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3岁临颜楷《多宝塔》手稿,老师的评语乾隆终生未能改正!

菲特

<p class="ql-block"><b>乾隆即位前手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仿写作品是乾隆登基前最后的手稿,因为登基后便为“御笔”了,再没人敢给与评语。</p><p class="ql-block">乾隆时期,高产经济作物大量流入,全国人口数量暴涨,清朝发展达到巅峰。乾隆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算得上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同时,乾隆是一个对书画近乎痴迷的皇帝,一生留下的书画作品近万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乾隆为自己最喜爱的三件作品建立“三希堂”的故事。乾隆实在太喜欢《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和《伯远帖》了,于是他在自己住的养心殿西暖阁,隔出一个小屋,命名“三希堂”,以供自己对这三件法宝欣赏和临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三希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三件藏品能让乾隆茶不思饭不想,每每初雪来临,都要先拿出《快雪时晴帖》仔细观摩一番,高兴了就题一下字,印一下章,后人统计,仅《快雪时晴帖》就被乾隆题字70余次,印章170多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希堂”之“三希”主要是指乾隆庋藏于此并极其喜爱的三件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作品是乾隆最喜爱的三件书法作品,只不过,三件珍稀作品中,除了王珣的《伯远帖》之外,其他大王、小王的作品都是赝品。</p><p class="ql-block">《快雪时晴帖》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是王羲之所写的一封手札,主要写了自己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快雪时晴帖</b></p> <p class="ql-block">不过这幅作品历来存在争议。比如,作品结尾的“山阴张侯”四字。这四字与正文内容笔法不同,目前吃不准究竟是临摹者自己写的落款,还是收信人的姓名。不过,就从正文内容笔法不同的情况来看,应该不是王羲之的笔迹。当然,我们都知道,现存的所有王羲之法书墨迹都是摹本,这幅作品也是如此。或以为是唐人摹本。可即便退一步将此作定为唐代人摹本,这幅作品也不算是唐代摹本中的佳品。</p><p class="ql-block">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固执地喜爱这幅赝品呢?或许,乾隆并不是喜欢《快雪时晴帖》本身,而是喜欢作品后面赵孟的题跋。张伯驹先生在他的《云烟过眼》中提到这幅作品时说:“乾隆最重赵字,视为真迹,毕一生之力临仿此帖。”这么说乾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赵孟书法影响了明代的董其昌,而乾隆则是董其昌忠实的拥趸。因为乾隆对董其昌的喜爱和痴迷,疯狂地认为《兰亭序 张金界奴本》是虞世南的作品,只是因为董其昌将之定为虞世南的作品;再比如,依旧是因为乾隆痴迷董其昌,所以,固执地认为《兰亭八柱帖》中的《兰亭诗》就是柳公权的作品。这还不算,乾隆一生在《兰亭诗》的临写和创作上不遗余力。当然,《兰亭诗》根本与柳公权没多少关系,可乾隆之所以这么痴迷赝品,想必跟他那不理智的艺术领域个人崇拜有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下为兰亭诗局部</b></p> <p class="ql-block">《中秋帖》在宋徽宗宣和时期《宣和书谱》中已有著录,名为《十二月帖》。这也是存在争议比较多的一幅作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将此帖归入米芾名下,而不再作为王献之书法作品进行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下为中秋帖</b></p> <p class="ql-block">三希堂之中唯有王珣的《伯远帖》是存世真迹。王珣是琅琊王氏后人,是王羲之的侄子,是王导、王洽的直系后人。虽然,王珣来路明确,但是他在魏晋时期最多属于三、四流书家,完全不比王羲之、王献之有名。不过他的《伯远帖》却是现存唯一一份东晋书法真迹。从这点上说,倒是很不容易的。但论书法价值,《伯远帖》远在二王书法之下,实际价值,怕也没有乾隆所鼓吹的那般。</p> <p class="ql-block"><b>伯远帖</b></p> <p class="ql-block"><b>伯远帖放大图</b></p> <p class="ql-block">此作行书写成,行书3列,共22字。笔势连贯,用笔外拓,具有王献之书法奇峻奔放的特点。王献之是王羲之第七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在王羲之成为“书圣”之前,王献之书法一直凌驾于其父之上。这种情况一直到南朝梁朝,崇子抑父的情况才为梁武帝所改变。而实际上,王献之书法一改父亲内敛而朴素的用笔,渐趋华美而奔放的风格,用笔连绵不绝,笔势外拓,实际是远超父亲书法境界。</p><p class="ql-block">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家,以鉴定和善于临摹魏晋人书作而著名。米芾手上功夫相当了得,因为用功于晋人墨迹最勤,因此,他所临摹两晋墨迹时常能够以假乱真。加之他本人就是收藏、鉴定领域的大家,他口中若说收到二王真迹,怕是没多少人敢提反对意见。《兰亭八柱帖》第二的褚遂良本,大抵上就是这种情况。《中秋帖》书法古厚,墨色生动,但却“大似肥婢”,不如王献之精神,也是本假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三希”中《中秋帖》和《伯远帖》流传有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快雪时晴帖》现藏台北故宫,《中秋帖》和《伯远帖》藏北京故宫。之所以“三希”藏于兩岸,这与民国时期一段历史有相当大的关系。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陆续将故宫所藏书画作品偷运出宫不少,这其中就包括《中秋帖》和《伯远帖》。此后,这两幅作品被溥仪在天津张园卖了出去,继而被郭葆昌购入。《快雪时晴帖》藏于故宫博物院,而另两帖已流落民间,“三希”已经不够完整。</p><p class="ql-block">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听闻郭葆昌手中有这两幅名作,生怕郭葆昌以之牟利,而致使国宝流失海外。于是,张先生便与郭葆昌取得联系,希望购入两幅作品,但是,因为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情况危险,双方的交易也被迫中断。此后,北京沦陷,日本人占领了北京。郭葆昌虽然病逝,但是这两幅作品依旧藏于郭家人手中,没有流失海外。</p><p class="ql-block">待到抗战结束,张先生打听作品下落,发现作品仍然在郭家,便再次要求购买。郭家人开价一千两黄金,价格过高,交易又一次流产。不久,宋子文来到北京视察,郭葆昌儿子郭昭俊经过朱桂莘介绍与宋子文见面,并以这两幅作品作为礼物送与宋子文。名义上,两幅作品收归国有,入北京故宫收藏。而实际上,作品藏于宋子文,成为私人藏品了。</p><p class="ql-block">消息很快走漏,一年后,上海《新民晚报》披露这次交易,一时间舆论纷纷,宋子文畏惧,便将作品又还给了郭家。郭葆昌儿子郭昭俊依旧待价而沽,随时准备将作品卖给价格合适的卖家。只不过,不多久,解放战争爆发,郭昭俊带着作品从北京逃往上海,此后辗转香港去了台湾,此时的他仍不准备将作品交给国家,仍打算将之变卖。作品就此离开了大陆,似乎再也无缘祖国了。</p><p class="ql-block">然而,两幅国宝一直握在郭昭俊手里,没有卖出去。后来,郭昭俊居香港,将之抵押给了某英国银行。周总理批示并支持北京故宫博物院从香港将之重金购回,至此,两件珍贵的国宝作品才最终回国,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但是,《快雪时晴帖》依旧藏于台北,这“三希”重新聚首真不知得到何时?</p> <p class="ql-block">可能很多人评价乾隆的书法造诣并未达到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其实乾隆一直是一个学霸般存在,据说6岁便熟读四书五经,5月份故宫举办的“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就首度曝光了乾隆在13岁和25岁的临摹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乾隆13岁时临摹赵孟頫晚年楷书《汉番君庙碑》,笔法有些生硬,红字为当时的老师评语“用墨太浓,字未端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为13岁时临《多宝塔碑》</p><p class="ql-block">老师评语“用墨太浓”,乾隆终生未能改正,大浓墨甚至成了乾隆书法标致性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尽管有人说,乾隆为很多名作的题字是“毁了原作”,其实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珍贵藏品,都得益于乾隆的收集和珍藏,才留给后人一笔重要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法学习笔记”图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