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是教师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待工作的真实写照。为进一步深化“明责尽责、淬炼事功、提气鼓气、争创一流”岗位职责大练兵活动,不断推进师德师风治理行动走深走实,让良好师德师风成为校园新时尚,带领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献礼建党百年。葛沽第二小学开展了第二届“十大感动校园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我校的王彦、刘志萍老师荣获“改革创新”奖项。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故事。</p> 教师的职责与幸福 <p class="ql-block"> 王彦老师,天津市津南区葛沽第二小学教师,从教来始终扎根一线,尽心做好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用爱心与责任给予学生温暖,用敬业与奉献诠释教师职责。</p><p class="ql-block"> 老师是责任,更是幸福。职责与幸福,在每个行业,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体现。一线教师的工作经历让王老师体会到,教师的职责与幸福是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和正确的幸福观,王彦老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从教以来,始终把“教师的职责与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p><p class="ql-block"> 用师德的高尚完善自己的人格,影响每位学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虽然偶有困难,但王老师仍觉得很坦然。工作中,她深深地知道: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单是勇挑重担,临危受命,更应当是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信任喜爱的人。她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多年的努力与付出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个人被评为“区优秀志愿者”、“区级师德标兵”、“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津南区优秀学科教师”,所带班级被授予“区优秀少先队中队”、“区三好班集体”、“区行为习惯示范班”等;被评选为天津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心组成员、区级骨干教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只有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在新课改的研究实践中,王老师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应用实践,用丰富的经验、谦虚的态度迎接每次挑战。课堂中,她把学生当作红花,自己则是绿叶,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使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发展。王老师多次做区级教材分析、区级研究课、连续两届“一师一优课”获部级优课、天津市市级双优课一等奖、津南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一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是王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坚守,更是对王彦老师立足改革创新课堂的回报。</p><p class="ql-block"> 用求实钻研做养料去滋养明日的果实。面对多元文化和社会对教育的冲击,面对学生日趋复杂的思想和多样的心理。王老师深深地懂得,良好的师德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奉献,更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组成团队承担区级教育科研课题;五周期教育圆满结业;连续两年参加天津市道德与法治培训圆满结业;参与津南区首批思政名师工作室。她始终把教科研放在重要的位置,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在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基础上,她积极撰写论文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在数学、德法的教材教法考试中屡次获前三分之一、前二分之一,所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执教的团辅、心理、队会、班会课分获国家、市、区级奖项。</p> <p class="ql-block"> 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不断帮助其他同事、学生取得进步。指导学生参加活动获区级一等奖;获天津市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辅导教师奖;被聘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 </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更是神圣的。智慧在这里闪光,师德在这里传承。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手里有标准、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爱意”的教师。</p>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p class="ql-block"> 刘志萍,中共党员,高级教师。从教以来一直奋斗在英语教学一线。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毕业后初次站上讲台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昨天,意气风发却又略带紧张,激情澎湃又稍显羞涩……经历了这一切的她,不经意已然在教师工作岗位上走过了15年。这15年既短暂又漫长,这里边既有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也有自己的艰辛努力,回顾自己走过的教学之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一路走来,她用一颗最平常的心爱着她的学生,爱着她的工作,追求着她所追求的梦想......</p><p class="ql-block">一、建立师生平等关系,以爱感人</p><p class="ql-block"> 她相信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她从教的十五年里,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师生平等关系入手,寻找学生心灵世界的窗口,在知人的基础上教书育人,她的学生格外亲近她,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给她说。因此她的话总能说到学生的心坎里。正因为有了学生们的喜爱,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朗朗读书声,英语课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们也不再默单词、背课文,英语成绩不断提高。所以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恒心,她相信这个孩子一定会进步。她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教师,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15年来她用自己的汗水浇出了一园桃李芬芳。在教育园地里她用满腔热情收获了学生的敬爱,家长的认可,领导和同事的称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p><p class="ql-block"> 她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她始终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适应形势发展对小学教师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她认真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学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求使教学方法得到新颖。她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及时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修养</p><p class="ql-block"> 她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她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时时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同事及学生面前做出表率,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p><p class="ql-block"> 她坚信,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勤奋工作,开拓进取,才能在教学工作上做出更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她庆幸她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她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她爱的这片土地上,用感恩和责任,用坚守和奉献,勤奋工作阳光生活,并从中体会所有人给她带来的那份宁静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校园沃土,是二小人播撒知识和智慧的田野;三尺讲台,是二小人筑梦和圆梦的舞台。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撰稿:王彦、刘志萍</p><p class="ql-block">编辑:刘志萍</p><p class="ql-block">初审:朱洪兰</p><p class="ql-block">终审:刘学菊</p>