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楝花

桃李不言

又是一年紫气追,<br>梦萦故地几番回。<br>楝花郁郁熏人睡,<br>岸柳依依醉步归。<br>风暖层层推麦穗,<br>榴红艳艳比蔷薇。<br>无心下钓拔芦苇,<br>谎作禽鸣引画眉。<br> 这是前年写的一首《七律•四月楝花》(改了几个字)。当天为5月11日,农历四月初七,节气比今年早。今天还只是农历三月廿八,星期天,母亲节,昨天是“微笑日”。看看日历,好日子一个接一个。只是我的老娘没了,也没人给我讲笑话,笑不出来,只好借着楝树花的紫香做个好梦,重温那温暖的四月天,尽管农活忙碌,日子清贫,但起码父母在!<br><br>农历四月,最是错综复杂。菜籽要上场,小麦正灌浆,秧苗在茁壮,虽没有夏收夏种的劳动强度,但也是忙碌得脚下生烟。恰恰在这样的日子,走路都要打瞌睡,我一直以为那是被楝树花的香熏的,喝了酒似的。<br><br>春夏之交,田野麦浪滚滚,村子里石榴红艳蔷薇满墙。早早放学的孩子一个个往田野跑。割猪草是每日必修课,如果有个学龄的姐姐或妹妹,那你就可以抽身去垂钓,顺便拔根芦苇尖笛子似的吹。厉害的可以学鸟叫,逗得黄莺等小鸟活蹦乱跳的。但这寻鱼摸菜我一样不能,柳笛也吹不响。<br><br>但我不忌妒,也不自卑,好玩的多着呢。割了猪草回家,微热的身子走在柳阴下风凉到喊爽,特别是经过楝树,一下子被紫色的香气包裹得喘不上气,像吃多了酒酿一样的晕。看猪吃草也是很有趣的,它会从草里挑,挑到好吃的还抬头对着你哼哼。<br> 其实,生活并没那么美好,只是经过时间的过滤和花香的浸润,苦涩淡化了。<br><br>楝树和杨柳树、榖(音同“谷”)树可以说是农村三种常见的树,赖活,实用。“楝”,吴语读成“连”,楝树别称苦楝树、紫花树,木材不易变形,农村里常用来做小饭桌的台面。据说楝树的果核可榨油,果肉含岩藻糖,可用于酿酒。在村里做赤脚老师时曾跟着领导组织学生用长竹杆打楝树果,卖到收购站,以补办公经费之不足。<br><br>四月的楝树很宜人,花香醉人,可是一到夏天就不妙了。它和杨柳树一样,特别招刺毛虫,即使再疯的孩子,也会敬而远之。所以,人家的场院、河滩宁种榖树不种楝树和杨柳树。<br> 好多年不见楝树,拆迁后也不常去阳澄人家。前几年正好在四月初看望岳母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才发现这里有多棵楝树,一下勾起儿时的记忆。当时写了一首诗,感觉较勉强。前年重写,今年去拍了几张照片,聊为逝去的故乡存一个片断在硬盘。<br><br>愿紫色的楝树花年年在这里盛开!<br> 岳母就住在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