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多少记忆的大红口缸

<p class="ql-block">  初夏来临,院子里的蔷薇又开二度了。</p> <p class="ql-block">  在门口已经谢了半个多月的银桂树丛中又找到一小串开着的桂花,难怪会不时闻到微微淡淡的桂花香,这棵桂花树真是四季花开不断。</p> <p class="ql-block">  柠檬树从好多年前开始结果起就没有断过,金黄的大柠檬一直挂在树上,不断地开花结果,煞是喜人。</p> <p class="ql-block">  绣球花、多肉、不知名的小花竞相绽放,百香果藤爬满院落,辣椒又开花了,绿油油的橘子挂上枝头,处处缀满果实,丰收在望。</p> <p class="ql-block">  今年小桃树开始结果了,眼见几个小桃子一天天在长大,不知结的果实可不可以吃。</p> <p class="ql-block">  各种花草藤曼也在不断开放和向上攀爬,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昆明鲜花开四季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记事起,家里就有一个“毛主席万岁”的大红口缸,透过斑驳搪瓷可以看出年代不短了,在我们家可以算文物了,每每看到它就会引起多少回忆。</p> <p class="ql-block">  带盖和把手的口缸在文革时期是常用喝水吃饭用具,有大中小之分,外形是一样的,很单调,且几乎家家都会有。</p> <p class="ql-block">  文革开始,刚刚上小学,看见高年级学生戴着红领巾从身边走过,就会想自己马上也会戴上红领巾。</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幼儿时就盼望能够戴上红领巾,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p> <p class="ql-block">  轮到我入队时,全国取消了少先队,改为红小兵。</p> <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批加入红小兵的,那时能够戴上红小兵的臂章是何等光荣的事,等到恢复少先队时,我已过了戴红领巾的年纪,没能戴上红领巾成了我终身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家住在火车站对面,看着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戴着红卫兵袖套、背着三横压两竖的背包、列队领取钱和粮票后,踏上北上的列车,心中羡慕无比。</p> <p class="ql-block">  后来,看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纪录片时,才知道他们是去大串联,沿途与各地红卫兵交流文化大革命经验,最终串联到北京,汇聚到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接见。</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全是红卫兵,当毛主席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时,广场顿时陷入欢呼和红色的海洋,红旗飘扬、宝书挥舞、“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响彻云霄,毛主席向红卫兵不断挥手、舞动军帽,从楼东走到楼西,红卫兵们纷纷流下激动的泪水,我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那时,希望赶快长大,到北京见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毛主席的威望达到顶峰,“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p> <p class="ql-block">  相信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自己高呼“毛主席万岁”时的激动心情。</p> <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10日还是11日中午,新闻广播里忽然传来哀乐,有了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逝世的经历,知道又有一位伟人离世,当播音员沉痛地向全国人们哀告毛泽东主席逝世时,似乎天之将倾、万籁俱寂,唯有哀乐回荡天空,人们立马陷入悲哀之中,多少人失声痛哭,山河同悲......。</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口缸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大口缸(直径和高度都在14厘米左右),小时候家里外出买熟菜、去食堂买菜或米线店买米线<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都用它,因为有盖方便就</span>一直被我带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  睡莲也发叶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开花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是计划供应,每人每月有25斤~42斤不等的定量粮食(成年居民每月是25斤,有工作的人根据工种确定),2两菜油,一斤肉,一年有一丈二尺布票,还有线票等,煤也是定量供应(不够用的会到山上砍一些树枝杈来贴补)。</p> <p class="ql-block">  买米要粮票,买杂粮要杂粮票(米和杂粮的比例是1.5:1,我们这里不习惯吃面粉,所以面粉和玉米、豆子、红薯等是杂粮),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买线要线票,总之主要的家庭需求基本要票才能买到,自由市场东西很少,很多东西有钱也买不到,何况大多数家庭都钱不多。</p> <p class="ql-block">  记得每年除夕,食堂会聚餐一次,粮食关系在食堂的职工可以凭票买一份荤菜(有好几样荤菜,每样一小点),我会拿着大口缸去食堂买回半口缸多一点的荤菜,家里再配上几个蔬菜,一家六口吃顿有荤菜的晚饭就算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  邻居家有七个孩子,只有父亲工作,每人25斤的粮食不够吃,每顿饭都限量。</p> <p class="ql-block">  一天下午邻居家妈妈打老五,说她偷偷煮面条吃了,老五不承认,被打得更厉害了,原来她妈妈外出回来发现锅里有没洗干净的面条。</p> <p class="ql-block">  1978年我考上大学,就把大口缸带在身边,学校食堂在宿舍和教室之间,一把不锈钢勺和大口缸就是我的全部餐具,早中晚三餐都用它。</p> <p class="ql-block">  早上用它买早点,边走边吃去教室,吃完接点冷水盖上盖子摇动几下,大口缸就干净了(几乎没有什么油水,很好洗)。</p> <p class="ql-block">  中午下课又带上它直奔食堂买午饭,边走边吃回宿舍,午休后又带着它去上课或自习。</p> <p class="ql-block">  下午再带着它去买晚饭,男同学基本都一个书包一个碗(或口缸),女生宿舍在食堂旁不用带着碗上课,就这样三点一线伴随我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涯。</p> <p class="ql-block">  那时生活比较困难,物质也不丰富,每周四下午才能吃一次肉,而且千篇一律的是腌菜炒磨肉。</p> <p class="ql-block">  打菜时,厨师一把大勺舀上半勺腌菜炒肉,晃一晃抖掉一些才倒给我们,估计有这个经历的人都会非常不满厨师晃晃大勺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四节课基本都是在饥肠辘辘中度过的,有位老师经常拖课,后来遇到拖课,有同学就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敲一下碗提醒,几次之后老师再也不拖课了,下课铃响立即宣布下课。</p> <p class="ql-block">  大四时,国家经济明显好转,食堂取消肉票,顿顿都有肉卖,可限于财力,虽然每份四毛的肉,许多同学还是不能天天吃。</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到工厂工作,吃饭在食堂,大口缸还是我的吃饭工具,上下班都带着,一日三餐全靠它,饭后会用开水涮一涮,把带着些许油星的涮缸水当汤喝了,学着周恩来总理这样做,一点不浪费。</p> <p class="ql-block">  由于使用的时间长了,不小心口缸会摔掉地上,底部掉瓷的地方锈通了,舍不得换掉,请设备车间的同学帮助用铜焊好继续使用。</p> <p class="ql-block">  直到我调离工厂后,在家里吃饭,菜饭分开,大口缸才闲置起来。</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大口缸承载了我们家的许多记忆,数次搬家都没有舍得丢掉,收藏在家里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每当家母回忆起过去时,就会提及这个大口缸,不久前问起它来,提出要要回去。</p>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睹物思故,还是什么原因,送给她后才几天又不要了,也不好追问原因,大口缸又回到了我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  大口缸与现在的杯子比就普通多了,加上搪瓷摔掉很多,确实没有美感可言,可上面的“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却内涵丰富,经历过文革和困难时期的人一定会体会深刻。</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社会进步真是太大了,以前买肉希望越肥越好,现在可以顿顿吃肉了,减肥又成了一种时尚。</p> <p class="ql-block">  纵观世界,凡是国家困难、社会动荡、经济落后就会被人欺负,人民就会受难、社会前进的步伐就会停滞或者倒退。</p> <p class="ql-block">  真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齐心协力,利用好这次疫情给我们赶超世界的机会,让我们的国家再快速发展十至十五年,中国就会稳居世界前列,相信人民的生活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  我家的这个大口缸也是文革及以后历史的见证物,我将继续把它保存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