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584]——三军会师尽开颜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将台堡</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坐标上,将台堡是一个闪亮的名字。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22日,红一、二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长征的终点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揭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ed2308">1|六盘山壮丽诗篇 </font> 宁夏,是长征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集结点,也是红军结束长征走向胜利的新起点,这片神奇的土地,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1935年月10月初,当中央红军冲破国民党重重围追堵截,翻越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大山,位于宁夏南部固原地域区海拔两千多米的六盘山之后,长征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div><br></div> 追寻红军足迹,感悟红色情怀。自甘肃天山到宁夏固原,我没有选择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而特意选择了六盘山故道。六盘山是纵贯宁夏固原、隆德、泾源三县的一座大山,雄跨甘肃、宁夏,最高峰海拔3100多米。山势陡险,峰峦重叠,西(安)兰(州)公路盘旋其上,宛如一条长长的白练起舞在千山万壑之间。这座南北走向的高山,是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翻过这座山,到陕北将再无高山险峰阻挡。<div><br></div> 那一年的六盘山正值深秋时节,蓝天澄澈,秋风猎猎,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毛泽东感慨万千,诗兴勃发,一首气势磅礴的《长征谣》就在这极目远眺中一气呵成:“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div><br></div> 两个之月后,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用铅笔记下了这首在翻越六盘山高峰时吟成的词。到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大庆前夕,1959年9月,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以后,宁夏政府想把毛主席的这首词悬挂于宁夏厅,时任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的黑伯理便写信给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希望他代为转达宁夏人民的这个愿望。1961年9月8日,毛泽东在对这首词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行修改,然后重抄后,托董必武转交给了宁夏。1961年9月30日,《宁夏日报》在头版刊发了诗词手迹,同时配发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社论。<div><br></div> <font color="#ed2308">2|赤旗漫卷西风</font> 将台堡扼守在瓦亭川(葫芦河)与马莲川河交汇处,南距羊牧隆城二十五里,北距得胜寨二十里,东距张易堡五十里。据《西吉军事志》记载:始建于北宋天禧年间。1920年海原大地震损毁,民国初年重修,用于防匪患。将台堡修筑于高处地面的台地上,平面呈“凸”形,古堡西面凸起之地,有一高台,用于古代军事要塞招兵点将的地方,俗称“点将台”,将台堡因此而得名。<div><br></div> 1936年5月,红一方面军东征胜利会师陕北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合的战略决策。1936年9月14日,红一师三团在团长阮金庭、政委萧锋率领下,占领将台堡,红一师一团在师长陈赓、政委杨勇亲自率领下进驻硝河城,同日进驻将台堡。<div><br></div> 10月9日红一方面军第一、第二师又转战至将台堡、兴隆镇一带。在此驻扎40多天,其间成立了硝河乡苏维埃政府,在单家集成立了静宁县苏维埃政府,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军民工作,为迎接红二方面军创造了有效的条件。<div><br></div> <p class="ql-block">10月22日,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和随二方面军行动的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红一方面军的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到达将台,与一方面军一军团及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在将台堡胜利会师。两军首长和会师部队在将台堡东侧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会师联欢,会师官兵一万多人,这在红军长征史上是一个壮举。</p><p class="ql-block"><br></p> 10月24日,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在将台堡向红二方面军营以上的干部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并作了统一战线和回民间题的报告。将台堡会师是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次会师,胜利的结束了红军长征,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div><br><div><br></div></div> <font color="#ed2308">3|赤日岩岩似火烧</font> 十多年前,我在出版《寻觅丹霞胜境》一书时,曾将火石寨也列入采风目录,因为它是中国大西北丹霞地貌的集大成者,无奈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最终没有成行,这成为我“丹霞情结”中的一大遗憾。此次赴宁夏重走长征路,寻觅丝路文化遗存,火石寨当然不能再错过了。<div><br></div> 当我登临云台山山顶,极目远望,方圆百里公里之内,扫竹岭、石寺山、照壁山等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连绵起伏,山峦叠嶂,丹崖赤岩与绿树清流交相晖映,让人怦然心动。这一片如同一团团燃烧火焰的山峦与峡谷,自西汉起就是大西北沟通西域,乃至世界的重要桥梁,商贾往来文化互汇,作为这段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路,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佛、道、伊和睦相处三教合一的神圣之地,这就是火石寨。<div><br></div> 关于火石寨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则故事:这里最早叫做穆柯寨,是穆桂英协同丈夫杨六郎戊守边关的大寨。宋将孟良为破解辽兵布下的“天门阵”,便向穆柯寨借取镇寨之宝——“降龙木”。穆桂英没有轻意应诺,孟良便放火烧山以此逼迫穆桂英交出“降龙木”,结果这一把火烧红了山上的石头,穆柯寨由此变成了“火烧寨”,而火石寨就是“火烧寨”的谐音。至今,当地民间还将西吉县城叫做“穆家营”,就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前驻扎军队的地方。<div><br></div> 传说归传说,但火石寨在过去是一处古战场却是确切无疑的,那时叫大石城,只不过与穆桂英没有什么关系。大石城位于云台山山顶,四面峭壁陡立,形状像一头卧牛,东南角有人工开凿的石阶用以上下攀登出入,地形险要异常,易守难攻。大石城曾是西吉八景之一,称为“石城天险”。<div><br></div> 沿途不断见到保存尚好的大量明代军事建筑。在明代,大石城因满俊曾据此与明军大战而著名。满俊是蒙古族,又名满四,其祖巴丹自明初率部归附后,在六盘山下“世以千户畜牧”。成化四年,满俊不满官府的猜忌而聚众起事,明朝调集三万大军对大石城进行围剿,最终在明军的威逼利诱下,手下人出卖了满俊,里应外合,大石城被明军攻陷。满俊事件对明代中后期对土达(即归附的蒙古部落)的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div><br></div> 火石寨还是一处石窟文化胜地,与须弥山石窟一脉相承。从北魏开始凿造,盛于隋唐,扫竹岭、石寺山、禅佛寺三处石窟,均凿建在百余米高的石崖绝壁上。民国《西吉县志》记载,“山高峰峻,深洞危桥,重峦叠翠,曲而幽深”,“每遇山雨欲来,必先油然作云。即晴亦多烟岚。啼鸟钟声,隐约其中,花香扑鼻,足堪娱目”。这些文化遗产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有机结合,只可惜在昔日官兵清除军事设施的同时,也将众多修建在大山深处的寺庙、古刹、建筑物、石窟造像等破坏贻尽,唯有石城、石窖、石窟得以幸存,与日月相伴,与山川相依。<div><br></div> 当然,火石寨最为名闻天下的还是丹霞地貌,山岩形态变化无穷,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和风雨剥蚀,形成了这里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致。远在一亿年前,白垩纪初期,火石寨地区及周边下沉成为大型内陆盆地,沉积巨厚的红色碎屑岩,其后近亿年的地史演化中,在构造断裂、抬升、地震、风化、侵蚀、崩塌、滑坡、溶蚀等一系列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最终发育为顶平、身陡、麓缓的丹霞地貌,形成方山、丹峰、丹崖、奇洞、等奇特景观,塑造出群峰连片、雄奇秀险的丹霞奇观。<div><br></div> 这里的山川属六盘山西部余脉,是我国大西北发育最为典型、分布集中、造型奇特、规模宏大的丹霞地貌群,总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是我国海拔较高的丹霞地貌群之一,平均海拔在1960——2450米之间。大概是因为地处陕甘宁地理几何中心,加上这里干旱少雨,交通不便,地域封闭,导致这一处大西北丹霞地貌垄断性资源,极具文化和审美价值的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迟迟不为外界所知。<div><br></div> 沐浴着和熙的阳光,我沿着登山道一路前行,只见满山遍坡的野花竞相争奇斗艳,尤其是那一片片丁香花紫白相间,形成一丛丛美丽的花海,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走进这里,少了城市间的喧嚣与繁华,多了些心灵的释放与宁静。火石寨,犹如一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正含情脉脉的等待着你去揭开那一层神秘的面纱。(谢谢浏览)<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