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人间·尘世烟火-云南腾冲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腾冲是一个遥远的地方,当年徐霞客将它称作“极边之地”。如果说地图上浓缩的距离太过抽象,那么用缅甸当坐标或许更方便理解腾冲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腾冲距离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只有一百多公里,而距省城昆明却有将近600公里。在古代,腾冲到昆明需要翻山越岭,一个月时间方能到达,而相比之下,去缅甸古都曼德勒反而方便许多。</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现称和顺镇。</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始建于明代,有600多年的历史,当地的汉族人大多是到云南从军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因距京城遥远,边境战事较多,便设了镇守云南的总兵官,并可以世袭此职,部将也袭官授田,世代留守边地,所以和顺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同时,和顺又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400多年前,这里的村民就开始“走夷方”。由于和顺离缅甸才一百多公里,所以去那里做玉石生意的人最多,其中不乏成为巨富大贾的,他们衣锦还乡之后就在和顺修建宅院,也出资修建宗祠,因此全乡有八大宗祠,风格各异。</p> <p class="ql-block">和顺,弥漫书香气息的古镇。“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李根源先生如是说。</p> <p class="ql-block">提起腾冲 ,尽管它有火山地热,但最值得一探的应该是和顺古镇。在和顺古镇,有这么一处牌子写道:“ 有一种味道叫和顺。温润如玉,上善若水。在那一片火山热海环抱中的古老建筑群里,回荡着商贾马帮的铃声,飘溢着耕读人家的书香,播撒着大众哲学的思想,更留下壮怀激烈的悲歌!一生不去体会一次和顺的味道,或许会是一种遗憾。”</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是少数人会去的一座安静古镇,《北爱》虽让它名声大噪,因为交通不便,它仍旧是处于深闺的小镇,石板路依山而上,青瓦屋顶错落有致,选一处庭院民宿住上几天,才会发现这个山城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如果想完完整整的感受和顺,至少需要三天,不是匆匆忙忙的打卡每个建筑景点,而是不紧不慢地踏过每条石板路,清晨的炊烟、午后的宁静、斜阳的暮色、夜深的星空……特别是在离开和顺之后,你会加倍怀念这里的小日子。</p> <p class="ql-block">热海大滚锅是腾冲旅游标志,区内泉眼之多、蒸汽之盛、流量之大,全国罕见。</p> <p class="ql-block">也许你见过丽江的秀丽之美,见过拥有美誉的漓江之美,却没见过像热海般沸腾而气派的热泉之美。</p> <p class="ql-block">热海公园总是热气腾腾的,风景总是朦朦胧胧的,神秘的气息回荡其中。</p> <p class="ql-block">它就像一位强悍的将士,昂首挺胸,气势似威猛的狮子 ,血液富有无限的激情。偶有一阵凉风出国,才能让已融入热海风光的心得到了小小的缓解。</p> <p class="ql-block">云南滇西之行的行程里没有安排去“元谋石林风景区”,但从大理前往腾冲的公路旁遇见了一片罕见“红石林群”。</p> <p class="ql-block">红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在我国云南、贵州两省分布较多,以灰色石林为主,像红石林这样的“红皮肤”现在是全国唯一的。</p> <p class="ql-block">太阳出来时,给整座红石林群披上了一层金光。这里所有的石头都披着一层细密的纹格,如同珊瑚礁一般,在阳光下阴阳间隔,细密有致。</p> <p class="ql-block">红石林的色彩还因天气而变,晴天望之,一片紫红,阵雨过后,顿成褐红,宛如一幅山水画,雨过天晴,无数石峰又魔幻一般从边缘由褐红变成紫红,此时颜色鲜艳,如工笔重彩,须臾之间,变化多端,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这里岩石险峻陡峭,幽深清透,粗大的岩石高耸苍穹,底下似乎深不可测,真是匪夷所思。</p> <p class="ql-block">奇石,垒在一起,不知是先天造就,还是人工垒叠而成? 如是大自然造就此奇观,那不得不感叹老天有眼,如是人工合成,这巨石又是如何弄到这山峰上来的?</p> <p class="ql-block">海拔五千多米的高黎贡山像是一道与世隔绝的屏障,然而山下的腾冲并非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 。这里的日子过得很慢,虽风景如画,却充满俗世的烟火气息。我想起陶渊明《游斜川》的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简单的八个字,却恰如其分地描述出腾冲给我留下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