。此作品绮丽多姿,在紧密中寻求变化,技法精湛,韵味呈现,字形上自由伸展,笔画也自然地打开,把欧、虞笔法融为一体,既有行楷的潇洒,又有隶书的余味,隶书笔法凸显在横画、撇、捺上面。用笔和谐自然,浑然天成,神采飞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倪宽赞》是褚遂良晚年的重要作品之一,里面加入了隶书的笔法,横画前后变化不一,收笔向上挑,这个时候对隶法的运用还没有完全消除,但是褚遂良却更好地利用了隶书的笔法,引用到楷书的书写过程中,开启了初唐后期气象雍裕特貌的先声,开启了一代先锋。赵孟坚说:“褚书《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胡广也称赞:“《倪宽赞》笔势翩翩,神爽超越,大胜《家侄帖》诸刻,诚可为稀世之玩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字阴符经》用笔变化多端,例如“故”“聖”“而”“知”“口”字的竖画变化也非常的有意思,左边的竖向右边倾斜,右边的竖向左边弯曲,横画也写的很微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流动感,有的就像微风拂过湖中的水波一样,引起阵阵涟漪,非常的唯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年的褚遂良积攒了书法上大量精湛的技法,对书法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别具一格的书法展示,开始大量的展示“褚体”的魅力,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加入到书法中,我想这才是艺术最大的魅力吧。褚遂良的书法不仅仅是对尚法的延续,还将自己的阅历融入进去,创立别具一格的楷书,不愧于“一代教化主”这一称号。虽然他成为了过去,但是他留下来的东西值得我们再去挖掘去探索,以书法为鉴赏,我们才能更好的书写出不一样的味道,了解更多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走近褚遂良,学习褚遂良!</p><p class="ql-block"><br></p>

褚遂良

书法

圣教序

笔法

初唐

隶书

雁塔

作品

用笔

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